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自动报时数字钟内容摘要:

电路框图和外引脚排列图分别如图 和图 所示。 它内部包括两个电压比较器,三个等值串联电阻,一个 RS 触发器,一个放电管 T 及功率输出级。 它提供两个基准电压 VCC /3 和 2VCC /3 555 定时器的功能主要由两个比较器决定。 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控制 RS 触发器和放电管的状态。 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 5 脚悬空时,则电压比较器 A1 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2VCC /3, A2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VCC /3。 若触发输入端 TR 的电压小于 VCC /3,则比较器 A2 的输出为 1,可使 RS 触发器置 1,使输出端 OUT=1。 如果阈值输入端 TH 的电压大于 2VCC/3,同时 TR 端的电压大于 VCC /3,则 A1 的输出为 1, A2 的输出为 0, 可将 RS 触发器置 0,使输出为 0 电平。 四 、 设计课题中部分单元电路的原理说明 1. 校对电路 ( 1) 校对原理 在刚接通电源或者时钟走时出现误差时,则需要进行时间的校准。 通常可以在整点时刻和利用电台或电视台的信号进行校准,也可以在其他时刻利用别的时间标准进行校对。 校对时间总是在我们选定的标准时间到来之前进行的,一般来说,分四个步骤:首先把小时计数器置到所需的数字;然后再将分计数器置到所需数字;在此同时或之后,应将秒计数器清零,时钟暂停计数,处于等待启动阶段;当选定的标准时刻到达的瞬间,按起动按钮,电路则从 所预置时间开始计数。 由此可知,校时电路应具有预置小时,预置分、等待启动、计时四个阶段,因此,在设计校对电路时,应能方便、可靠地实现这四个阶段所要求的功能。 必须注意,增加校对电路不能影响时钟的正常计时。 ( 2) 两种校时方案 ① 利用与或门,原理见图一。 当 Q=1,Q=0,输入的预置信号可以传到时计数器的 CP 端,进行校时工作;而分进位信号被封锁。 2. 自动报时原理 经过分析我们知道,要实现整点自动报时,应当在产生分进位信号(整点到)时,响第一声,但究竟响几下,则要由时计数的状态来确定。 由于时计数器为12 进制,报时要求 12 小时循环一次,所以需要一个 12 进制计数器来计响声的次数,由分进位信号来控制报时的 开始,每响一次让响声计数器计一个数,将小时计数器与响声计数器的状态进行比较,当它们的状态相同时,比较电路则发出停止报时的信号。 图五所示为以上自动报时原理的方框图。 当时钟计数器计到 2 点正时,应发出两声报时。 从波形可以看出,当分进位信号产生负脉冲时,触发器被置为 1 状态, Q=1,在 Vk 的控制下,响一秒、停一秒。 由于此时的小时计数器的状态为 “2“,当响了第二声之后,响声计数器也计到 “2”的状态,经电路比较后,输出一负脉冲信号加至 RS 触发器的控制端,使RS 触发器变为 0 状态,即 Q=0,停止报时。 几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