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回收装置操作手册内容摘要:

副线 → 113FL201A/B → FT1102→ 113D404 → FT1502→燃料气进装置阀门后。 →燃 料 气火炬线出装置阀门前。 4) 升压、检查、泄压 a) 校对系统内各个阀门开关状态 ,确认 试压介质按照系统走。 b) 将试验系统压力升至 ( g) ,然后按要求对试验系统进行气 密性试验 ( A/ 0) 硫磺回收装置操作手册 7 检查。 c) 用洗耳球吸入肥皂水,从上至下喷向 静 密封点。 d) 检查 静 密封点,如果出现鼓泡现象,说明 静 密封点泄漏,应在泄漏点用粉笔 或石笔做上记号,并在气密记录簿上作好记录。 e) 联系保运工处理泄漏点,处理完毕作好记录。 f) 确认每一个 静 密封点均通过了气密实验,确认每一个泄漏点均得到处理并达 到无泄漏标准,系统气密结束。 g) 应做好记录,记录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气密时间;气密过程简单描述 ; 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果;执行人 /负责人签署。 h) 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对试验系统进行泄漏量测定试验,试验时间为 24 小时, 测定系统泄漏率 A< %视为合格。 i) 待所有的试验检查合格后,在低点导淋处将系统压力泄至 ( g)。 氢气线气密 1) 试验介质: 高压 氮气 2) 试验压力: (表压) 3) 试验流程: 界区→ FT0702→ 113AV0901→入 炉 尾气线前阀门 4) 升压、检查、泄压 a) 校对系统内各个阀门开关状态 ,确认 试压介质按照系统走。 b) 将试验系统压力升至 ( g)。 然后按要求对试验系统进行严密性试验检 查。 用洗耳球吸入肥皂水,从上至下喷向 静 密封点。 c) 检查 静 密封点,如果出现鼓泡现象,说明 静 密封点泄漏,应在泄漏点用粉笔 或石笔做上记号,并在气密记录簿上作好记录。 d) 联系保运工处理泄漏点,处理完毕作好记录。 e) 确认每一个 静 密封点均通过了气密实验,确认每一个泄漏点均得到处理并达 到无泄漏标准,系统气密结束。 f) 应 做好记录,记录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气密时间;气密过程简单描述; 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果;执行人 /负责人签署。 g) 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对试验系统进行泄漏量测定试验,试验时间为 24 小时, 测定系统泄漏率 A< %视为合格。 h) 待所有的试验检查合格后,在低点导淋处将系统压力泄至 ( g)。 氨气线气密 1) 试验介质: 高压 氮气 2) 试验压力: (表压) 3) 试验流程: ( A/ 0) 硫磺回收装置操作手册 8 装置界区阀后导淋接氮气 → 113S301 切断阀前 → FT1002→ 113P201 入口氨气阀前 4) 升压、检查、泄压 a) 校对系 统内各个阀门开关状态 ,确认 试压介质按照系统走。 b) 将试验系统压力升至 ( g) ,然后按要求对试验系统进行严密性试验检查。 c) 检查 静 密封点,如果出现鼓泡现象,说明 静 密封点泄漏,应在泄漏点用粉笔 或石笔做上记号,并在气密记录簿上作好记录。 d) 联系保运工处理泄漏点,处理完毕作好记录。 e) 确认每一个 静 密封点均通过了气密实验,确认每一个泄漏点均得到处理并达 到无泄漏标准,系统气密结束。 f) 应做好记录,记录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气密时间;气密过程简单描述; 发现的问题;整改结果;执行人 /负责人签署。 g) 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对 试验系统进行泄漏量测定试验,试验时间为 24 小时,测定系统泄漏率 A< %视为合格。 h) 待所有的试验检查合格后,在低点导淋处将系统压力泄至 ( g)。 