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围护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并注明各种材料进场状态情况,分为 正检测、未检测、检测合格、检测不合格四种。 ( 4)材料员收集登记各项质保资料完毕后,应及时将各种质保资料交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6 项目部经理审核,并在物资进场记录单上做好记录,装订成册。 ( 5)进场物资凭证必须齐全有效,实物必须与送货凭证所列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相符。 ( 6)对凭证不全、质量不符规定的材料,另行隔离堆放,同时及时通知对方,在三天内处理完毕。 3)、标识管理 ( 1)各种材料验收合格后,均应有产品标识标明该批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进场日期、数量等、并以标牌、标签形式明确以上各项内容。 ( 2)对需复试的材料,还须标 识其状态,以便施工中确认使用。 ( 3)状态标识分“待检测”、“正在检测”、“检测合格”、“检测不合格”四种,施工时只能使用“检测合格”的材料。 ( 4)状态标识为标牌形式,规格为 30 20cm 白底,“待检测”、“正在检测”为黑字,“检测合格”为绿字,“检测不合格”为红字。 ( 5)现场制作的钢筋半成品必须经质检员检验,验收合格的吊上正三角形标牌以便提供使用。 第五章 施工部署 一、地下室概况 地下室结构标高 米,板厚 400mm,板底标高 米,承台底标高 ~ ,核心筒坑底标高。 基础砼强度等级 C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7 抗渗 S6 现场原始地坪标高一般在 ~ 米之间。 挖土深度: 主楼对应的地下室部位承 台底 布置密集 ,深度:一般在 米左右,坑中坑挖土深度近: 米,车库部分挖土深度: ~ 米之间。 出土量大,总土方量约: 12 万立方,受场地限制,无法留置回填土方量,所有土方均需外运。 二、总体部署 针对本基坑工程特点,必须做到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以确保施工安全和目标工期。 土方开挖应等冠梁、顶板及支撑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80%后开始挖土。 由于本基坑开挖工程面积大,基坑四周几乎没有操作作业面,场地使用极为紧张。 鉴于此情况,我项目部计划采用在基坑内铺设道路,自卸汽车直接进入坑内进行土方装运。 施工段划分:拟分两个施工段,第一施工段: ○ M ~ ○D1/○ 1 ~ ○20轴,第二施工段: ○ A ~ ○ M /○ 1 ~ ○20轴,整个基坑施工的步骤为先施工工程桩(预应力管桩),当完成 7楼的工程桩后,开始施工 7楼 ○ X 轴~ ○D1轴 /○ 1 轴~ ○20轴围护钻孔灌注桩,围护桩从 7楼 ○ 9 轴开始,分部往 ○ 1轴、 ○20轴相反方向进行,根据设计桩长及工艺要求,先打最外侧支护桩 1,当支护桩 1 完成约 10 米以上的工作面后(约 ),开始素砼桩的跟进,素砼桩施工第 2天时,再安排一台桩机打素砼桩中间的嵌桩,按照此顺序,每台桩机间工作间距约 10 米,素砼桩施工进度应根据嵌桩进度作相应调整,当素砼桩成桩 36 小时后,嵌桩进度跟不上时,该台桩机穿插进行嵌桩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8 施工,确保素砼桩成桩后 36 小时内完成嵌桩施工。 每一方向工作面安排 3台 KPH100 桩机,计划投入 6 台 KPH100 桩机, 1台高压旋喷桩桩机,高压旋喷桩在围护桩完成 48 小时后开始,施工次序先完成 7楼范围内的成桩。 推算围护桩施工进度,完成 7楼 ○ X 轴~ ○D1轴 /○ 1 轴~ ○20轴围护钻孔灌注桩共 450 个,每台桩机每台成桩 4 根,需要 天。 在此阶段,预应力管桩可以完成 ○ M 轴~ ○ X 轴间,不影响围护桩施工进度,围护桩参照上述次序依次向 1楼方向汇拢。 冠梁、顶板支撑系统施工安排:当两排支护桩完成,具备冠梁施工工作面,且支护桩养护时间≥ 5 天,开挖土方,进行冠梁和压顶板施工,当高压旋喷桩和冠梁、压顶板支撑系统施工工作面碰头时,可先行施工冠梁、压顶板,在冠梁、压顶板养护期再继续进行高压旋喷桩的施工。 