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内容摘要:
触电者伤势较重及时联系当地 120 急救中心或医疗部门救治,告知 16 所处的详细位置,并派人到 路口等候,接应急救车,赶赴现场急救。 当事故超出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向上级单位请求支援。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如果一旦触电,附近又无人救援,此时务须镇静自救。 在触电后的最初几秒内,人的意识并未完全丧失,触电者可用另一只手抓住电线绝缘处,把电线拉出,摆脱触电状态。 如果触电时电线或电器为固定状态,可用脚猛蹬墙壁或其它物体,同时身体往后倒,借助身体重量甩开电源。 低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立即拉掉开关、拔出电源插头,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或墙壁开关等只控制一根线的开关,有可能只切断中性线而没有断开电源的相线。 b)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头),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源线,断开电源。 c)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皮带、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d)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 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员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 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e)若触电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对可立即切断电源的,则应迅速断开电源,救护者迅速蹬杆或蹬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用带有绝缘胶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干燥不导电物体等工具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高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立即通知有关供电单位或用户停电。 b)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电源开关或熔断器。 c)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注意抛掷金属 线之前,应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可靠接地,然后另一端系上重物抛掷, 17 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另外抛掷者跑出线后,要迅速离开接地的金属线 8 米以外或双腿并拢站立,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在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先观察、判断其是否神志清醒。 若是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继续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是神志不清者,应就地躺平,确保气道畅通。 触电者出现呼吸中断、心脏停止停止跳动等征象,不能马上送到医院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方 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实施救援后,及时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 触电事故发生后,必须不失时机的进行抢救,动作迅速方法正确,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治触电者的首要条件。 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物体作为救护工具,而应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 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止自己触电。 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当触电者在高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 既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摔伤,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防 坠落、摔伤措施。 如果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事故扩大。 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18 五、 机械设备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工作场所 海丰 保国老 220 千伏线 路 工程现场。 事件特征 机械设备有缺陷或操作不当,作业现场发生机械伤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应急工作组组长 组织现场人员救助。 立即向建设管理单位汇报事故情况。 现场负责人(项目经理) 组织事故营救。 立即向应急 工作组组长及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 现场作业人员 参与救助伤员。 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 现场应急处置 现场应具备条件 通信工具(手机、项目部固定电话、对讲机)及上级、急救部门联系电话。 (见附件 1) 急救箱及药品。 (见附件 2) 应急物资。 (见附件 2) 应急救援路线图(见附件 3)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施工现场及加工区发生机械设备事故报告后,应观察伤员伤势并立即进行救护。 救 助的同时即时向建设管理单位报告,汇报事故发生的原因、地点、伤亡情况、机械设备损坏情况。 根据伤势不同采取相应的救助方法进行救助(伤员休克、 骨折、 出 19 血等不同情况, 现场采取止血、 固定、人工呼吸等相应急救措施)。 