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测量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延伸三角形; (3)、点 C 与 C'应适当的靠近最近的垂球线 (图 14(b)中,地面为 B,地下为 A),使 a/c 及 b' /c 的值应尽量小一些 [1]。 外业 (1)在连接点 C 上用测回法测量角度γ和φ。 当 CD 边小于 20m 时,在 C 点的水平角观测,仪器应对中三次,每次对中应将照准部(或基座)位置变换 120176。 具体的施测方法和限差见表 11[1]。 、 10 表 91 施测方法及限差 [1] 仪器 级别 水平角观测方法 测回 数 测角 中误差 限差 半测回归零差 各测回互差 重新对中测回间互差 DJ2 全圆方向观测法 3 6 12 12 60 DJ6 全圆方向观测法 6 6 30 30 72 (2)丈量连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 a( a')、 b( b')及 c( c')。 量边应用检验过的钢尺并施加比长时的拉力,记录测量时的温度。 在垂线稳定情况下,应用钢尺的不同起点丈量 6 次。 读数估读到。 同一边长各次观测值的互差不得大于 2mm,取平均值作为丈量的结果 [1]。 在垂球线摆动情况下,应将钢尺沿所量三角形的各边 方向固定,然后用摆动观测的方法(至少连续读取 6 个读数),确定钢丝在钢尺上的稳定位置,以求得边长。 每次均需用上述方法丈量两次,互差不得大于 3mm,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 [1]。 井上、下量得两垂球线间距离互差,一般应不超过 2mm[1]。 如果连接点不是事先埋好而是临时选定的,那么还应该在点 D 和 D'处测量角度δ和δ',并且丈量 CD 与 C' D'。 关于测角量边的方法及要求,地面与由近井点到连接点的导线测量相同,井下则按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量要求进行 [1]。 内业 在进行内业计算前 ,应对全部记录进行检查。 内业计算分为 两部分:解算连接三角形各未知要素及其检核;按一般导线方法计算各边的方位角与各点坐标。 (1)、三角形的解算 对于延伸三角形 ,垂球出的角度α、β按正弦公式计算: sincbsinsincasin ( 16) 当  < 2176。 及  > 178176。 时 ,可用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cb)( ca   )(180   ( 17) 、 11 在计算井下连接三角形时,应用井下定向水平丈量和计算的两垂球线间距离平差值进行计算 [1]。 (2)、测量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连接三角形三内角和   应等于 180176。 一般均能闭合,若尚有微小的残差时,则可将其平均分配于  及  中 [1]。 两垂球线间距离检查。 设 c 丈 为两垂线间距离的实际丈量值, c 计 为其计算值,则: 计丈 ccd  ( 18) 式中 c 计 可按余弦公式计算: a b c o s2bac 222 计 ( 19) 当井上连接三角形中 d≤ 2mm、井下连接三角形中 d≤ 4mm且符合相关要求时,可在丈量的边长 a、 b 及 c 中分别加入下列改正数: 3d v 3d v 3dvcba  ( 110) 以消除其差值 [1]。 ②高程传递 用鉴定后的钢尺,挂 10kg 重锤用两台水准仪在井上下同步观测,将高程传至井下固定点。 用 6~ 8 个视线高,最大高差差值≤ 2mm,整个区间施工中,高程传递至少进行三次。 高程传递示意图见图 9— 2。 ( 2)井下控制测量 ①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图 9— 2 高程传递图 、 12 以竖井联系测量的井下起始边为支导线的起始边,沿隧道设计方向布设导线,直线段导线边长≥ 200m,曲线段导线边长≥ 100m 布设一点。 导线采用左右角观测,圆周角闭合差≤ 2〞。 ②井下水平测量 以竖井传递的水准点为基准点,沿隧道直线段每 100m 左右布设一固定水准点,曲线段每 50m 左右布设一个。 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规范施测,相邻测点往返测闭合差≤ 3mm,全程闭合差≤ 12 mm( L 为全程长度,单位: km)。 ( 3) 盾构推进测量 ①准备工作 对盾构推进线路数据进行复核计算,计算结果由监理工程师书面确认。 实测出发、接受井 预留洞门中心横向和垂直向的偏差,并由监理工程师书面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按设计图在实地对盾构基座的平面和高程位置进行放样,基座就位后立即测定与设计的偏差。 在盾构右上方留出位置供安装测量标志,并保证测量通视。 盾构就位后精确测定相对于盾构推进时设计轴线的初始位置和姿态。 安装在盾构内的专用测量设备就位后立即进行测量,测量成果应与盾构的初始位置和姿态相符,并报监理工程师备查。 ②盾构推进中测量 在盾构机的配置中,用于掘进方向控制的主要为导向系统( SLST)来控制,在盾构机右上方管片处安装吊篮,其底部加工 强制对中螺栓孔,用以安放全站仪。 见图 9— 3。 图 9— 3 SLST 导向设备及工作图 、 13 强制对中点的三维坐标通过洞口的导线起始边传递而来,并且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吊蓝上的强制对中点坐标与隧道内地下控制导线点坐标相互检核。 如较值过大,需再次复核后,确认无误后以地下控制导线测得的三维坐标为准。 因此盾构在推进过程中,测量人员要牢牢掌握盾构推进方向,让盾构沿着设计中心轴线推进。 见图 9— 4 所示。 盾构推进测量以 SLST 导向系统为主,辅以人工测量校核。 该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 ELS 靶、激光全站仪、后视棱镜、工业计算机等见图 9— 5。 图 9— 4 SLST导向显示平台 管 片 盾构机 主控室 激光全站仪 后视棱镜 黄盒子 盾构机 显示屏 工业计算机 控制盒 E L S 靶 图 3 4 3 S L S T 导向系统图 图 9— 5 SLST 导向系统图 、 14 SLS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