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道支架钢结构制作、安装方案内容摘要:
用焊缝量规抽查 T 形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的焊脚尺寸,焊脚尺寸不应小于 t/4,吊车梁上翼缘与腹板的连接焊缝的焊角尺寸为 t/2,且不应大于 10MM,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 0~ 4mm,其中同类焊 缝抽查 10%且不少于 3 条; 肉眼观察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一级、二级焊缝是否存在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和电弧擦伤等缺陷。 检查时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10%且不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 5%,且不少于 1 条;每条检查 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 处; 一级、二级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按照附表。 一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不得有咬边、未满焊、根部收缩等缺陷。 通过肉眼观察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焊缝的外观质量;检查时按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10%,且不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条数各抽查 5%,但不少于 1 条;每条检查 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 10 处 附表:焊缝的外观质量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缺陷类型 二级 三级 2 未焊满 (指不足设计要求) ≤ + 且≤ 1 ㎜,每 100 ㎜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 25㎜ ≤ + 且≤ 2 ㎜,每 100 ㎜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 25 ㎜ 3 根部收缩 ≤ + 且≤ 1 ㎜,长度不限 ≤ + 且≤ 2 ㎜,长度不限 4 咬边 ≤ 且≤ ㎜,连续长度≤100 ㎜,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 10%焊缝全长 ≤ 且≤ ,长度不限 5 弧坑裂纹 不允许 允许存在个别长度≤ 弧坑裂纹 6 电弧擦伤 不允许 允许个别电弧擦伤 7 接头不良 缺口深度≤ 且≤ ㎜,每1000 ㎜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 1 处 缺口深度≤ ≤ ,每 1000㎜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 1 处 8 表面气孔 不允许 每 50mm焊缝长度内允许直径≤ 且≤ 的气孔 2 个,孔距≥ 6 倍孔径 9 表面夹渣 不允许 深≤ ,长≤ 且≤ 5 注:表内 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焊缝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附表 附表 2 的规定。 使用焊缝量规 检查焊缝尺寸;检查时 按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10%,且不少于 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条数各抽查5%,但不少于 1 条;每条检查 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 10 处。 附表 1:对接焊缝及完全熔透组合焊缝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图例 允许偏差( mm) 1 对接焊缝余高 C 二级 B< 20 时 ,C 为 0~ 3 B≥ 20 时 ,C 为 0~ 4 2 对接焊缝错边 d d< 且≤ 附表 2:部分焊透组合焊缝和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图例 允许偏差( mm) 1 焊脚尺寸 hf hf≤ 6 时 C 为 0~。 hf> 6 时 C 为 0~ 2 角焊缝余高 C 焊缝在冷却到环境温度后进行外观检查。 对每批同类构件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件,被抽查构件中;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 5%,总抽查处不应少于 5 处。 通过肉眼观察确 认焊缝的感观是否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是否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是否基本清除干净。 螺栓孔孔距应符合下列规范: 序号 项目 质。烟道支架钢结构制作、安装方案
相关推荐
装平台,吊轨应布置合理便于检修。 中压、低压汽包均设置封闭的司水小室,并应留出检修通道,应配套门窗。 管道 及附件 ( 1)“管道 及附件 ”包括支吊架、弯管和弯头、三通、大小头、法兰螺栓和其它 11 附件等。 “支吊架”包括吊架、支架、导向装置、固定装置、限位装置、阻尼器和弹簧组合件等。 ( 2)所有的管道和支吊架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 3)管道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的选择
所有电动执行机构在满负荷的非平衡压力下 应能顺利开关阀门,对于闸阀开关速度不小于 300mm/min,对于球阀速度为 100mm/min。 全部电动阀门装配有手轮,以便在满负荷的非平衡压力下进行紧急手动操作。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11) 电动执行器应适于各自运行环境。 室外时,电机全密封, 380V, 3 相, 50Hz,防护等级为 IP65,环境温度为- 12~ 40℃ ;室内时
248。 133*8 20 65 3 2 +1 / / 下降管 216。 219*12 20 10 2 3 + 2 / / 下降管 216。 159*10 20 112 3 1 +2 2 / / 下降管 216。 133*8 20 53 3 2 +1 0 / / 结论: 合格 班组长: 质检员: 安装负责人: 建设单位 08 216。 219*12 管道焊缝质量检查记录 工程编号 分项工程
20~30 分钟,注意保护患者 ( 5) 使用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 ( 6) 协助患者取舒适位 6 10 12 10 6 4 5 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 4 6 处置 用物、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4 7 记录 洗手,记录使用部位、时间、效果及患者反应 6 8 评价 ( 1) 操作规范,遵循安全原则 ( 2)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体现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