现场人员应采用呼喊、电话通知、敲击物品等方法争取其它人员的帮助,尽快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施救,同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求助。 用电机械设备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切断电源;燃油机械事故应及时处理燃油,消除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其他事故的发生,停止一切机械设备作业。 被抢救出来的伤员,根据伤员的伤势情况,按照《人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中的相应应急处置措施实施救援后,及时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抢救。 运送伤员时尽可能使用担架方式,避免伤员受到二次伤害。 对于昏迷者,应采取按压人中、虎口或呼叫等措施使其保持清醒状态。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 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20 六、 交通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工作场所 海丰 保国老 220 千伏线 路 工程 在现场工作期间车辆行驶的乡间道路、公 路、高速路段。 事件特征 施工区域内 路段本项目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应急工作组组长 接到交通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赴现场救助; 立即向建设管理单位汇报事故情况; (指车上未受伤或伤势轻微人员) 救助事故中受伤人员; 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并报警; 现场应急处置 现场应具备的条件 通信工具,上级及公安消防部门电话号码。 (见附件 1) 照明工具、灭火器、千斤顶、安全警示 标志等工器具。 急救箱及药品。 (见附件 2) 应急救援路线图。 (见附件 3)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未受伤人员首先判断(观察)事故情况,并及时报警,报警时说明详细的事故地点。 根据观察,尽快抢救现场救助能力能抢救的伤员。 抢救出伤员根据伤情,采取相应救助措施施救。 协助专业救援人员,将伤员护送上救护车。 应急救助措施 头部外伤 头部外伤较重时,让伤者侧卧,头后仰、保证呼吸通畅。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心跳停止进行 心肺复苏或心脏挤压,并采用“现场人身伤 21 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中 休克的急救方法。 胸部肋部外伤急救措施 胸部外伤导致人员呼吸困难,应及时清除呼吸道血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 呼吸特别困难、出现休克,及时采用“现场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中 休克的急救方法。 肋骨及其他部位骨折应采取包扎固定,具体采用“现场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中 骨折的急救方法。 伤员出血急救措施 人身外伤出血一般采用加压包扎 止血法。 具体急救方法见“《现场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中》 止血急救”的方法。 耳、鼻出血时,说明病情严重,一定让伤者平躺、受伤的一侧向下,不可堵塞耳鼻(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喉部出血时,要让伤者保持头侧位,防止伤者窒息。 伤员伤情现场救助能力达不到时,不要盲目行动,保持镇静,等待救援队伍施救。 注意事项 在伤员救治和转移过程中,采取固定等措施,防止伤情加重。 发生交通事故时要保持冷静,记录肇事车辆、肇事司机等信息,保护好事故现场,并用手 机、相机等设备对现场拍照,依法合规配合做好事件处理。 在无过往车辆或救护车的情况下,可以动用肇事车辆运送伤员到医院救治,但要做好标记,并留人看 护现场。 抢救时用撬杠大锤将车门打开将人抬出车外,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 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可用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也可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 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随便用药。 22 七、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工作场所 海丰 保国老 220 千伏线 路 工程现场。 事件特征 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时,从高处坠落至地面、高处平台或悬挂空中,造成人身伤害。 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3 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应急工作组组长 组织现场人员救助。 立即向建设管理单位汇报事 故情况。 现场负责人(项目经理) 组织事故营救。 立即向应急工作组组长及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 现场作业人员 救助伤员,做好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 现场应急处置 现场应具备条件 通信工具及上级、急救部门电话号码。 (见附件 1) 急救箱及药品。 (见附件 2) 应急物资。 (见附件 2) 应急救援路线图(见附件 3)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作业人员坠落至高处或悬挂在高空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使用绳索或其他工具坠落者解救至地面进行检查、救治;如果暂时无法将坠落者解救至地面,应采取措施防止脱出坠落。 对于坠落至地面的伤员,现场人员根据伤者情况,采取止血、固定、 23 心脏 复苏等不同的救助方法进行救助。 救助的同时即时向建设管理单位报告事故情况。 伤势较重超出救援能力情况下及时联系当地 120 急救中心或医疗部门救治。