最后进行土方的正式开挖。 由于建设单位对第一施工段工期较紧,为避免支撑系统的养护等待时间,拟采取支护桩砼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冠梁、压顶板砼强度等级提高 2级并掺早强剂的措施,制作 3 组同条件养护试块,分别对 10天的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当冠梁与压顶板砼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80%时开挖土方。 围护支撑施工工艺要求 ( 1)围护桩养护至 设计强度后,挖土至压顶梁底。 ( 2)施工压顶梁及内支撑,进行砼养护。 ( 3)当压顶 板、冠 梁 ( 内支撑 ) 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分层挖土至基坑底标高,施工地下室底板。 ( 4)浇捣基础底板砼后,于上部砼梁支撑拆除前,施工与地板砼同强度毛石或素砼传力带作为换撑构件。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9 ( 5)严格控制基坑边超载,基坑坡顶 10m 范围内施工堆载不得超过 20Kpa。 围护工程总体施工顺序 桩基施工 (包括围护桩和工程桩)→土方开挖至 米→施工压顶板、冠梁及内支撑→分层分块挖土至坑底标高(详见土 方开挖线路图)→地下室底板施工→基础底板与围护桩之间毛石(或素)砼传力带施工( 44,4a4a 剖面区段)→基础底板及传力带砼强度达到 80%设计强度后→拆除钢筋砼支撑→地下车库、墙板、顶板施工。 支撑拆除施工顺序按照挖土时确定的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穿插进行。 在支撑拆除过程中应控制拆除顺序:先小截面支撑,后大截面支撑,超出过程中应分散、对称、均匀进行。 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顺序 土方开挖分 2 个施工段,第一施工段从 ○ X ~ ○D1/○ 1 、 ○20轴开始,依次向 ○11轴方向倒退挖土。 当 ○ M ~ ○ X 轴间围护桩、压顶板达到设计强度时,扩大 ○ W ~ ○ M 挖土工作面。 第二施工段 ○ A ~ ○ M 轴从 ○ 1 轴向 ○20轴方向倒退挖土。 挖土分四层进行,第一层和第二层开挖至 ~ 米。 在此基础上开挖第三层后抵达板底(含垫层)标高,然后放出地梁及承台灰线,用小型挖机挖除沟槽内土方,最后约 20cm 用人工修整。 土方开挖有效的控制在 米,最大不得超过 米, 开挖时应保证每层相邻土层的坡度比为 1: 2。 阶梯段长度大于 10 米。 详见平面示意图。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0 一)、施工区设置 原场地四周已砌筑临时围墙,高 2. 50米,形成一个封闭的施工区域。 由于场地限制,东西两侧临时围墙离围护距离近,长度有 170 多米,考虑到安全因素,基坑施工期间,予以拆除,改用 ,待基础工程完成后再恢复砖砌围墙。 施工主入口设置在场地东侧 ○20/○ J ~ ○ K 轴间,入口处全面硬化,设置冲洗设备,工地的出主入口设置“ 八 牌二图”,在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均有醒目的安全警告标志。 场地北侧 ○D1/○ 9 ~ ○10轴间设置一个次出入口,入口处全面硬化,设置冲洗设备。 在工地大门处设置水沟,进出车辆冲洗并设置沉淀池,经常清理排污,不允许阻塞。 在搅拌机和砂浆机附近设置沉淀池,施工污水经二次沉淀后排放。 保持排水畅通,做到场内无积水。 材料堆场按平面布置图设置,砂石、砖堆在指定的堆放场地。 堆放场地采用硬地坪,既利于场地的文明、整洁,又可以减少施工材料损耗。 现场设钢筋加工间、木工间和材料仓库。 生活区按文明标化要求进行合理布置。 草坪及绿化设置道路和围墙边角,目的尽量利用边角空间,同时能提高绿色环保氛围。 二)、办公区、生活区的设置 现场办公区、生活区设置在 施工场地西北面共四幢二层临时活动房。 第一栋房作为办公用房,在办公区附近设置保卫室,严格控制办 公区内人员的出入。 (详生活 区平面布置图)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1 三)、主要机诫、加工场所及堆场的设置 l、塔吊的设置 为满足地下室结构施工时的水平运输及垂直运输的需要,地下室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各设置四台 QTZ63 塔吊,塔吊布置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钢筋加工场所的设置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为提高钢筋加工效率,加快结构施工进度,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在 2楼区域设置一个钢筋加工车间和钢筋堆场 (详见各阶段平面布置)。 木工加工场所的设置 地下室施工阶段计划在 3楼设置一个木工加工棚,加工棚附近设置一个模板堆场,以保证本工程大量模板的堆放及加工。 搅拌场所的设置 地下室施工阶段施工时,在现场 4楼南侧设置搅拌区,设置一台搅拌机和二台砂浆机 ,用于零星砼、砂浆搅拌。 工程混凝土均为商品混凝土。 堆场的设置 因施工场地有限,现场材料设备必须做好统筹安排,尽可能做到材料随到随用,并适当有所富余,以减少材料堆放的占地面积。 同时,现场内各类材料的堆放必须严格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场布图指定的位置堆放,并做到堆放整齐 、标识清楚,既保证现场文明施工,也可避免材料误用等质量问题的发生。 基础完成后场布详见平面布置图。 四、水平与垂直运输方案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2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基坑围护的设计图纸,土方采用坑内铺设便道,坑内铺设 600 厚(压顶梁以上至少 500厚)、 6 米宽的临时道路,作为土方运输道路; 挖土机挖土自卸车直接进入坑内装土外运; 并在主道设回车场,必要时坑内设支道,车道伸入坑内的放坡系数定为 1: 7 之间 ,回车场、车道铺设材料为塘渣,碾压成型后以满足车辆载重行驶要求为准。 施工材料采用塔吊作垂直水平运输,商品砼采用泵送; 施工人员上下搭设钢管架子通道,通道结构采用平稳的踏步式。 数量位置详见附图,通道间距按 50 米间距考虑。 五、施工用电计算 桩基施工阶段用电量计算: ZYC700B静压桩机 2 180KW/台 = PKH600钻孔桩机 6 台 37KW/台 = 泥浆泵 6 台 22KW/台 = 压浆泵 3 台 11KW/台 = 高压旋喷 桩机 1 台 90KW/台 = 钢筋切断机 1 台 3KW/台= 3KW 电焊机 6 台 18KW/台= 108KVA 以上:电动机总功率Σ P1= 840(KW) 电焊机总容量Σ P2= 108KVA 动力用电: Pa= l. 05*( K1*Σ P1/ COSφ DK2*Σ P2) 根据计算公式 式中: Pa:供电设备动力用电部分需要容量 P1:电动机额定功率; P2:电焊机额定容量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3 K1:电动机需要系数,取 0. 5; K2:电焊机 需要系数,取 0. 5 COSφ 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素,取 0. 75 动力用电容量为: Pa = 1. 05( 0. 5 840/ 0. 75+ 0. 5 108) = 645( KVA) 照明用电: 由于照明用电量所占的比重较动力用电量要少得多,一般为动力用电量的 10%,所以取的 Pb= Pa 10%= 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P为: P= Pa+ Pb= 645+ = 710KVA 本工程建设单位提供两只 400KVA 变压器能满足本工程桩基础施工阶段的施工要求。 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用电量计算 : 塔吊 4 台 30KW/台 = 砼搅拌机 1 台 7. 5KW/台= 砂浆搅拌机 2 台 2. 2KW/台 = 钢筋切断机 2 台 3KW/台 = 钢筋弯曲机 2 台 3KW/台= 6KW 钢筋调直机 1 台 /台= 11KW 闪光对焊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