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施工工艺标准内容摘要:
导轨较长,遇到往梯井内运输不便的情况,可先用和导轨长短相似的木方代导轨进行试验,找出最佳的运输方法。 若必须要破坏结构时,要和土建、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决不可自行操作。 当剔层灯盒、按钮盒、导轨支架孔洞,剔出主钢筋或预埋件时,不要私自破坏,要找土建、设计单位等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在立导轨的过程中对已安装好的导轨支架要注意保护,不可碰撞。 7.质量验收标准: 主控项目 导轨安装位 置必须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BJ132020 第 19 页 一般项目 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应为:轿厢导轨 0~+ 2mm;对重导轨 0~+ 3mm。 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安装应固定可靠。 预埋件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锚栓(如膨胀螺栓等)固定应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其连接强度与承受振动的能力应满足电梯产品设计要求,混凝土构件的压缩强度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与顶面)与安装基准线每 5m 的偏差均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 ;不 设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 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导轨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 如超过应修平,修平长度应大于 150mm。 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接头处缝隙不应大于,导轨工作面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 8.安全措施: 电梯施工用脚手架既要符合有关的安全要求,承载能力≥2500N/m2,又要符合安装导轨支架和安装导轨的操作要求。 井道施工要用 36V 以下的低压电照明。 每部电梯井道要 单独供电,且光照亮度要足够大。 电工、焊工及钳工等特殊工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 并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BJ132020 第 20 页 第四章 对重安装 1.材料要求: 对重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完整、坚固,无扭曲及损伤现象。 对重导靴和固定导靴用的螺栓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要求。 2.主要机具: 倒链、钢丝绳扣、木方、榔头、塞尺、吊索、钢锉、撬棍等。 3.作业条件: 对重导轨安装、调整、验收合格后,在底层拆除局部脚手架排档,以对重能进入井道就位为准。 井道内电焊把线、照明线等 整理好,具有方便的操作场地。 4.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脚手架上相应位置(以方便吊装对重框架和装入坨块为准)搭设操作平台。 在适当高度(以方便吊装对重为准)的两相对的对重导轨支架上栓上钢丝绳扣,在钢丝绳扣中央悬挂一倒链。 钢丝绳扣应栓在导轨支架上,不可直接栓在导轨上,以免导轨受力后移位或变形。 在对重缓冲器两侧各支一根 100 100mm 木方。 木方高度 C= A+ B+越程距离,其中 A 为缓冲器底座高度; B 为缓冲器高度。 越 程距离可参照表 4-。 吊装前的 准备工作 对重框架 吊装就位 对重导靴安装、调整 对重块安装及固定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BJ132020 第 21 页 表 4— 越 程 距 离 电梯额定速度( m/s) 缓冲器型式 越程距离( mm) ~ 弹簧 200~ 350 ~ 油压 150~ 400 若导靴为弹簧式或固定式的,要将同一侧的两导靴拆下,若导靴为滚轮式的,要将四个导靴都拆下。 对重框架吊装就位。 将对重框架运到操作平台上,用钢丝绳扣将对重绳头板和倒链钩连在一起。 操作倒链将对重框架吊起到预定高度,对于一侧装有弹簧式或固定 导靴的对重框架,移动对重框架使其导靴与该侧导轨吻合并保持接触,然后轻轻放松倒链,使对重架平稳牢固地安放在事先支好的木方上,应使未装导靴的框架两侧面与导轨端面距离相等。 对重导靴的安装、调整。 固定式导靴安装时要保证内衬与导轨端面间隙上下一致,若达不到要求要用垫片进行调整。 在安装弹簧式导靴前应将导靴调整螺母紧到最大限度,使导靴和导靴架之间没有间隙,这样便于安装。 若导靴滑块内衬上、下与轨道端面间隙不一致,则在导靴座和对重框架间用垫片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同固定式导靴。 滚动式导靴安装要平整,两侧滚轮对导轨的初压力应相等,压缩尺寸应按制造厂规定。 