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计划内容摘要:
( 2)学生分组计算,以检验刚才所说的的商是否正确。 指出:看余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 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练习一第 8 题 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 练习一第 9 题 ( 1)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 2)说说自己的分类方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的大小有没有规定。 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练习一第 10 题 ( 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 ( 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提问:如果除数是 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 教学调整 ☆ 11 数能不能确定是多少呢。 ( 3)提问:如果将 “ 最小 ” 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 通过这题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练习一第 1 1 13 题 学生弄清题意,完整口述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反馈时说说这题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这道算式表示什么。 指名板演,反馈时说说各自的理由,注意商和余数单位名称的不同。 练习一第 14 题 ( 1)了解题意:结合小猴的话观察左图,知道一共有 27 个小方块;再理解小兔的想法,想一想,如果每 8 个小方块搭成一个立方体,可以搭多少个。 ( 2)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一第 15 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重点是帮助学生整理写出 的算式,并在整理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四、全课总结 今天主要练习了什么。 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反思: 12 课 题:认识整百数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 第四册 主备教师:丁宇华 备课时间: 2020229 13:36:11 浏览人数: 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课本第 8~10 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 1~6 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 “ 百 ” ,初步认识计数单位“ 千 ” ,并能说出个位、十位 、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2.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整百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正确的读写。 3.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 “ 百 ” ,初步认识计数单位“ 千 ” ,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2.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计数器、方块模型图 教学过程: 一.认数 1.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并说说组成。 23 65 96 2.数百以内数。 (出示方块图) 1)一个一个的数,从 1 数到 10。 2)一十一十的数,从 10 数到 100。 问: 10 个一是几。 10 个十呢。 (板书) 这么一板,有多少小方块。 3.教学例题。 1)问:一板表示几个百。 三板就是几个百。 也就是几百。 8 个百呢。 2)师生一百一百的数,数到九百,再摆一百。 问:九百添一百就是几个百。 (板书: 10 个一百) 10 个一百是一千。 (板书:一千)问: 10 个一百合起来就是多少。 二.写、读整百数: 1.计数器拨珠。 1)出示计数器,指名说说已知的数位排列顺 序。 2)想一想: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 400 吗。 学生动手拨,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拨的。 3)说明:计数器上表示几百,就在百位上拨几个珠,就表示几百。 4)练习:拨出 200、 600、 1000。 2.写数。 1)怎样来表示我们刚刚拨的数呢。 ☆ 教学调整 ☆ 13 说明: 4 个百就是 4 百,在拨珠时,只有百位上拨了 4 个珠,在写数时,在百位上写 4,十位和个位上一个珠都没有,就写 0。 学生练习,问:十位和个位上的 0 能不能不写。 2)根据计数器上拨珠的情况,请学生写数,指名板演: 300、 600、 700、 900 3)在百位上再添一百,问:此时是几 个百。 也就是多少。 想一想:一千应该怎样写。 3.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做完后,请学生先顺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 问:数轴上的数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讨论: 200 和 1000,哪个数更接近 700。 (指名汇报) 2)完成第 2 题。 看图先读一读这些数,再说说是从哪看到这些数的。 (指名说,要举例) 3)完成第 3 题。 三.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1.出示小猴图,指名说图意。 1)列算式。 2)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从中可以选出好的方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1)学生练习。 2)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四.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 你是怎样知道的。 教学反思: 14 课 题:认识几百几十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 第四册 主备教师:丁宇华 备课时间: 2020/02/29 浏览人数: 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课本第 11~13 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 1~9 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几百几十的含义,能正确的进行读写。 2.使学 生会口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多少,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几百几十的含义,能正确的进行读写。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多少,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计数器、方块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的数,从 63 数到 100。 2)一百一百的数,从 100 数到 1000。 2.口答。 100 里面有多少个十。 1000 里面有多少个一百。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千以内的数。 (板书:认 识几百几千) 二.教学几百几十数的认、读、写 1.出示例题图。 1)指名学生完整说图意。 2)独立思考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再交流。 3)学生思考:借助计数器怎么表示。 4)指名借助计数器,讲解。 (师补充) 先在百位上拨 4 个珠,问:现在表示多少。 再在十位上拨 5 个珠,现在又增加了 5 个几。 合起来是多少。 百位上有几个珠,表示几个百;十位上有几个珠,表示几个十,合起来就是几百几十。 写数时注意,百位上有几颗珠,就在百位上写几;十位上有几颗珠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珠也没有,就在十位上写 0 占位。 (板书: 450) 2. 练习:根据计数器表示,写出相应的数,并读一读。 3 750、 480、 990 3.教学试一试。 1)在计数器上拨出 370。 指名学生说 370 的组成。 2)一十一十的数 ,从 370 数到 430,数到 390 时,问:十位上再拨这一颗是几颗。 也就是多少。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 1 后,百位上是几。 390 再添上一个十是多少。 390 再在十位上拨一颗,要数多少。 3)学生继续数。 生边拨珠边数,再数一遍。 4)问:一十一十的数,你能从 890 数到 1000 吗。 ☆ 教学调整 ☆ 15 生独立完成,反馈。 指名说说是怎样想到 990 后面是 1000 的。 5)把数的数字写 下,指名板演。 4.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 1~2 题。 三.教学几百加几十及相应的减法 1.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1)出示邮票图,引导学生看清图意。 