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师职称专业考试大纲及内容精华内容摘要:
较高的场所不应大于 80 下列场所可采用白炽灯: A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的场所 B对防止电磁干扰要求严格的场所 C开关灯频繁的场所 《电气专业》 考试大纲 11 D 照 度要求不高,且照明时间较短的场所 E 对装饰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应急照明应选用能快速点燃的光源 室内灯具效率不宜低于 70%,装有遮光格栅时不应低于 60%,室外灯具不宜低于 50% 荧光灯灯具效率:开敞式 75%,格栅 60%,透明灯罩 65%,磨砂、棱镜灯罩 55%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效率:开敞式 75%,格栅或透光罩 60% 直接安装在可燃材料表面的灯具,应采用 F 标志的灯具 自镇流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 直管形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等应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在电压偏差较大的场 所应配用恒功率镇流器;功率较小者可配用电子镇流器 遮光栅格的反射表面反射比不应低于 熟悉照明配电及节能控制的有关规定 ; 一般照明电压采用 220V, 1500W 以上的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电压宜采用 380V 三相照明线路,最大相负荷电流不宜超过平均值 115%,最小相不低于平均值的 85%(即:正负 15%) 照明系统中每一单相分支回路电流不宜超过 16A,光源数量不宜超过 25 个 大型建筑组合灯具每一单相回路电流不宜超过 25A,光源数量不宜超过 60 个( LED 除外) 连接高强度气体放电等的单相分支回路电流不应超过 30A 供给气体放电灯的配电线路功率因素不应低于 , 若为三相线路供电, 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 照明配电干线和分支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线缆,分支线截面不应小于 备用照明、疏散照明的回路上不应设置插座 ( GB:任何照明回路上都不宜设插座) 每个照明开关控制的光源数不宜太多,每个房间的开关书不宜少于两个(只有 1 个光源除外) 教室灯具与课桌面的垂直距离不宜小于 米 图书馆灯具与图书等易燃物的距离应大于 米 展厅的每层面积超过 1500m2时,应设有备用照明 甲、乙等剧场观众厅应设置座位排号灯,其电源电压 不应超过 36V 熟悉照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的近似计算可采用单位容量法 (利用系数法) ( 07 年考题) Eav=N*Φ *U*K/A(平均照度 =光源数量 *每光源光通量 *利用系数 *维护系数 /房间面积) 了解照明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物泛光照明,光线主投射方向宜与主视线方向成 3070176。 夹角,不应单独使用色温高于 6000K 的光源 应使建筑物上半部平均亮度高于下半部。 当建筑表面反射比低于 时,不宜采用投射光照明方式 采用玻璃幕墙或外墙开窗面积较大的建筑,宜采用内透光景观照明 室内分支线路每相电流不宜超 过 16A,室外分支线路每相电流不宜超过 25A 室外单相 220V 线路长度不宜超过 100 米,三相线路长度不宜超过 300 米 建筑物轮廓灯每相回路 光源 不宜超过 100 个 ( LED 光源除外) 景观照明系统距建筑外墙 20 米以内的设施,接地系统应与 建筑接地 系统一致; 20 米外宜采用 TT 接地 八、通用电气设备 《电气专业》 考试大纲 12 掌握电动机的配电线路及保护电器配置的要求; 低压 交流 电动机的保护: A 短路保护 B 接地 故障 保护 ,并根据情况装设 C 过载保护 D 断相保护 E 低电压保护 ( 07 年考题 ) 总计算电流不超过 20A 的数台电机可共用一套短路保护电器 功率大于 3kW 的连续运行电机宜装设过载保护 同步电机应装设失步保护 直流低压电机应装设短路保护 ,并根据需要装设过载保护 配电线路截面小于 16mm2时,宜选大一级 掌握电动机的起动方式及起动校验; 当交流电机频繁起动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 90%;不频繁起动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 85% 直流电机起动, 宜采用调节电源电压或电阻器降压起动,且起动电流不宜超过电机额定电流的 倍 鼠笼型异步电机起动方式:全压起动、降压起动、变频起动 (与同步电机起动方式相同) 绕线型异步电机起动方式: 电阻分级起动、频敏变阻器起动 直流电机起动方 式: 1kW 以下可直接起动,大型直流电机可采用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和降压起动 了解交、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技术; 调速分类:开、闭环调速 ; 有、无级调速 ; 向上、下调速 ; 恒转速、功率调速 掌握低压电动机一次侧控制电器的选择 ; 熟悉低压电动机的二次侧控制电器的选择。 