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1:1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内容摘要:
( 4) 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现有的 1:1 万、 1:5 万地形图可以作为本项目作业计划等使用。 4 主要技术指标 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 本 项目测区地理位置大约在 东经 119176。 13′~ 119176。 21′, 该 区 域 在 120176。 中央子午线 统一 3176。 分带的长度投影变形约为 4cm~ 7cm, 为了减小长度投影变形的影响,采用高程抵偿方法 来减小长度投影变形的影响。 因此,测区 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高斯 克吕格投影, 中央子午线 120176。 , 在测区平均高程 300m 抵偿高程面上的 高斯正形投影 3176。 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程 系 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第 6 页 共 19 页 成图比例尺 采用 1:1000 成图比例尺,基本等高距为 米。 成图规格及数据格式 ( 1) 数据格式 :统一 为 Autocad 2020 下的 *.dwg 文件格式 ; ( 2) 成图规格:按 50cm50cm 正方形分幅; ( 3) 图幅编号: 1)按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技术规定编号: 直接取行政村名称作为图名,无需图号;当一个行政村涉及多幅图时,以村名后加流水号 3?? 表示。 2)按标准分幅规则编号:以图幅西南角坐标数字(用阿 拉伯数字,以 km 为单位)作为其图号,图号具体表示为 X坐标在前, Y 坐标在后,中间以“ — ”隔开,各取小数点后 1 位。 具体方法如下: — 精度要求 地形图平面精度要求 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 以及与 邻近地物点中误差,应满足二类界址点测定精度要求(见表 1)。 表 1: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 cm) 地物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 地物点间距中 误差 地物点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 ≤177。 10 ≤177。 10 ≤177。 10 备注: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可按表 1 中规定值放宽 50%。 地形图高程精度要求 地形图高程精度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第 7 页 共 19 页 表 2: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 地 形 类 别 平 地 丘 陵 地 山 地 高 山 地 高程中误差(等高线) 1/3 1/2 ≤ 2/3 ≤ 1 备注: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 2 中规定值放宽 50%。 图上高程点取 位 图上高程点取位 至 米。 5 实施 组织及 进度 项目组织 ( 1) 本项目为院管工程,按照院管工程管理规定,成立 项目领导小组和 项目 管理部 ,项目 管理部 全面负责项目 生产 实施、进度安排 及监督、质量控制。 项目 管理部 设项目负责人、 技术 负责人 、 质检组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生产、工期和质量,技术 负责人 负责技术设计和质量控制, 质检组负责生产过程质量监控 和 项目成果质量检验。 ( 2)项目组织框架 项目领导小组组长:钱兆向 副组长:吴 建 项 目管理部成员:林起忠、李建榕、陈志强、李雅琼、吴增铭、陈毅聪、任明涛。 项目负责人 (生产组织、安全 、质量) 质检组 (过程质量监控 、 成果质量检验) 院项目领导小组 控制测量组 ( 1 组) 地形测量组 ( 15 组) 项目管理部 第 8 页 共 19 页 ( 3)拟投入的技术人员 本项目拟投入高级工程师 2 人,工程师 9 人,安全员 1 人,技术人员 30 人,共计 42人。 仪器设备 本项目拟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 量 备 注 GPS 接收机 TOPCON 5 台 全 站 仪 TOPCON 2〞 10 台 全 站 仪 TOPCON 5〞 5 台 水 准 仪 S3 5 台 软 件 南方 CASS 成图系统 车 辆 2 台 实施进度计划表 项目从 2020 年 8 月中旬开始,到 2020 年 1 月底前结束,在 5 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为保证本次项目能按时顺利完成,对项目实施作以下的计划安排: 序号 实 施 内 容 计 划 完 成 时 间 备注 1 前期准备(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踏勘、技术设计书、仪器准备等) 2020 年 8 月 20 日 2 完成总工作量的 30% 2020 年 9 月 30 日 二级检查完成 3 完成总工作量的 50% 2020 年 10 月 31 日 二级检查完成 4 完成总工作量的 70% 2020 年 11 月 30 日 二级检查完成 5 完成总工作量的 90% 2020 年 12 月 31 日 二级检查完成 6 完成总工作量的 100% 2020 年 1 月 20 日 二级检查完成 7 完成成果资料整理和技术文档编写 2020 年 1 月 31 日 第 9 页 共 19 页 6 技术路线及生产流程 技术路线 本次 新农村建设 1:1000 比例尺地形图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方法, 应 符合 《 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 1: 1000 地形图测量技术 规定 》的 有关要求 ,最终成图 数据格式 统一 为Autocad 2020 下的 *.dwg 文件格式。 生产流程 资 料 收 集现 场 踏 勘控 制 测 量资 料 整 理 及 技 术文 档 报 告 编 写成 果 检 验成 果 资 料 提 交技 术 设 计 书 编 写及 评 审人 员 组 织仪 器 设 备 准 备数 据 采 集内 业 编 辑 7 控制测量 首级 平面控制测量 首级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福州市 GNSS综合服务系统按 《 卫星 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 范 》GNSS RTK 一级点的技术要求(见表 3)进行控制点测设,也可以采用 GPS 静态测量方式,按 《 卫星 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 范 》 GNSS 网一级点的技术要求(见表 4)进行控制点测设。 