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台35kv电力线路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无金属和熔渣的 过度飞溅现象。 ,无成片剥落和形成焊条不能连接溶化的“马蹄”现象。 ,熔渣能均匀地覆盖于溶化金属表面。 、夹渣和裂纹。 3)电焊条与焊件瞬时接触造成短路即产生引燃电弧。 引弧对焊接质量有一定影响,常常因为引弧不好,而造成始焊缺陷。 在电杆钢圈全位置焊接时更为明显。 所以在引弧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锈斑,以免影响导电能力和使熔池产生氧化物。 ,焊条提起的时间要适当。 太早,气体未电离,电弧可能熄灭;太晚,则焊条和工件粘合在一起,无 法引燃电弧。 ,以便引弧。 若焊条出厂时裸露不均匀,则在焊前用锉刀对其进行少许加工,防止引弧时因敲击过猛,造成药皮成块脱落,引起电弧偏吹和引弧瞬间保护不良。 开始引弧或因焊接中断重新引弧,均应注意引弧位置。 一般离始焊点前 10~ 20mm 处引弧,然后移至始焊点,待熔池熔透后再继续向前移动,以消除可能产生的引弧缺陷。 4)焊条运动手法要得当。 电弧引燃后,焊条要有三个运动,即向熔池送进,向前移动和向两侧摆动。 向熔池送进,比较容易掌握。 向前移动和向两侧摆动的动作是紧密相联,较 难掌握。 焊条向前移动太慢,会形成宽而局部隆起的焊缝;太快,会形成断续或细长的焊缝。 速度适中时,则能形成表面平整、焊波细微而均匀的焊缝。 5)电弧焊接结束或电弧中断收弧时,都会产生熔坑,该处常出现疏松、裂纹、气孔、夹渣等现象。 为了克服熔坑缺陷,当换焊条或临时停弧时,应将电弧逐渐引向坡口的斜前方,同时慢慢抬高焊条,使熔池逐渐缩小。 也可在熔坑处采用断续灭弧动作或横摆点焊动作,使熔坑饱满,然后将电弧拉向一侧提起、灭弧。 (2)焊接工艺: 1)施焊前对已排好的电杆,应进行下列检查。 ,钢圈坡口应对 齐,预留空隙(一般 3~ 4mm)应符合焊接要求。 、油污、漆垢、铁锈、泥土、水分等,应用钢丝刷和铁砂布清除干净,否则易混进焊缝中形成夹渣、气孔等缺陷。 ,如中间空隙过大,或钢圈不正,可用气割焊炬修整。 禁止用焊条或其他金属填充。 2)施焊时,应清除焊口及其附近的铁锈及污物。 对每个焊接头,要先进行 3~ 4点定位焊,其目的是使电杆钢圈空隙在焊接过程中保持不变,以防焊接后产生较大的变形。 施行定位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焊缝熔池不要填满,不许出现未熔合 、夹渣、裂纹等缺陷; 20~ 25mm,高度不得超过钢圈板厚度的 1/2,对称交叉施焊,其顺序如图所示。 木楔 道木 3)焊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一个焊口宜连续焊成。 焊缝表面应以平滑的细鳞形与基本金属平缓连接,其外观缺陷容许程度及处理方法,按下表的规定进行。 焊缝外观缺陷容许程度及处理方法 缺陷名称 容许程度 处 理方法 焊缝不足 不允许 补焊 焊缝及热膨胀区表面裂缝 不允许 割开重焊 咬 边 母材咬边深度不得大于 且不得超过圆周长的 10% 超过者清理补焊 4)焊缝应有一定的加强面,其高度和遮盖宽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焊缝加强面尺寸 焊缝加强面尺寸 (mm) 钢圈板厚度 s(mm) < 10 10~20 高度 c ~ 2~3 宽度 e 1~2 2~3 示意图 e c s 5)焊接电杆钢圈下半周部时,不得转动杆身,可临时在接头下面挖坑,站在坑内以仰焊法施焊。 6)施焊时,电杆内不得有穿堂风。 遇有雨、雪、大风时,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 当气温低于- 20℃施焊时,施焊前先采取预热措施,预热温度为 100~ 120℃,焊完后,要使温度缓慢下降。 7)对焊完的电杆接头,应及时进行外观检查,因焊口不正造成的分段或整杆弯曲度均不应超过对应长度的 2‰。 超过时,应割断焊口,调直后重新焊接。 8)电杆的钢圈焊接接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锈处理。 设计无规定时,应将钢圈表面的铁锈及焊缝 的焊渣、氧化层除净,先涂一层防锈漆,干燥后再涂一层灰漆。 9)焊接质量自检合格后,在规定部位的钢圈板上打上焊工代号的钢印。 