九、建筑物防雷 掌握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及防雷措施; 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应采取等电位联结 民用建筑全部是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 ,原规范划归第一类的民用建筑现在全部归为第二类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A 国家级…… B 高度超过 100 米的建筑物( 07 年考题,且与原规范有异) C 年预计累计次数大于 的部、省级公共建筑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D 年预计累计次数大于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 第二类防雷措施: 防直击雷、侧击雷、雷电波侵入 防直击雷: 不大于 10m*10m 或 12m*8m 的网格 ,滚球半径 45 米 专设引下线时,不少于 2 根,间距不大于 18 米,每根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 ( 07 年考题) 《电气专业》 考试大纲 13 当建筑物高于 45 米时,应防侧击雷 ( 07 年考题,且与原规范有异) 结构圈梁中的钢筋每 3 层连成闭合回 路,应与引下线连接 防雷电波侵入: 30d/a 及以下地区建筑物若采用低压架空线直接引入,防雷接地网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5 欧 入户端的三基电杆,靠近建筑物的电杆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欧,其余两基电杆不应大于 20 欧 (第二类防雷接地电阻以 10 欧为主,主要强化记忆这两个 5 欧和 20 欧)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 省级…… B19 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 50 米的其他民用建筑 C 年预计累计次数介于 的部、省级公共建筑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C 年预计累计次数介于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 E 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 20 米的建筑 F 平均雷暴日 大于 15d/a 的地区,高度大于等于 15 米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构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等于 15d/a 的地区,高度大于等于 20 米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构筑物 G 历史上 曾受雷击的建筑和 雷害多发地区 的较重要建筑 防直击雷: 不大于 20m*20m 或 24m*16m 的网格 ,滚球半径 60 米 专设引下线时,不少于 2 根,间距不大于 25 米,每根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 30 欧,但对 省级重要的„建筑不大于 10 欧( 07 年考题,且与原规范有异) 对于平屋面的建筑,当其宽度不大于 20 米时,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当建筑物高于 60 米时,应防侧击雷 (第三类接地电阻主要是 30 欧,注意强化记忆那个例外的 10 欧) 其他防雷措施 天线铁塔防雷: 避雷针可固定在塔身,塔身金属可兼作接闪器和引下线 应在塔上下两端及超过 60 米时,还应在中部与塔身金属结构可靠连接,并在机房入口外侧与接地网连通 无线电 设施的机房屋顶应设置避雷网格,不大于 3m*3m。 对于非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地面和顶面,应在楼板构造内敷设不大于 * 的均压网,并与闭合环形接地极连成一体 雷达站应构成网格不大于 200mm*200mm(注意单位)的笼形屏蔽接地体 无线电设施机房和电力房接地汇集线之间应采用不小于 40mm*4mm 的热镀锌扁钢连通 进出机房的电缆均应采用金属外护套或穿金属管埋地敷设,埋地长度不小于 50 米,当大于 60 米时,中间应接地。 电缆在进机房处电缆芯线应加电浪涌保护器 《电气专业》 考试大纲 14 粮、棉及易燃物品露天堆场,宜防直击雷。 当年计算雷击次数不小于 时,宜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防直击雷,其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取 100 米 掌握建筑物防雷的接 闪器及引下线的设计要求; 不得利用安装在接收无线广播电视的共用天线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 可避雷针、避雷带(网)、屋顶上的永久性金属物及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 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 避雷网宜采用圆钢或扁钢 若用屋顶上的永久金属物作接闪器,钢管、钢罐壁厚不小于 ,当击穿有危险时不小于 4mm 接闪器应热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 引下线宜采用扁钢或圆钢,扁钢厚度不小于 4mm,截面不小于 48mm2,圆钢直径不小于 8mm 对于装在烟囱上的引下线,扁钢厚度不小于 4mm,截面不小于 100mm2,圆钢直径不小 于 12mm 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距离地面 