第 10 页 共 19 页 控制点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布设,每个行政村布设 不少于 2 个 首级 控制点,保证相邻点间能通视。 主要技术要求 ( 1) GNSS RTK 测量主要技术应符合表 3要求 表 3 GNSS RTK 测量 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 相邻点间平均边长 /m 点位中误差 cm 最弱边长相对 中误差 观测次数 一级 500 ≤177。 5 1/20200 4 备注:困难地区相邻点间的距离缩短至表中的 2/3,边长较差不应大于 2cm。 ( 2) GNSS 网测量主要技术应符合表 4要求 表 4 GNSS 网 测量 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 平均边长 /Km a( mm) b ( 1 106) 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 1 ≤ 10 ≤ 5 1/20200 特殊困难地区最大边长在平均边长的基础上放宽 1 倍,当边长小于 200m 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177。 2cm。 控制点标石埋设 控制点标石埋设按《城市测量规范》附录 C 图 或图 执行。 控制点 命名 GPS 点名选用当地行政村名称加流水号表示,点号为行政村汉语拼音首个字母加流水号表示,如: 胜利 村第二个 GPS 点,点名为: 胜利 2,点号为: SL2。 在 本项目测区 范围内不允许出现重号。 点之记绘制 首级控制点 标石埋设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 , 格式 见附录一。 观测要求 第 11 页 共 19 页 ( 1) GNSS 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必须满足表 5 的规定。 表 5 等级 卫星高度角(176。 )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 (min) 观测时段数 时段长度 (min) 数据采样间隔( s) PDOP 一级 15 ≥ 4 ≥ 15 ≥ ≥ 45 15 < 6 GNSS 测量其他要求按 《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 第 、。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1:1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相关推荐
(小写) ,现报上 工程款支付申请表,请予以审查并开具工程款支付证明书。 附件: 工程量清单 承包单位(章): 项 目 经 理: 日 期: 年 月 日 工程款支付证书 工程名称: 编号: 致: (建设单位) 根据施工合同的规定,经审核承包单位的付款申请和报表,并扣除有关款项,同意本期支付工程款共(大写) (小写)。 请按合同规定及时付款。 其中: 承包单位申请款为: 经审核承包单位应得款为:
责任单位负责人 签字: 责任单位技术负责人 签字: 责任单位公章 或业务专用章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复查单位对质量问题的复查意见 项目负责人签字: 复查单位公章 或业务专用章 复查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盖章日期: 年 月 日 工地旬检查记录表 福建省市政工程内页施工常用表格 _secr et
义务。 加强财政规范性文件的解释工作。 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备案。 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上位法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清理有关财政规范性文件,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 (三)推进财政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目标:财政重大决策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决策 法定 程序严格落实, 决策质量显著提高,决策效率切实保证,违法决策、不当决策
按照《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及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科目,建立账簿,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 30 3 3 系统应具备有效的物理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机房安全、系统备 份和数据存储软硬件设备并能快速实现灾难恢复,安装网络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安全补丁和病毒特征库,内外网接口端安; 按规定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岗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t amp。 w) z1C4G7JaMePhSkWnZr$u*x+A2D5H8KcNfQi UlXos%v)y0B3F6I9LdOgSjVm Yq! tamp。 w z1D4G7JbMePhTkWoZr$u( x+A2E5H9KcNfRi Ul Xps%v)y0C3F6IaLdOgSjVnYq!t*w z1D4G8JbMeQhTkWoZr%u( x+B2E5H9KcOfRiUm Xpsamp。
探索、改革与建设,把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建设成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示范性专业。 在 2020 年,考虑服务现代水利及新农村建设,积极申报并创办水务管理、灌溉与排水技术专业; 加强校企 合作,走“产学结合”之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兴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提升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水平;建设一支“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