杆塔组装 (1)组装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 1)组装人员必须熟悉设计图纸和技术部门的有关技术联系单。 检查各部件的规格尺寸及有无缺陷,杆段预埋孔的方向位置是否正确,杆段有无裂缝等情况。 2)检查电杆焊接质量是否良好 ,杆段弯曲是否超过杆长的 2‰。 3)丈量电杆的根开和对角线(指双杆),丈量并划好叉梁抱箍位置的印记。 4)电杆顶端应封堵,下端设计无特殊要求时不封堵,防水孔应 打通。 5)必要时要平整组装场地。 6)检查核对运到杆位的导、地线横担、叉梁、吊杆、各种抱箍、爬梯。 核对绝 缘子金具(指直线杆)等所用的铁附件的规格是否正确,数量是否齐全,并检查加工质量情况。 如发现质量缺陷,应妥善处理后方可使用。 7)检查清点各种螺栓、垫片的规格、数量,并分别堆放,以免组装时混用错装。 8)电杆焊接钢圈处(包括杆顶有钢圈者),应涂防锈漆。 (2)现场组装 1)现场组装应在焊接冷却 2h后进行。 禁止未经一定时间冷却,即行组装。 2)组装的顺序 ,一般先安装导线横担、拉线抱箍,再安装避雷线横担,最后 安装叉梁抱箍、叉梁、脚钉(或爬梯)、拉线和绝缘子串等。 3)组装应满足整体立杆的要求。 如遇铁件组装有困难时,应查明原因。 核对铁件的尺寸,严禁强行组装,以免使铁件产生弯曲变形,降低原设计的承载能力。 4)在组装时,如遇个别电杆的预埋穿心孔被砂浆堵塞,应使用φ 20 的钢钎和小锤凿通。 不得用大锤猛击,以免使电杆受到猛击后,在孔周围产生裂缝或混凝土块剥落。 5)杆塔进行组装时,如遇有少量螺孔不对而需要扩孔时,应使用圆锉扩孔。 扩孔部分应不超过 3mm,否则会影响连接点的强度。 若扩孔超过 3mm 时,应先封堵,后重新打孔,并进 行防锈处理。 严禁用气割进行扩孔或烧孔,因这样孔壁不整齐会影响螺栓受力而降低连接点强度,也会损坏构件的镀锌层。 6)安装横担时,应先装横担的接头包角钢连接螺栓,使横担呈水平状态。 安装吊杆时应将吊杆 U 型螺丝调紧,使两端横担略往上翘 20~ 30mm。 7)安装拉线抱箍时,注意抱箍拉板的方向,应同拉线基础方向一致。 8)组装转角杆时,长臂横担应装在外角策,短臂横担应装在内角侧。 9)组装叉梁时,先安装四个叉梁抱箍,并将叉梁中间联结板处用道木垫高,应使叉梁成一条直线,不应有明显的鼓肚、弯曲。 如叉梁安装不上,应检查电杆根 开、对角线、叉梁抱箍等的安装尺寸,并适当调整,但叉梁位置的偏差不得超过177。 50mm。 10)组装所用螺栓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以小代大,规定用双帽螺栓者,不得用单帽螺栓。 一般受剪兼受拉者用双帽螺栓,受剪者用单帽螺栓。 11)组装螺栓穿入方向,按规范有如下规定: A 立体结构 :水平方向者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B 平面结构 :顺线路方向者由送电侧向受电侧穿入或按全线路统一方向穿入;横 线路方向者,两侧由内向外;中间者由左向右 (指面向受电侧 ) 或按统一方向穿入,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 C 按上述规定,个别螺栓难以安装 时,可根据情况予以变更。 12)以螺栓连接构件时,应遵守如下有关规定: A 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不应有空隙,以保证螺栓连接良好。 B 螺栓与构件的组装应紧固,螺杆露出螺帽的长度:对单帽不应少于 2个螺距,不长于 50 毫米,并应有防滑措施以免螺母脱落。 13)螺栓加垫片的要求如下: A 凡铁件具有长孔者,应加装相同规格的方垫片或圆垫片。 B 螺栓与构件连接拧不紧固者(即)丝扣欠长或留有空隙者,必须加装垫片,但每端加垫片不得超过 2片。 C 交叉构件在交叉处应加相同厚度的垫片 1~ 2 片。 安装构件不在同一平面上,须加 垫片垫平。 D 凡螺栓两端直接同电杆接触处,必须加装方垫片。 14)脚钉或爬梯安装位置,一般规定装在顺线路方向上,双杆者,左杆在后,右杆在前。 15)组装完毕后,应系统地检查各部尺寸及构件连接情况。 铁构件如有镀锌层脱落,应涂防锈漆。 (3)绝缘子串组装 1)核对送达现场的绝缘子型号、颜色、数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要对绝缘子进行下列检查: A 钢帽、球头绝缘体间的胶合应牢固。 B 钢帽、球头不得有裂纹、弯曲、锈蚀,镀锌应完好。 C 绝缘子应逐个将表面清擦干净,不得有泥垢,不得有裂纹及碰损。 