如无规定则根据使用情况调整压力适中,正面滚轮应与道面压紧,轮中心对准导轨中心。 对重块的安装及固定 .1 装入相应数量的对重块数应根据下列公式求出: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BJ132020 第 22 页 轿厢自重+额定荷重( ~ )-对重架重 装入的对 = 重块数 每块坨的重量 按规范要求对重块应可靠固定,如采取顶丝式、顶管式等对重压紧装置,以防止对重块在电梯运行时发出撞 击声。 如果有滑轮固定在对重装置上时,应设置有效装置以避免伤害人体、悬挂绳松弛时脱离绳槽、绳与绳槽之间落入杂物。 这些装置的结构应不妨碍对滑轮的检查维护。 采用链条的情况下,亦要有类似的装置,有些电梯在滑轮上未设防护罩,或防护罩与钢绳的间距过大,不能有效防止杂物落到绳轮的绳槽处,防跳挡绳装置的强度不够,易发生跳绳事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固完善。 对重如设有安全钳,应在对重装置进入井道前,将有关安全钳的部件装妥。 对重在底坑的安全栅栏的底部距底坑地面应为 500mm,安全栅栏的顶部距底坑地面 应为 1700mm。 当同一井道有多台电梯时,在底坑每台电梯之间应设护栅隔离,其高度从轿厢或对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至底坑地面以上。 如两梯运动部件水平间距小于 时,则护栅应贯穿整个井道。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 导靴安装调整后,所有螺栓一定要紧牢防松。 若发现个别的螺孔位置不符合安装要求,要及时解决,绝不允许漏装。 吊装对重过程中,不要碰基准线,以免影响安装精度。 对重下撞板处应加装补偿墩 2~ 3 个,当电梯的曳引绳伸长时,以便调整其缓冲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6.成 品保护: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BJ132020 第 23 页 对重导靴安装后,应用旧布等物进行保护,以免尘渣进入靴衬中。 施工中要注意避免物体坠落,以防砸坏导靴。 7.质量验收标准: 主控项目 上、下导靴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不允许有歪斜、偏扭现象。 一般项目 当对重(平衡重)架有反绳轮,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和挡绳装置。 对重(平衡重)块应可靠固定。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8.安全措施: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组长为兼职安全员,负责全组人员的安全,工人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做到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做到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 对重在搬运及安装过程中听从统一指挥,避免砸人伤人事故。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BJ132020 第 24 页 第五章 轿厢安装 1.材料要求: 轿厢零部件应完好无损,数量齐全。 各传动、转动部件应灵活、可靠,安全钳装置应有型式试验报告,渐进式安全钳还必须有调试证书。 2.主要机具: 倒链( 3t 以上)、撬棍、钢丝绳扣、钢丝钳、各种扳手、榔头、手电钻、水平尺、线坠、钢板尺、盒尺、圆挫、钢锯、螺丝刀、木锤、塞尺等。 3.作业条件: 机房装 好门窗,门上加锁。 严禁非作业人员出入,机房地面无杂物。 顶层脚手架拆掉后,有足够作业空间。 施工照明应满足作业要求,必要时使用手把灯。 导轨安装、找正完毕。 4.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 安装底梁 → 安装立柱 → 安装上梁 → 装轿厢底盘 → 安装导靴 → 安装轿壁 → 安装轿门 → 装轿顶装置 → 装限位开关碰铁 → 安装调整超载、满载开关 准备工作 在顶层厅门口对面的混凝土井道壁相应位置上安装两个角钢托架(用 100 100 角钢),每 个托架用三个φ 16 膨胀螺栓固定。 在厅门口牛腿处横放一根木方,在角钢托架和横木上架设两根 200 200 木方,两横梁的水平度偏差不大于 2/1000,然后把木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BJ132020 第 25 页 方端部固定。 在机房承重钢梁上相应位置(若承重钢梁在楼板下,则轿厢绳孔旁)横向固定一根直径不小于φ 50 圆钢或规格φ 75 4 的钢管,由轿厢中心绳孔处放下钢丝绳扣(不小于φ 13),并挂一个3t 倒链,以备安装轿厢使用。 安装底梁 将底梁放在架设好的木方或工字钢上。 调整安全钳口与导轨面间隙,(如电梯厂图纸有具体规定尺寸,要 按图纸要求),同时调整底梁的水平度,使其横、纵向不水平度均≤ 1/1000。 安装安全钳楔块,楔齿距导轨侧工作面的距离调整到 3~ 4mm(安装说明书有规定者按规定执行),且四个楔块距导轨侧工作面间隙应一致,然后用厚垫片塞于导轨侧面与楔块之间,使其固定,同时把安全钳口和导轨端面用木楔塞紧。 安装立柱 ,将立柱与底梁连接,连接后应使立柱垂直,其不铅垂度在整个高度上≤ ,不得有扭曲,若达不到要求则用垫片进行调整。 安装上梁 用倒链将上梁吊起与立柱相连接,装上所有的连接螺栓。 