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人员应迅速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此过程中现场人员必须冷静观察现场环境,防止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高处坠落发生后,在场人员根据伤员的伤势情况,按照《人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中的相应应急处置措施实施救援后,及时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 防护器具必须佩戴合 格产品,并保证佩戴的正确性,防护器具不可轻易摘取,应急事件后应对个人的防护器具进行检查通过专业认证确保无误后方可继续使用。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抢险救援器材,器材必须是合格物品,使用人员必须对器材有相应的了解。 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受伤及脊柱损伤者,应卧位运送;胸部受伤者一般取半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 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高空坠落事件处理工作结束后,组织人员及时排除“高空坠落隐患” 对于杆塔、孔 洞等造成的高处坠落,在人员得到安全救治后,应对现场相关区域进行举一反三的检查,防止再次发生。 对于脚手架、跨越架等材料造成的高处坠落,应对同一批次的材料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统一处理,不准再次使用。 24 八、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工作场所 海丰 保国老 220 千伏线 路 工程现场。 事件特征 作业人员在使用施工材料、工器具、机械设备、设施及高处落物发生物体打击后,造成人身伤害。 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3 现场人员应急职责 应急工作组组长 组织现场人员救助。 立即向 建设管理单位汇报事故情况。 现场负责人(项目经理) 组织事故营救。 立即向应急工作组组长及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 现场作业人员 救助伤员。 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 现场应急处置 现场应具备条件 通信工具及上级、急救部门电话号码。 (见附件 1) 急救箱及药品。 (见附件 2) 应急物资。 (见附件 2) 应急救援路线图(见附件 3)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根据伤者情况,采取止血、固定、心脏复苏等不同的救助方法进行救助。 伤势较重超出救援能力情况下及时联系当地 120 急救中心或医疗部门救治。 25 救助的同时,现场人员将事故情况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及建设管理单位。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人员应迅速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此过程中现场人员必须冷静观察现场环境,防止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根据伤员的伤势情况,按照《人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中的相应应急处置措施实施救援后,及时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 防护器具必须佩戴合格产品,并保证佩戴的正确性,防护器具不可轻易摘取,应急事件后应对个人的防护器具进行检查通过专业认证确保无误方可继续使用。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抢险救援器材,器材必须是合格物品,使用人员必须对器材有相应的了解。 对于由于坠落造成的物体打击伤害,在人员得到可靠救治后,应将现场设置隔离警示标识,以防止其他人员误入后造成伤害。 在自救和互救时,必须保持统一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 失措,严禁个人擅自行动。 26 九、 治安保卫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工作场所 海丰 保国老 220。现场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相关推荐
速公路第 19 合同段 中国路桥集团西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15 产 进口 另有计算简化成单杆系可采用: Ix= 108m4, y= ,截面积 A= 104m。 拼装钢桥梁几何特性表: 几何特性 结构构造 W( cm3) I( cm4) 单排单层 不加强 加强 双排单层 不加强 加强 三排单层 不加强 加强 双排双层 不加强 加强 三排双层 不加强 加强 桁架容许内力表: 桥型 不加强桥梁
0) 、 楼板新型模板 及支撑 体系 示意图 2) 钢管脚手架搭设 首先根据梁板支撑体系设计方案 定出立杆的位置,然后竖 钢管 立杆,板底立杆间距为 10001200mm,梁底排架立杆排距为 900mm,排架立杆纵距为 10001200mm, 然后 安装 纵横扫地杆、水平联系杆、梁底大横杆及小横杆。 钢管均采用 Φ 48 钢管 ,水平联系杆的歩距为 1200— 1500mm。 3)
特别是省局领导对我局落实食品四制和自律“三条线”、积极开展创建活动、狠抓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局长在讲话中指出, **市在食品安全监管尤其是在建立健全食品经营者自律机制、提高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应用能力等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大家相互交流、借鉴。 **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 **市工商局在创建工作中,注重固定监管工作标准和经营者自律标准
11. 安装油底壳。 12. 按规定型号和量加注发动机油。 13. 起动发动机,检查泄漏。 AV2A10B027A 平衡轴齿轮 齿轮盖 AV2A10B035 lbft( 23Nm, ) 供油管螺栓 lbft( 23Nm, ) 梯形架螺栓 滤油器 EM16 发动机( DOHC 柴油共轨系统) 拆卸和组装程序 发动机 拆卸 1. 折下蓄电池负极和正极电缆。 2. 升起并适当支承汽车。 3.
明确理想信念 黑格尔说: “ 没有理想,一切行动都没有价值。 ”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 钙 ” ,精神上 “ 缺钙 ” ,看起来再美,也会得 “ 软骨病 ”。 所以理想信念坚定 ,依然是好干部的第一位标准。 现代社会多元思想相互激荡,物质诱惑席卷而来,用理想信念铸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所以最 新精 品 资料推荐 提 供全 程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