蒸汽伴热系统气密 试验介质:蒸汽 试压压力: (表压) 方法:逐条给蒸汽夹套伴热系统通入 MPa(表压)蒸汽 ,检查是否泄漏。 流程:所有液硫线、夹套阀门、夹套 副线 、硫封 113D301 夹套、尾气分液罐夹套及伴热盘管、 113E10 10 105 冷端出口夹套及内部伴热盘管、液硫池废气线、液硫池内伴热盘管、液硫罐 伴热盘管及蒸汽伴 热 管线。 余热锅炉试 漏 试验介质:蒸汽 试压压力: (表压) 方法:从系统引 MPa(表压)蒸汽, 自 单向阀副线 进入余热锅炉,检查余热锅炉是否泄漏。 113E10 10 105 及 113E202 壳程试 漏 介质:蒸汽 试压压力: (表压) ( A/ 0) 硫磺回收装置操作手册 9 → PV0801 副线→ 113E202 壳程,检查是否泄漏。 方法:从系统引 MPa(表压)蒸汽 → PV0601 副线→ 进入 113E10 10 105,检查是否泄漏。 锅炉排污系统气密 介质: 蒸汽 方法:从系统引 蒸汽,用 113PV1401 控制压力为 045MPa,对流程内的所有静密封点进行气密检查。 气密流程: 含硫污水线 自 113P201A∕ B 入口注新鲜水启泵 用泵打新鲜水贯通,检查所有静密封点是否泄漏。 其它公用介质 氮气线、净化风线、新鲜水线、消防水线、循环水线、高压 除氧水 线、低压 除氧水线、除盐水线、高压蒸汽线、中压蒸汽线、低压蒸汽线气密方法为引介质进 行贯通,检查所有静密封点是否泄漏。 系统的烘干 炉子衬里、硫磺转化器及加氢反应器衬里若更新或修补面积较大,衬里内存有大量的表面水和材料结晶水,这些水份如不除去,开工迅速升温时,水份急剧汽化,将会使衬里开裂或崩塌,因此需要进行烘炉或烘器。 如果衬里没有更新或修补面积不大,就无113D403 放空 113D402 余热锅炉间断排污线排放 113D401 蒸汽 余热锅炉连续排污线排放 113E10 10 105 间断排污线排放 113E202 间断排污线排放 113E401 放空 113E202 连续排污线排放 113E10 10 105 连续排污线排放 ( A/ 0) 硫磺回收装置操作手册 10 需此操作。 尾气焚烧炉烘炉 1) 焚烧炉管线的伴热系统投用。 2) 打开通往 火焰检测器 和视镜的氮气吹扫阀开始吹扫。 3) 关 闭 113E203 高压蒸汽入口阀和减温器前阀门,开启减温器前蒸汽放空阀,然后开启中压蒸汽阀向过热器盘管通入蒸汽,避免对蒸汽过热器 113E203 造成损坏。 4) 113E201 壳程入口通氮气保护,关闭 TV0701A/B、 HV1101A、 HV1101B、 HV1102A,开启 HV1101C 和 HV1102B,氮气经 P0723 和 P1127 排入烟囱。 5) 确认尾气焚烧炉前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6) 引燃料气到炉前从排放线 至火炬 排放, 采样 分析氧含量低于 1%为合格 ( 燃料气排空结束后在第一道阀之后加盲板)。 7) 启动尾气鼓风机 113K201A。 8) 启动焚烧炉无硫磺尾气自动点火程序。 若程序检测点火不成功,重新启动自动点火程序。 点火要遵循吹扫、点火、开燃料 气的顺序原则。 9) 点火成功后按烘炉升温曲线升温,并描绘出实际烘炉升温曲线。 10) 在烘炉过程中,燃烧炉衬里要通过视镜仔细观察,如果出现不正常现象(如破裂、过热),必须停止操作并进行修补。 11) 当按烘炉曲线升温完毕后,逐渐减少燃烧气流量以 100℃ /h 的降温速度直到400℃。 关闭燃料气,用鼓风机来继续冷却炉膛。 (在酸性气燃烧炉烘炉冷却完成之后) 酸性气燃烧 炉烘炉 1) 把低压蒸汽通往各系统蒸汽加热、伴热点并保证所有疏水阀正常工作。 把氮气通往各降温吹扫点。 2) 打开通往火焰检测器和视镜的氮气吹扫阀开始吹扫。 3) 除氧水 引至 LV0401 启用 LV0401 向 113E101 汽包注除氧水,控制液位 50%,同时开启汽包放空阀,关闭蒸汽出口阀。 4) 引燃料气到炉前从排放线至火炬排放,采样分析氧含量低于 1%为合格(燃料气排空结束后在第一道阀之后加盲板,拆除入炉燃料气盲板)。 5) 改好点火升温流程: 关闭制硫余热锅炉出口过程气蝶阀,拆除开工线盲板,开启开工线蝶阀 及手阀 ,关闭高温 掺合 阀 113TV0501。 同时确认炉前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6) 启动制硫鼓风机。 