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梁施工技术交底内容摘要:

压浆 封端 预应力筋安装及初张拉 内模及内模运输管道安装 顶板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及预埋件安装 梁体混凝土浇筑、养护 端模及内模拆除 施工准备 墩旁托架和 桥下支架安装 移动模架拼装就位 移动模架调试、预压、数据采集及分析 桥梁支座安装、底模和外模调整 底板及腹板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及预埋件安装 终张拉 移动模架首次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预压,以检验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消除其非弹性变形、观测结构弹性变形及各部状况。 首次预压荷载应 为最大施工荷载的 ,再次安装预压荷载为最大施工荷载的。 预压采用分级加载,可按最大施工荷载的 60%、 100%、 120%(非首次为 110%)分为三级,每级加载持荷时间分别不小于 2h、 2h、 8h。 墩旁托架及落地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承面应清理、找平,墩台两侧托架顶面的横向高差不应大于 10mm,桥跨两端托架的纵向偏差应不大于 5mm。 移动模架拼装完成,主梁应顺直无旁弯,外侧模顺桥向位置偏差应不大于 10mm,底模中线及高程偏差应小于 5mm。 内模小车运输轨道应安装稳固、平顺,纵向 中线偏差应不大于 10mm,两轨面高差应不大于 5mm。 梁体混凝土宜在温差变化较小时段浇筑,并应在最先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一次浇筑完成。 每次浇筑前应对所有生产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浇筑过程中应对移动模架各部状况及挠度变化进行观测,必要时对移动模架受力进行监测。 梁体混凝土脱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60%,拆除端模、松开内模后进行预张拉,梁体混凝土达设计值 80%后进行初张拉,初张拉后方可移出内模和拆除外模。 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蕊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 15 ℃ ,并保证梁体棱角完整 风力 大于 6 级时,不得进行移动模架施工作业,所有支腿均应处于锚固和锁定状态 ,外模板闭合。 移动模架桥位制梁,两端桥台支承垫石以上部分宜安排在首、尾孔桥梁制完且移动模架移开后再行施工,以避免高位制、落梁。 三、悬臂浇筑连续梁 连续梁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 3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单位 接收人 第 5 页,共 9 页 技术交底书 主送单位 日 期 工程名称 根据图号 交底内容: 挂篮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挂篮设计总重与梁段混凝土纵梁之比值宜控制在 ~。 施工时,挂篮总重量的变化不超过涉及重量的 10%,且挂篮总重不得超过设计限重。 、限位系统等结构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2. 挂篮现场组拼完成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走行性能 试验和静载试验,预压荷载为最大施工荷载的。 ‘ 墩顶梁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