调整上梁的横、纵向水平度,使不水平度≤ 1/2020,同时再次校正立柱不垂直度不大于。 装配后的轿厢架不应有扭曲应力存在,然后分别紧固连接螺栓。 上梁带有绳轮时,要调整绳轮与上梁间隙,绳轮自身垂直偏差≤。 轿顶轮的防跳挡绳装置及防护罩,其要求同第四章 条。 装轿厢底盘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BJ132020 第 26 页 用倒链将轿厢底盘吊起,然后放于相应位置。 将轿厢底盘与立柱、底梁用螺栓连接但不要把螺栓拧紧。 装上斜拉杆,并进行调整,使轿底盘不水平度≤ 2/1000,然后将斜拉杆用双 母拧紧,把各连接螺栓紧固。 若轿底为活动结构时,先按上述要求将轿厢底盘托架安装调好,并将减震器及称重装置安装在轿厢底盘托架上。 用倒链将轿厢底盘吊起,缓缓就位。 使减震器上的螺栓逐个插入轿底盘相应的螺栓孔中,然后调整轿底盘的水平度,使其不水平度≤ 2/1000。 若达不到要求则在减震器的部位加垫片进行调整。 调整轿底定位螺栓,使其在电梯满载时与轿底保持 1~ 2mm的间隙。 当电梯安装将全部完成时,通过调整称重装置,使其能在规定范围内正常动作。 调整完毕,将各连接螺栓拧紧。 安装调整安全钳拉杆,拉起安全钳拉杆,使安全钳楔块轻轻接触导轨时,限位螺栓应略有间隙,以保证电梯正常运行时,安全钳楔块与导轨不致相互摩擦或误运作。 同时,应进行模拟动作试验,保证左右安全钳拉杆动作同步,其动作应灵活无阻。 达到要求后,拉杆顶部用双母紧固。 安装导靴。 要求上、下导靴中心与安全钳中心三点在同一垂线上。 不能有歪斜、偏扭现象。 固定式导靴要调整其间隙一致,内衬与导轨两工作侧面间隙各为 ~ 1mm,与导轨端面间隙两侧之和为 ~ 1mm。 弹簧式导靴应随电梯的 额定载重量不同而调整,使内部弹簧受力相同,保持轿厢平衡。 滚轮导靴安装平正,两侧滚轮对导轨的初压力应相同,压缩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BJ132020 第 27 页 尺寸按制造厂规定调整。 若厂家无明确规定,则根据使用情况调整。 各滚轮的限位螺栓,使侧面方向两滚轮的水平移动量为 1mm,顶面滚轮水平移动量为 2mm。 允许导轨顶面与滚轮外圆间保持间隙值不大于 1mm,并使各滚轮轮缘与导轨工作面保持相互平行无歪斜和均匀接触。 安装轿壁。 轿厢壁板表面在出厂时贴有保护膜,在装配前应清除其折弯部分的保护膜。 拼装轿壁可根据井道内轿厢四周 的净空尺寸情况,预先在层门口将单块轿壁组装成几大块,首先安装轿壁与井道间隙最小的一侧,并用螺栓与轿厢底盘初步固定,再依次安装其他各侧轿壁。 待轿壁全部装完后,紧固轿壁板间及轿底间的固定螺栓,同时将各轿壁板间的嵌条和轿顶接触的上平面整平。 轿壁底座和轿厢底盘的连接及轿壁与底座之间的连接要紧密。 各连接螺丝要加弹簧垫圈(以防因电梯的震动而使连接螺丝松动)。电梯施工工艺标准
相关推荐
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 2020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30- 2020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 2020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缠柬蛹凑绊捕改纫螟淹褒厌庞乃鲜盖袒撅戈展积展翘算激议拟厂耻豪陷沃容镍半笺爸发弊 敞异佃巧裕讣椭呢密该声昼擞摊矽忙毖懦命摹妆屯湾辨非 (四 )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井道、轿顶、底坑)清洁,没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
,应当立即到达事故现场抢修。 对于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当按照《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的规定,立即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由原设计 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保修方案,乙方实施保修。 质量保修完成后,由甲方 /业主组织验收。 4 、保修费用 保修费用由造成质量缺陷的责任方承担。 5 、其他 双方约定的其他工程保修事项: 特别强调在 2020 年 12 月
1 限速器张紧装置与其限位开关相对位置安装应正确。 2 安全钳与导轨的间隙应符合产品设计 要求。 3 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应符合布置图的要求,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与缓冲器中心偏差≯ 20mm。 4 液压缓冲器柱塞铅垂度≯ %,充液量应正确。 施工操作依据 质量检查记录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 : 技术负责人 : 年
台电梯,每月每梯 元计算收取(此费只包括保洁费和广告位租金)。 乙方必须保证在每月 日前向甲方交纳当月的管理费,逾期一周未交纳,甲方视同乙方放弃广告位的使用权,甲方有权另行安排,乙方交纳保证金不予退还。 广告位的招商工作由乙方负责,乙方必须保证广告的表 现形式、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因此引起的法律责任由乙方承担,与甲方无关,甲方有权视情节的轻重即时解除本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