2)核对运达桩号的各种金具 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外表质量要求如下: A 各种金具的镀锌层有局部破损、剥落或缺锌的,应除锈后补刷防锈漆,但不得有裂纹、弯曲。 B 金具上的弹簧销和开口销应齐全,弹性良好,不生锈。 3)导线绝缘子串和避雷线上的各种金具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一律向受电侧穿入。 螺栓及穿钉凡能顺线路方向穿入者一律向受电侧传统,特殊情况两边线由内向外,中线由左向右穿入。 B 分裂导线上的穿钉、螺栓一律由线束外侧向内侧穿。 C 当穿入方向与当地运行单位要求不一 致时,可按当地运行单位的要求进行,但应在开工前明确通知施工单位。 4)金具上所用的开口销的直径必须与孔径配合,对称开口,开口总角度应为 60~90O。 开口后不得有折断、裂纹现象,不得用线材代替开口销。 (4)拉线组装 1)永久拉线上把应在地面组装时安装好,以减少高处作业量并能加快施工进度。 2)采用楔型线夹及 UT线夹连接的拉线,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线夹舌板应与拉线紧密接触,受力后无滑动楔型。 线夹的凸肚应在尾线侧,安装后线股不应有损伤。 B 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短头应用镀锌铁丝绑扎两处,线夹的尾 线长度宜露出 300~ 500mm。 尾线回头后与本线用细铁丝扎牢。 C 同组拉线使用两个线夹时,其线夹的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 一般以二联板为准,上把线夹凸肚朝内,下把线夹凸肚朝外。 每根拉线受力必须达到平衡一致。 D 单根拉线垂直方向者,上把线夹凸肚朝下,下把凸肚朝上。 3)采用液压式线夹时,应按部颁《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连接的规定进行施工。 4)拉线金具上的穿钉应按统一方向安装,但上下方向者,应由上向下穿。 穿钉上的销子,不应使其开口侧朝上。 5)拉线金具型号、规格,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选用。 拉线与拉线抱箍之间,应加 装长 U形环,以增加拉线的灵活性。 6)拉线断料长度,采用计算法为宜,避免用人力把大捆钢绞线抬至现场,就地放样断料。 拉线基础位于平地即可直接算出断料长度。 如若拉线基础位于起伏地时,则需用仪器进行坡测量,并计算拉线 (5)工程移交时,杆塔上应有下列固定标志: 1)杆塔号及线路名称或代号; 2)耐张型杆塔、换位杆塔及换位杆塔前后各一基杆塔的相位标志; 3)高杆塔按设计规定装设的航行障碍标志; 4)在多回路杆塔上应注明每回路的布置及线路名称。 搭设跨越架 (1)跨越架的形式: 1)单面跨越架。 在靠近被 跨越物的一面,搭设纵向的单面跨越架。 适用于跨越简单架设的通讯线、不带电的电力线及建筑物等。 2)双面跨越架。 它是在被跨越物两侧搭设的纵向跨越架且上面封顶。 适用于跨越 10KV 及以下的电力线、多回路通讯线、一般公路等,使架设的导地线不碰及被跨越物。 3)桁架式跨越架。 它是在被跨越物的两侧各搭成一个立体桁架,以增强跨越架整体的稳定性,其顶面由毛竹封顶。 这种跨越架适用于跨越比较宽的一级公路和铁路以及 35KV 以上线路等。 对复线铁路和高速公路,由于跨距比较大,中间应增加一个构架。 4)跨越架的正面结构应根据跨越架的高度 和宽度而定。 除纵横搭设外,并要有适当数量的“”形斜杆和支撑。 对立体结构还要设内斜杆,以确保架构的稳定。 5)搭设跨越架的材料,多采用毛竹。 为防止磨损导线,封顶材料采用毛竹、大绳或其他绝缘材料。 (2)搭设跨越架的要求 1)跨越架的中心位置应在线路中心线上,跨越架的宽度,应超出导线两侧 ~2m。 对 110KV 线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跨越架,应用经纬仪测定跨越架的位置和方向,并打好标志桩。 2)跨越架的宽度与在建线路两边导线间的距离和对被跨越物的交叉角有关。 其宽度应按下式计算: l=(D+2b)/sinα 式中 : D―在建线路两边导线间的距离, α-在建线路与被跨越物的交叉角, b-两端伸出边线外面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