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避免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可以调节电阻 RB、 RC或电源 UCC,使静态工作点沿负载线移动或改变负载线的斜率,而使静态工作点移到合适的位置。 化指标是什么。 答:( 1)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od 为无穷大;( 2)差模输入电阻 Rid 无穷大;( 3)差模输出电阻 Rod为零。 负反馈对 放大电路的性能改善有何益处。 答: 能起到稳定静态工作点,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失真,拓展通频带等。 ,对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分别有什么影响。 答: 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会使输入电阻增 大,输出电阻减小;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会使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增大。 答:它是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 “代入规则”的定义。 提示答案: 在任一逻辑等式中,若将等式两边所出现的同一变量代之以另一函数式,则等式仍然成立。 ,并说明该电路的主要用途。 提示答案: 多谐振荡器无外部输入信号,电路内部无稳定的工作状态。 振荡周期仅与定时元件有关。 T= (R1+2R2)C. 其用途主要用于脉冲波形的 产生。 “零点漂移”,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抑制“零点漂移”。 提示答案: “零点漂移”是指放大电路在没有加输入信号 (Ui= 0)时,在输出端存在缓慢变化的电压信号的现象。 电工电子技术 20201218 4 常用的抑制方法有:采用差动式放大电路的结构形式;引入直流负反馈,稳定静态工作点;采用热敏元件进行温度补偿。 其逻辑上和结构上有何特点。 提示答案:组合电路的输出仅与电路该时刻输入变量的取值有关,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无关;电路结构上不包含具有记忆功能的触发器。  DBCABAY1 ( ) ABCCABABCBAABY )(1  CBBDDBCA B CY 2。 CADBBDY 2 的主要功能。 提示答案:① 电源变压器:将电网的交流电压变成所需数值的交流电压; ②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变成单向的脉动直流电压;③滤波电路:滤掉单方向脉动直流电压中的谐波分量;④稳压电路:当电网电压和负载电流发生变化时,使输出电压稳定。 单位是什么。 提示答案: 磁路中的主要物理量有: ( 1)磁感应强度 B,单位:特斯拉 T( N/Am) ( 2)磁通量,单位:韦伯( W b)( 3)磁导率,单位: H/m ( 4)磁场强度 H,单位:安培 /米 综合题分析计算题 电路分析基础直流电路部分 图示电路可用来测量电源的数值及其内阻,图中标出的 U 和 R0组成某实际电压源。 已知 R1=, R2=,当开关 K1闭合,K2打开时,电流表读数为 2A;打开 K1,闭合K2后,读数为 1A,试求 U和 R0。 解: K1 闭合, K2打开,有 I1( R0+R1) =U K1打开, K2闭合,有 I2( R0+R2) =U 联立上两式,得出 U=, R0=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 U1= U2= U3=2V, R1= R2= R3=3Ω,求 UAB、 UBC、 UCA 各为多少。 解:设流过 ACB 回路的电流为 I,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有 ( R1+R2+R3) I=U3U2+U1 求出 I=( 2/9) A 所以 UAB=U1IR1=4V/3 UBC=U2IR2=232V UCA=UABUBC=4V/3 用戴维南定理求图 13电路中 R5 所在支路的电流。 已知 R1=R2=R4=R5=5Ω, R3=10Ω, U=。 解:断开 R5,求开路电压 UO 和入端电阻 R0 UBD=UR3/R1+R3约 = UCD=UR4/R2+R4= UBC= UBD+UDC=UBDUCD= 将 U短路 R0=( R1//R3) +( R2//R4)≈ 求出电流 I5为 I5= U/ ( R0+ R5) = UBC/( R0+ R5) ≈ 电路分析基础交流电路部分 已知某正弦电压在 t=0 时,其值 u0=110 2 V,初相为 600,求其有效值。 解:正弦电压瞬时表达式为 U=Umcos(ω t+600) 当 t=0 时, U0= Umcos600 故有 Um=U0/COS600=220V 根号 2 U=Um/根号2=220V 有一电感线圈,当接在电压为 40V 的直流电源上时,测得线圈电流为 4A。 当接于电压为 220V、频率为 50HZ 的正弦交流电源时 ,测得电流为 10A,求线圈电阻与电感。 解:直流电源作用时 XL=ω L=0, R=40/4=10Ω 交流电源作用时 Z=U/I=220/10=22Ω XL= 22 RZ  = 22 1022  = L=XL/2π f= 图 4 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表的读数为15V,电流表的读数为 1A, R=5Ω,电源的角频率ω =200rad/s,求电感 L,和电路消耗的功率。 解:设电流为参考相量,即 I =I 00 A,电阻 R上的电压相量为 RU =RI = 5 00 V,由于电感上的电压 LU 超前电流 I 相位 900,则有 UL= 22 RUU  = 于是 XL=UL/I=, L=XL/ω =70Mh P=I2R=5W 已知 RLC 串联电路的 R=10Ω, L=2mH,C=180pF,电源电压为 5V,求谐振频率 f0、谐振电流 I0、品质因数 Q0。 B 电工电子技术 20201218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