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材料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于焊接材料管理不善而发生质量事故。 检查情况应有记录。 工程项目部应设置 焊材二级库和 焊接材料烘干设备,烘干设备应有可靠的温度控制、 时间控制及显示装置。 控制仪表应每年检定一次。 焊接材料在烘干前应由工程项目部的施工技术人员 按焊接材料的烘干技术要求 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明确规格、型号、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保温温度、烘干数量等。 焊接材料管理员负责填写 .13 表 4《焊 材 烘 干 记录》。 焊接材料 的 烘干及保温 应严格执行 焊材生产厂家规定的 该 焊材烘干 的 有关技术 要求进行。 焊接材料在烘干时应排放合理,有利于均匀受热及排除湿气。 烘干焊条时应注意防止焊条因骤冷骤热而导致 焊条 药皮开裂或脱落。 不同类型的焊接材料原则上应分别烘干,但在以下条件时,允许同炉烘干: a)烘干范围相同; b)不同类型焊接材料之间有明显标志不易混杂,且在高温下不易失效。 焊前要求必须烘干的焊接材料(碱性低氢型焊条及陶质焊剂),如烘干后在常温搁置4h 以上时,在使用时应再次烘干。 但对烘干温度超过 350186。 C 的焊条,累计烘干次数一般不宜超过 3 次。 烘干后的焊接材料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保存,以备使用。 为了控制烘干后的焊条置于规定温度范围以外的时间,焊工在领用焊条时应使用 带电加热功能的焊条 保温筒。 焊 接 材 料 管 理 人 员 应 对 焊 接 材 料 的 烘 干 、 保 温 、 发 放 及 回 收 进 行 详 细记录, 并填写 .13 表 5《焊材发放记录》, 保证焊接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焊接材料的识别标志,以免发生错用,造成事故。 焊工施焊前,应由工程项目部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注明焊接材料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 回收管理 焊接工作结束后,剩余的焊接材料应收回。 回收的焊接材料应满足以下条件: a)标记清楚; b)无破损、无污染。 焊剂的重复使用应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a)同批号的新旧焊剂混合使用比例为: 3: 7; b)混合前已清除了旧焊剂中的熔渣、杂质及粉尘; c) 混合焊剂的颗粒度符合规定的要求。 库房管理人员负责对回收的焊接材料进行 外观检查和标识。 9 相关文件 • .05《采购管理程序》 • .03《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 • .03《物资采购管理规定》 • .10《工程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规定》 • .10《施工过程 QHSE 控制程序》 10 相关表格 • .13 表 1“焊接材料的采购(需要)计划表” . 13 表 2 “焊接材料进货验收记录”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