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箱配线工艺守则内容摘要:

个安装单位的端子过多,或一个屏(柜)上仅有一个安装单位时,可将端子排按 上述 h)条款, 成组地布置在屏的两侧。 j ) 应在端子排的最后设 2~5 个空端子作为备用;当条件许可时,各组或单元端子排之间也宜设有 1~2 个备用端子。 k) 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他需断开的回路,应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 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 l) 每排接线端子(端子排)的两端应用固定件固定。 m) 在端子排的始端和未端,应装有联接端子和终端端子或端板。 端子排的最后一只如果是开放的,则必须用端板封闭;不同外型尺寸的接线端子之间应用端子隔板隔开;同一端子排不同单元之间也应用端子隔板隔开。 n) 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采用空端子隔开或采用加强绝缘的隔离端子隔开;不同电压等级的回路端子宜以一个空端子或隔离端子隔开。 o) 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或隔离端子隔开。 a)端子的连接应符合其接线能力,不同导线的接线拉力和压线螺钉拧紧力矩应符合 下表 要求。 额定截面积 ㎜ 2 额定接线能力㎜ 2 额定绝缘电压 V 接线拉力N 压线螺钉 公称直径 拧紧力矩 Ⅰ Ⅱ ~ 500 30 ~ 30~35 M3 ~ ~ ~ 30~40 M4 ~ 35~50 M5 4 ~4 40~60 M6 ~ ~ 6 ~6 50~80 M8 ~4 第Ⅰ列:适用于拧紧时不突出孔外的无头螺钉和不能用刀口宽度大于螺钉根部直径的螺丝刀 紧固 的其它螺钉; 第Ⅱ列:适用于用螺丝刀 紧固 的螺钉和螺母。 b)接线端子的紧固用螺钉和螺母除固定接线端子本身就位或防止其松动外,不应作为固定其它任何零部件之用; c) 端子上配置有弹簧垫圈的,要原封不动地使用。 d) 在拧紧螺钉的过程中,应用手扶持导线,以避免接线座脚承受扭矩及安装轨道变形。 e) 每个接线端子每侧接线宜为 1根导线,不得超过 2根。 当 2根导线与同一个端子连接时,优先采用 联络端子。 f) 两根导线接于同一个端子时,端子的接线能力应满足其电路额定值。 即端子的额定电流应大于两根导线总的工作电流。 g) 对于插接式电器端 子,不同截面或大小的两根导线(指直接接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 见图 h) 端子接线时,螺钉旋入长度应在 1 个螺钉直径以上,使连接导线有效地拧紧。 i) 通常多股铜芯导线应采用端头压接后与端子连接,多股导线线芯直接与端子连接只有在端子的设计允许时方可连接。 j) 导线插入端子的接线长度要求: —— 应尽可能使线芯抵触到端子底部,连接牢固可靠; —— 应至少长出拧紧螺钉的位置;二个拧紧螺钉时其线芯长度应保证二个螺钉均接触固定。 —— 防止线芯未全抵触到拧紧螺钉或假拧紧现象。 k) 连接端子的导线线芯不能露出端子外,以保证相邻两导线间可靠的电气间隙。 见图 l) 线芯插入端子时,导线插入的方向应与端子孔接入的方向一致;导线的弯曲应距离端子接线螺钉压片或端子接线管端部 10mm以上。 见图 a)回路电压超过 220V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 并涂以红色标志。 b) 应对弱电端子采用不同于强电端子的颜色予以标识或进行区分。 c) 端子排必须有 和图纸相符 序号标记,端子排的序号应清晰永久。 d) 保护接地端子的标志应能清楚而永久地识别。 应尽量采用颜色标志(黄绿双色)的专用保护接地端子。 和穿线管 和穿线管 的选择 a)塑料行线槽或穿线管应按产品要求选择,通常情况下在低压开关设备中选择行线槽配线, 高压开关设备则选择穿线管配线。 在同一个产品中,应采用一种行线方式。 b) 按图纸的要求选择适合于其装配导线数量的行线槽或穿线管规格。 和穿线管材 质要求 a)行线槽和穿线管均必须是自熄性阻燃材料或经过阻燃处理,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 1米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b)行线槽和穿线管色泽要均匀,外表面应平整、光滑、洁净,不得有飞边、暗泡、凹陷、裂纹、扭曲变形及机械损伤等缺陷。 a) 行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偏差不应超过其长度的 5‰,且全长最大不得超过 10mm。 b) 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 底板终端固定点为 50mm处,不同宽度的行线槽其底板固定点最大间距见下表: 塑料行线槽宽度 mm 固定点最大间距 mm 20~40 300 50~60 200 80~140 200 c) 行线槽固定螺钉不小于 M5,在槽内一侧要有平垫圈;螺钉头位于槽板内,平垫圈和螺钉头均应进行绝缘包扎。 d)行线槽的连接应无间断,断口平直、无锯齿、无毛刺,衔接紧密。 e) 行线槽敷设时,底板接口与盖板接口应错开,距离不小于 20mm,盖板应尽量采用完整条板。 见图 f) 行线槽不允许有敞开的断口,应采用终端附件。 在 90转角处,底板和盖板均应制成 45 斜口相互衔接;分支处应形成丁字形衔接,盖板应平整、无翘角,接口平直、无锯齿、无毛刺,衔接 紧密。 见图 g) 行线槽配线后的承载应符合: — — 槽盖板与槽底板扣合应严密,不会因操作等振动或槽底板承受导线的重量弯曲变形而脱扣。 — — 行线槽底板横向垂直安装时,槽体侧壁的变形不得超过行线槽高度的 5%。 见图 标记套管 , 符合 标记套管的位置与排列 a) 导线在电器端子单个独立接线时,标记套管应紧靠接线端子一侧; b) 导线在端子排或电器元件上成排列接线时: —— 端子排或电器元件大小一致,标记套管应紧靠接线端子侧; 见图 —— 端子排或电器元件大小不一致,排列参差不齐时,标记套管应相互对齐成行排列。 见图 c) 裸端头的管部应套入标记套管内,避免带电裸露 导体 部份外露。 d) 标记套管的文字符号应朝外或便于观察的一向。 每台 设备的标记套管长度应基本一致,并应尽可能地短;排列布置的接线端子其标记套管长度应一致。 符号牌 符号牌的文字采用电脑打印,不允许书写。 字迹清晰、正确,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