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电专科学校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8 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 模式 、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方案和建设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 : 从给排水工程技术专 业的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基础知识牢固、实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吃苦耐劳,面向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处理工程的 局部 设计 、施工、建设、管理部门,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岗位应用型 和高技能 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以培养 岗位技术 能力为核心的 工作过程导向 校企合作教育“ 2+1”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个阶段在校内学习、实训 2 年,重点学习 专业知识 和职业基本技能;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素质结构与核心能力;第二个阶段是组织安排学生到生产单位实践或顶岗实习 1 年,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实现 “毕业即就 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零距离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模式特色:项目导向 +顶岗实习的专业教学模式特色。 校内实训 教学均在多功能一体化实训室内进行;顶岗实习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在真实的施工现场环境中,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结合现场实际进行顶岗实习,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行强化训练。 针对学生上岗实习 →就业顶岗 →技术员( 五 大员) → 项目经理的职业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建立由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组成的教育队伍,将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给排水工程技术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全面支撑 工作过程导向 校企合作教育“ 2+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对浙江省相关行业给排水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依托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发挥校企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立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管理)骨干和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建设小组,以专业工程项目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设计培养方案;构建以 工作任务为载体的 项目导向教学 +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全面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 需求,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和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知识结构,分解课程知识点,参照相关职业资格 标准,按工作过程 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将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相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深度融合;为保证 岗位技能 人才培养质量,组织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9 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和专业教师成立教材编写委员会。 ( 1)构建以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项目导向教学课程体系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以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项目导向教学新课程体系。 具体措施如下: ①以适应 给排水工程技术 职 业岗位要求为依据,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职业能力分解,确定职业核心能力 (见表 1)。 表 1 给排水 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解表 综合能力 专 项 技 能 1 2 3 4 5 6 7 基本操作技能 使用管子加工机具进行管材的加工 使用电气焊工具进行施工操作 管道法兰、支吊架的加工制作 识读会审安装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应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水处理设施运行操作能力 水质指标分析化验能力 施工技术能力 正确使用材料能力 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管道设备的测量放线安装能力 卫生设备的安装 水处理 构筑物施工技术的 能力 市政 管道、设备安装的施工技术能力 解决施工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施工管理能力 编制工程招投标标书、签定施工合同能力 编制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案能力 分析,编制人工、材料机械计划的能力 应用计算机软件编制预算、工程量清单的能力 应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内业资料的能力 工程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检索使用的能力 运行调试能力 市政给排水管网设备运行调节维护能力 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安全运行及事故分析能力 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能力 给排水系统故障处理能力 给排水设备经济运行与维护能力 小型 工程设计 能力 给排水 管网水力计算、设备选型能力 给水处理 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能力 污水处理 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能力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能力 绘制竣工图的能力 安全管理能力 文明施工安全节能、 施工现场组织指挥、调度、协调、管理的能力 质量验收能力 常用材料的检验 产品加工制作质量检验 施工质量检验评定能力 技术、质量、安全交底的能力 处理质量通病、技术革新、改造能力 综合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善于沟通交往 职业竞争 能力 继续教育学习精益求精的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性外文资料的能力; 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 ②聘请来自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施工、监理、设计、工程审计、招投标等企业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技术(管理)骨干和专业教师组成建设小组,进行项目分析,制定职业能力标准。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0 ③按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构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将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 分解课程知识点,将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相关公共课(计算机、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专业 通用 课(水力学、给排水化学、建筑制图 与 CAD、水微生物学)与专业课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市政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处理工程三个模块的专业核心课程;建立支撑专业核心课程的工种操作实训、工程测量实训、专业识图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施工组织实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毕业实践 7 项综合实训和 10 门选修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最终建立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课程体系 (见表 2)。 新的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工作过程训练的途径、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模式、情境学习环境对学 生进行全方位的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综合能力评价、过程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工作过程知识 ,获得工作直接经验,保证教学效果。 课程体系的设置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注重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 ,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评价都要突出职业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通过完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 +顶岗实习教学模式,通过项目的实施,强化学生综合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