米以下处设置断接卡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5 欧 ( 07 年考题) 利用建筑物钢筋作引下线时,其上部与接闪器相连,下部在室外地坪 米处宜焊出一根直径为 12mm或 40mm*4mm 的镀锌钢导体,并伸出外墙不小于 1 米 作为引下线的钢筋: A 直径大于等于 16mm 时, 2 根一组 B 直径介于 1016mm之间时, 4 根一组 在易受到机械损坏的地方,地面上 米 —— 地面下 米 ( 2 米的区间) 的引下线应加保护设施 掌握建筑物防雷的接地装置的设计要求; 垂直 接地体的长宜为 米,垂直接地极之间的距离及水平接地极之间的距离宜为 5 米 接地极埋设深度不宜小于 米 为降低跨步电压,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网距建筑物入口及人行道不宜小于 3 米 ( 07 年考题) 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宜作为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5 欧 ( 07 年考题) 当采用钢筋混凝土中的单根钢筋或圆钢作为防雷装置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10mm 掌握建筑物防雷年雷击次数的计算方法。 熟悉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雷区的划分原则 ; A 可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所处环境进行风险评估 : E=1Nc/C E=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 , , ) B 根据建筑物电子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 ( A 级:大型 „ ; B 级:中型 ; C 级 : 小型 ; D 级 : 其他) 当电子信息系统 设备 由 TN 交流 配电 系统供电时,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 TNS 系统的接地形式 熟悉电涌保护器选择与安装的要求。 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应短而直,引线长度不宜超过 米 十、接地及安全 《电气专业》 考试大纲 15 掌握电气装置接地安全的一般规定; 保护性接地 功能性接地 不同电压等级用电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功能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网 在地下严禁采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极或接地导体 包括配线用的钢导管及金属线 槽在内的外界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 PEN 导体。 PEN 导体必须与相导体具有相同的绝缘水平 高层建筑竖井内的接地干线,至少每隔 20 米与相近楼板钢筋作等电位联结 接地极与接地导体宜焊接,当采用搭接时。电气工程师职称专业考试大纲及内容精华
相关推荐
、氛围熏陶、能力培养。 ( 3)教学方案科学优化:主线清晰、特色鲜明、方便灵活、科学有效。 ( 4)教学能力水平配套:驾驭理论、熟练工程 、因材施教、启发指导。 ( 5)教学组织管理配合:科学组织、教学互动、全面配合、突出效果。 二、全方位工程环境的营造 对于一般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工程环境,而在工程环境的营造方面,不是简单的加强实践教学或是简单的教学计划调整。
理自动化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家科技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它既是国民经济的一些基本工业(能源、电力、电工制造等)所依靠的技术科学,又是另一些基 本工业(交通、铁路、冶金、化工、机械等)必不可少的支持技术,也是一些高新技术的重要科技组成部分;同时,在与生物、环保、自动化、光学、半导体等民用和军工技术的交叉发展中,电气工程又是能形成尖端技术和新技术分支的促进因素
没有一点工作经验到稳步积累工作经验,从无到有,从不懂到掌握,这 两 年来, 诸多 项目带给我了巨大的变化。 我从逐步上报 生产进度 过渡到编制 项目 周计划,从学习 生产调试 到自己 亲手项目设计 ,这是我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我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慢慢形成了自己处理问题的一套方法。 当今社会是一个要不断学习的社 会,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正是最好的体现。 工作要做到位
就业方向:本专业是一门适应性强、应用面广的工程技术学科。 学生在毕业后都能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就业领域也非常的宽广,比如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税务、外贸、工商、铁路、民航、海关、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 二:电机电器 “电机与电器 ”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