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建内容摘要:

探索、改革与建设,把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建设成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示范性专业。 在 2020 年,考虑服务现代水利及新农村建设,积极申报并创办水务管理、灌溉与排水技术专业; 加强校企 合作,走“产学结合”之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兴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提升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水平;建设一支“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和进行工程技术研发、推广和服务;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力度,形成适合产学结合的包含精品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在内的突出职业性的课程体系;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上网共享,在区域及行业相关专业建设中起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具体指标 —— 构建“ 岗位导向 ”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 培养具有 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 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 能,能从事 中小型水电(泵)站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安装调试与检修 、 技术服务与技术管理 等职业岗位工作的毕业生。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 95%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 90%以上,新生报到率保持在 85%以上。 ——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适应“ 岗位导向 ”的课程体系。 围绕基本操作技能、运行维护、安装调试与检修和技术服务 管理能力安排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课程及实训环节。 与企业共同制定针对培养职业关键能力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改革方案,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并把 工种证 等岗位证书课程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去。 —— 建设《 继电保护技术 》等 5门优质核心课程和《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 技术 》等 5门支撑课程。 通过 2 年的建设,增加 1 门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 2门及以上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 3 门及以上达到院级精品课程标准。 重点针对整合的课程及实训课程加强教材建设,组织力量与企业共同开发符合工学结合特点的《 水电站机电设备安 装 9 调试 》、《 微机调速器调 试技术 》 、《电气设备检修与调试》等 5 门左右实训教材,并进行专业公共教学资源建设。 —— 建设一支专任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团队。 到 2020 年,在现有基础上,再培养 2 名专业骨干教师、 3 名“双师素质 ”教师、聘请5 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使专兼职 专业课 教师比例达 1: ,“双师素质”任课 教师达到 90%以上。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师中培养 2名能工巧匠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现场培训技师。 ——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围绕水 电(泵) 站具体要求 进行,到 2020 年,建成具有专项技术实训能力、模拟仿真功能和校内综合实训能力的实训场(中心)。 另外再增加 2个以上 校企合作的产学结合紧密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 基于工作过程的 “岗位导向 ”的教学要求,并能开展对水利行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能 为水利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咨询 等服务。 —— 充分发挥专业师资和实训条件的优势,面向社会、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培训、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等工作。 每年培训、鉴定不少于 100 人次 /年,为水利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咨询服务 15 项 /年以上。 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扩大招生范围和毕业生的就业区域,特别要增加对闽西北山区的招生力度。 —— 标准建设。 建立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生素质考核标准、学生应知应会考核标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 五、专业建设内容及措施 (一)专业定位 培养具有本专业基础知识,能从事 中小型水电(泵)站机电设备的运行 维护、安装调试与检修、 销售 服务与技术管理 等第一线工作,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服务单位面向 水利水电工程 现场安装施工企业、 水电 (泵)站运行 管理单位、 相关 工程 机电 设备 监理公司 ; 服务行业 面向 水电、现代农业 灌溉 及新农村建设。 (二)专业建设模式及内涵 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学院专业 +企业项目”的专业建设模式。 依托福建省水利行业的优势,联合福建 水 水电 企业共同建设我院 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 专业,使其成为为 水电 行业培养人才、为 水电 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社会提供技术和技能培训的 重 10 点专业。 推进工学结合,实现学院与企业两方互动、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学院专业 +企业项目”的专业建设模式。 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学生送到企业参与项目建设,根据企业的反馈信息,不断修订完善培养方案,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建设模式内涵见图 1。 (三)人才培养模式及内涵 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岗位导向 ”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 以实际岗位 为导向, 做中学、学中做,完 成 岗位导向 的学习过程, 引领专业群内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整体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其内涵是: —— 以服务现代水利水电和 农业灌溉 建设为目标,以实际工程项目引导人才培养; —— 学院与企业结合,教学过程与工程项目安装检修过程结合; —— 职业关键能力由若干能力单元项目组成,通过学院实训和企业工程项目锻炼培养,并按模块化方法进行加强; —— 每个能力单元项目包含明确的建设目标任务和教学目标任务,按“ 教、学、 互惠互利 人才培养 模式建设 课程体 系建设 师资队 伍建设 实习实训 条件 建设 校内实验 实训室场 学校企业 共建基地 校外实习 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实验 项目实习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 顶岗就业实习 产学活动 . 社会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服务 技能培训 技能鉴定 共享互动 + 图 1 专业建设模式内涵示意图 学校企业 企业项目 机电设备检修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 机电设备运行维护 机电设备技术管理 11 做”三位一体方法进行训练 ; ( 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积极运用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情境体验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案例解析教学法、过程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示范模拟训练教学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法。 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 2) 教学设计思路。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按照“面向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块结构,弹性选择”的思想设计。 教学设计基本过程与内容以及流程如 图 2所示。 ( 3)“岗位导向”教学模式。 按照“面向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块结构,弹性选择”的思想设计,做中学 、学中做,完成“ 岗位导向” 的学习过程, 其 学习 运行 过程 如图 3所示。 教学设计思路内容过程服务岗位群明确行业职业岗位标准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业务范围确定职业关键能力明确专业核心课程确定项目确定教学组织实施学生特征与教学环境分析岗位需求与教学目标确定岗位任务与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评价设计岗位过程与教学组织设计 图 2 教学设计思路与过程 12 图 3 “岗位导向”教学包设计思路 基本知识教学包开发设计见表 4;工学结合教学包的开发设计见表 5。 表 4 基本知识教学包 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包 第 1 学期(教学周数 19周) 教学目标任务 教学内容 组织实施  具备水电站机电设备专业所需要具备的运算能力。  具备较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及书面写作能力。  具有健康的体魄。  具有先进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具有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和较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 入学教育和专业介绍  思想政治  计算机应用基础和操作的基本技能。  体育  基础英语  应用写作  职业道德教育  新生入校由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进行入学教育和专业介绍。  思政、高数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英语、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的教学学院或按专业大类打通。  应用写作则结合专业特点由校内专任教师讲授。 学生应交成果:一份入学教育总结、计算机操作成果、社会实践、应用文写作、职业 道德思想汇报。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基础知识教学包 专业基本技能教学包 机电设备选型教学包 机电设备调试和技术管理教学包 顶岗实习教学包 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教学包 机电设备安装检修教学包 人才培养目标 13 表 5 工学结合教学包开发设计表 专业基本技能教学包 第 2 学期(教学周数 22周) 核心能力 教学目标任务 围绕目标任务 开设的教学内容 组织实施  测绘基本 能力  金工基本 能力  电工基本 能力  主要机电设备结构工程图纸识读  利用 CAD 绘制基本加工图力  具备一般钳工的基本技能能力  具备电工电子安装和试验知识和 技能。  思政以及职业道德  制图及 CAD 绘图  机械零件设计与识图  金属工艺 基本知识  电工路知识  电子技术知识  教师利用校内 实验、 实训中心资源指导学 生完成 电工电子试验、建材试验 , CAD 绘图 实训等。  在整个学与做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及职业道德教育。 学生应交成果:一份 相关 建材和电工电子 试验报告, 描绘一份具体 典型机械结构 图,一份 金工实训报告和电工电子实训 报告。 机电设备选型和运行维护 教学包 第 4 学期(教学周数 39 周) 核心能力 教学目标任务 围绕目标任务开设的教学内容 组织实施  机电设备基本装配工艺能力  机电设备选型 能力  机电设备基本运行维护能力  主要机电设备基本装配工艺 知识  主要机电设备的调整和 试验  中小型水电站工程的水机部分 选型  中小型水电站工程 主要 电气部分 选型  提高 计算机在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 通过本单元的实训,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工程实践真正结合起来,达到明确学习目标和增强学习兴趣地目的。  思政以及职业道德  水力学基本知识  各类型调节水库水电站水能计算  可编程控制器基本知识  水轮机安装与检修基本知识  水电站电气设备  水轮机调节  水电站辅助设备系统知识  水电站继电保护 及自动化基本知识  由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 完成一中小型水电站工程的水机部分设计,完成一中小型水电站工程的电气部分设计。  在机 组组装实训中心进行施工安装检修基本技能实训。  在整个学与做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及职业道德教育。  学生应交成果: 水力学试验报告和 PLC 试验报告 , 水电站水机、主要电气设备选型设计 计算书,认识实习报告 , 机电设备组装 调整 实训报告。 机电 设备安装 检修、调试与技术 服务 教学包 第 5 学期(教学周数 周) 核心能力 工程目标任务与教学目标任务 围绕目标任务开设的教学内容 组织实施  机电设备安装检修能力  机电设备调试与技术 气血 能力  机电设备结构工程图纸进行现场设备识别能力  水电( 泵)站检修规程和电力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 水电(泵)站主要机电设备安装工艺和程序。  水电(泵)站主要机电设备检修方法。  继电保护调试程序。  水电(泵)站辅助设备的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