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ure of mon quality fault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从设计、 材料、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有效防治 的 方法、措施和要求。 下沉式卫生间 Subsided Toilet 卫生间混凝土结构楼面板上表面低于室内房间楼面板上表面 300~ 400mm,可以使卫生间内水平排水支管安装在下沉空间内的结构称为下沉式卫生间。 防雷及等电位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quipotential bonding 6 4 基本规定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 工作 ,并不得随意压缩住宅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 ,随意减少住宅 工程建设的合理费用。 在组织实施中应采取相关管理措施,保证本标准的执行。 设计单位在住宅工程设计中,应采取控制质量通病的设计措施 ; 在工程开工前,应将 控制质量 通病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 方案及 施工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 方案及 施工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将住 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设计措施 纳 入审查内容 , 审查不合格的工程,应责成原设计单位整改。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列 入 日常巡查 内容。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所发生的费用应列入招投标文件和工程概预算。 住宅工程竣工验收时除执行现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外,还应提供防治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相关资料。 DB42/T3882020 7 5 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和义务 建设单位 组织 参建 各方成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 防治工作管理机构,加强对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 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技术管理。 在开工前下达《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督促 参建 各方制定相关的通病防治方案和实施细则。 按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保证合理工期、合理造价,不得擅自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不得擅自变更已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应将各专业分包纳入总承包管理。 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将通病防治 落实情况及效果 列 入 验收内容。 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参照《湖北省住宅工程质量分 户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编制分户验收方案,确定具体验收项目、验收部位、验收时间、验收数量和方法及验收参与人员等。 分户验收应逐户、逐间进行 , 在验收中向用户说明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并 向用户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住宅建设的质量责任及保修 范围和(期限) 制度。 协调组织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采取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总结评审工作。 设计单位 设计深度需满足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求, 提出通病防治的具体设计措施,并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优化细化设计 做法。 对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进行交底。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应明确施工要求、构造措施和验收标准。 参与工程质量通病问题的分析,并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质量通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施工单位 在开工前制定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 并由企业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查,并报监理审批。 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预拌混凝土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时,应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明文件和相关的技术 标准;必要时,应进行相关的检测与论证工作。 做好通病防治技术交底工作 ,具备条件的进行样板示范。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和记录。 按《质量管理条例》要求,做好住宅工程结构安全检验试验及其它各专业功能性检测。 对现场已出现的质量通病制定技术措施,予以消除。 做好通病防治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8 总 承 包单位应审核分包单位提出的通病防治方案,并负责检查其实施情况。 工程完工后,总 承 包单位应认 真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并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内容纳入《工程竣工报告》。 监理单位 审查并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通病防治方案。 编制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及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工作。 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加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工作。 做好通病防治部位的隐蔽验收工作,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定期召开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的通病防治工作例会。 对已出现 的 质量 通病,总监理工程师要召集参建各责任方, 组织进行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工作,督促相关单位制定有效措施。 工程完工后,应认真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并 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工作内容纳入《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DB42/T3882020 9 6 框架填充墙裂缝、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设计 住宅的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控制变形值, 并按 湖北省地方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 技术 规范 》 DB42/242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 除应符合该标准第 条的规定外,对于 采用天然 地基 和复合地基的住宅工程 中心点的 计 算沉降 量 不 宜 大于 150mm。 建筑物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必须按《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 》 GB50010 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的要求设置伸缩缝 或采取有效防治 墙 体 裂缝的措施。 墙体 窗洞口部位 窗台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板,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 板厚不小于 100mm, 内配纵向钢筋不小于 3φ 分布筋φ 6@250mm, 两端伸入墙体内不小于 250mm, 或 延伸至与构造柱、框架柱连接。 墙体门窗洞口顶标高与圈梁、框架梁底标高不同时,若两者相差不大于 300mm,过梁应与圈梁、框架梁一起现浇 (见图 611) ,否则设置的过梁两端伸入墙体内不小于 250mm,或延伸至与构造柱、框架柱连接,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过梁宽同墙厚。 图 611 在容易出现墙体裂缝的部位如顶层、底层及建筑物端 部 等, 填充墙 应 采取 下列 加强措施 : 1 所有墙体 转角、纵横墙体相交部位,墙长超过 4m 墙的中部、墙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