2)学生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说说计算结果及思路。 3)列出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 学生计算并说出思路。 2.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 6 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 7 题。 口算后,比一比每组 4 道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这几个数的组成。 2.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3.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 8 题。 4.完成想想 做做第 9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几百几十,你能说说怎么读写吗。 板书设计: 认识几百几十 45 0 百 十 个 300+20 20+300 教学反思: 16 课 题:认识几百几十几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 第四册 主备教师:丁宇华 备课时间: 2020/02/29 浏览人数: 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课本第 14~16 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 1~7 题 教学 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读法、写法,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读法、写法,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几的读法、写法。 教具准备:计数器、方块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百一百的数,从 100 数到 1000。 2)一十一十的数,从 830 数到 1000。 2.根据计数器上的拨珠,写数并说说他们的组成。 480、 6 790、 910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认识千以内的数。 (板书:认识几百几 十几) 二.教学认识几百几十几 1.出示例题方块图。 1)指名学生完整的说图意。 2)独立思考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再交流。 3)学生思考:借助计数器怎么表示。 4)指名借助计数器,讲解。 (师补充) 先在百位上拨 4 个珠,问:现在有几个几。 再在十位上拨 5 个珠,现在又增加了 5 个几。 再在个位上拨 3 个珠,问:现在增加了多少。 4 个百、 5 个十和 3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指名完整的说四百五十的组成。 5)根据前几节课的知识,四百五十应该怎样写呢。 (指名生说) 有几个百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 几,如果某一个数位上一个都没有,怎么办。 2.练习:指名学生上台拨珠,其他人根据拨的情况写出这个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3.教学试一试。 ☆ 教学调整 ☆ 17 1)在计数器上拨出 597,请学生说说它的组成。 2)一个一个的数,从 597 数到 612。 (学生自己边拨边读,遇到问题小组讨论。 ) 3)小组汇报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的。 4)小结:当一个数末尾有零时,不读;一个数中间出现零时,要读出来。 5)生把要数的数字写下,指名板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第 2 题。 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 小结:千以内数的写法,强调 中间或末尾有 0 时的写法。 2.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1)学生完成。 2)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3)讨论:从练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1)指名读每张照片中的数字。 2)指名结合照片说一句话。 3)在身边找一找,说说类似的带有数字的一句话。 5.完成想想做做第 6 题。 生独立完成,说说在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7 题。 1)指名读每组中已经写出的三个数,再想想每组有什么规律。 2)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读写一个多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板 书设计: 认识几百几十几 四百五十三 当一个数末尾有零时,不读 一个数中间出现零时,要读出来 教学反思: 18 课 题:认数练习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 第四册 主备教师:丁宇华 备课时间: 2020/02/29 浏览人数: 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课本第 17~19 页、练习二第 1~9 题 教学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更好的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 学重点: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式,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练习。 (板书课题) 二.千以内数的组成练习 1.数数。 1)一十一十的数,从一十数到一百。 问:一百里有几个十。 一百一百的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问:一千里有几个百。 2)一个一个的数,从 487 数到 503。 3)一十一十的数,从 260 数到 320。 2.完成练习二第 1 题。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计划
相关推荐
文化宫 在 广场的( )面; 百货大楼在 广场的( )面; 医院在广场的( )面 ; 学校在广场的( )面。 ( 2) 填写 线路我也会。 ①小红从家到美术馆的线路: 向( )面 向( )面 向( )面 ② 小红从美术馆返回到家的线路: 向( )面 向( )面 向( )面 大约 400 大约 500 大约 600 大约 700 小红家 城堡 学校 美术馆 美术馆 学校 城堡 小红家 北 量一量
其意思。 ③说一说第二句诗的意思。 大家讨论。 ④体会诗人情感。 3.逐句讲解、理解、体会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诗的含义和它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 ( 1)指名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 2)讨论整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爱国的情感。 4.指导学 生朗读第一首诗。 指名读,交流含义 自读,质疑 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可能有:“元知”、“万事空”、“但悲”、“九州同”。 交流诗意 体会情感,交流 指名读
形,动手拼一拼。 学生独立活动后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 ⑴ 用长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 6 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 怎样用算式表示。 ⑵ 铺边长 8 厘米的正方形呢。 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 想像延伸。 提问: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
in mind, grasping hands, should not be blindly opt imist ic, t here can be no slack. Pover 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lies in pr ecise, accurate. Pr esent , in or der to f ind out t he r eal base
、直接写出得数( 10 分) 4+2= 93= 4+5= 63= 7+0= 44= 6+4= 76= 105= 2+8= 7+3= 4+4= 3+5= 0+9= 108= 84= 72= 5+5= 102= 61= 三、 每次画 5 个◈,分成不同的两堆( 4 分) (_____ _____) (_ ____ _____) 四、 找朋友 8 分 7- 3 2+ 7 2+ 8 8- 4 5- 5
当做神。 稍:渐渐。 近:接近。 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莫相知:不了解它。 骇:害怕。 远遁:逃到远处。 遁:逃跑。 以为且噬己:认为将要咬自己。 且:将要。 益:逐渐。 习:熟悉、习惯。 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荡倚冲冒:碰撞、靠近、冲击、冒犯。 不胜:禁不住。 蹄:用蹄子踢。 止:只。 耳:罢了。 跳踉:跳跃。 :怒吼。 尽:吃完。 乃去:才离开。 二、重点句子翻译。 蔽林间窥之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