7) 启动自动点火程序。 若程序检测点火不成功,重新启动自动点火程序。 点火要遵循吹扫、点火、开燃料气的顺序原则。 8) 点火成功后, 在低温阶段,用长明灯升温。 并适当时 投用 主燃料气线上 FV0305,启动主燃烧器点火软开关,用长明灯火焰点燃主燃料气火嘴。 适时投用 炉前蒸汽 FV0306,( A/ 0) 硫磺回收装置操作手册 11 保证燃料气燃烧不析碳。 9) 严格按厂家提供的烘炉升温曲线升温,并描绘出实际烘炉升温曲线。 10) 在烘炉过程中,燃烧炉衬里要通过视镜仔细观察,如果出现不正常现象(如破裂、过热),必须停止操作并进行修补。 11) 当余热锅炉 113E101 汽包产生蒸汽时,先要排入大气排空。 当燃烧炉升温速度增加,逐渐关闭放空阀增加蒸汽压力 ,投用 PV0401。 12) 余热锅炉 113E101 汽包蒸汽压力达到 时 ,投用 PSV102A∕ B 蒸汽先经PV0401 至 高压蒸汽过热器 113E203 过热 ,再经减温器 113S201,并入高压蒸汽系统。 余热锅炉 113E101 汽包蒸汽流入高压蒸汽过热器 113E203 时,关闭到其盘管的中压蒸汽阀门。 13) 当按烘炉曲线升温完毕后,逐渐减少燃烧气流量以 100℃ /h 的降温速度直到400℃。 关闭燃料气,用制硫鼓风机来继续冷却炉膛。 余热锅炉 113E101 汽包蒸汽改放空。 14) 烘炉期间严格控制氧含量,防止有炭黑析出污染炉膛,加强化验分析。 一、二级转化器烘器 1) 各伴热线及蒸汽夹套 伴 热给汽保温。 2) 除氧水 引至 LV0601 向 113E10 113E10 113E105 壳程注 除氧水 ,控制液位 50%,同时开启蒸汽放空阀,关闭蒸汽出口阀。 3) 当燃烧炉温度达到 1000℃,烟气改走系统正常流程:开启余热锅炉 113E101出口过程气蝶阀,关闭开工线蝶阀并在阀后加盲板,调整流程,使烟气经尾气加热器排入尾气焚烧炉。 4) 关闭一级转化器入口阀门,开启一、二级转化器入口跨线阀门,投用高温 掺合阀( 113TV0501),先将二级转化器( 113R102)入口温度以 20℃ /h速度升温,当达150℃时恒温 24 小时。 5) 开启一级转化器入口阀门,将一级转化器入口温度以 20℃ /h 速度升温,当达150℃时恒温 24 小时。 6) 将一级转化器入口温度以 20℃ /h速度升温到 300℃温度恒温 24 小时。 7) 再以 20℃ /h 速度使二级转化器入口温度 升至 300℃恒温 24小时。 8) 将一级转化器入口温度以 20℃ /h速度升温到 500℃温度恒温 24 小时。 9) 再以 20℃ /h 速度使二级转化器入口温度由 500℃恒温 24 小时。 10) 当 113E10 10 105 汽包产生蒸汽时 ,先要排入大气排空。 当温升速度增加,逐渐关闭放空阀增加蒸 汽压力,并投用 PV0601。 11) 13E10 113E10 113E105 壳程蒸汽压力达到 MPa 时,并入 MPa蒸汽管网 12) 烘器结束后,自然降温至能进入检查为止。 ( A/ 0) 硫磺回收装置操作手册 12 加氢反应器烘器 1) 系统改风机循环气升温流程。 关闭 113K201B 出入口空气蝶阀,打开 113K201B 出入口循环气阀门;关闭TV0701A/B,打开 HV1101B、 HV0901A;打开急冷塔顶尾气至循环气罐阀门,关闭至尾气吸收塔蝶阀;打开循环气罐入口阀门。 流程为 113K201B 入口→ 113E201 壳程→113R201→ 113E202→ 113C201→ 113D201→ 113K201B 入口。 2) 急冷塔的急冷水循环投用。 投用急冷水冷却器循环水,拆除急冷水循环泵 113P201A 入口新鲜水盲板,打开新鲜水阀门、急冷水冷却器进出口阀、急冷水入急冷塔阀门,启动泵 113P201A 向急冷塔注水, 加水过程中,塔顶放空阀开。 当急冷塔液位达到 80%,打开塔底阀,关闭新鲜水阀门,建立循环。 当液位低于 20%,开新鲜水阀门继续注水。 当循 环正常后 , LIC0901 投自动 ,控制液位 50%, 循环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刚开始时, 急冷水过滤器 走 旁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