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被吸附、拦截在滤料表 面,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又进一步“俘获”基质,将其同化、代谢、降解。 在碳氧化与硝化合并处理时,靠近滤池进水口的 滤层段内有机污染浓度高,异养菌群占绝对优势,大部分的含碳污染物 CODcr、 BOD5和 SS 在此得以降解和去除,浓度逐渐降低。 在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污水处理池下部的自养型细菌, 16 如硝化菌占优势,氨氮被硝化。 在生物膜内部以及部分填料间的空隙,蓄积的大量活性污泥中存在着兼性微生物。 因此,在导流曝气滤池中可发生碳污染物的去除,同时有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 粒状滤料及生物膜除了吸附拦截等作 用外,兼有过滤的作用,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在滤料空隙间蓄积了大量的活性污泥,这些悬浮状活性污泥在滤料缝隙间形成了污泥滤层,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吸附过滤作用,从而能使有机物及悬浮物均得到比较彻底的清除。 图 4 原理示意图 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随着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及滤料上截留的杂质不断增加,滤料中水头损失增大,水位上升,到一定时期,需对滤料进行反冲洗。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装置以其贮存在清水池中清澈的出水作为反冲用 17 水,不另设反冲水池,反冲洗废水通过排水管回流 到预处理设施。 经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池处理后的水, 进入清水池暂存,随即即可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泥通过无泵污泥回流系统排至干化池,上清液和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 液回流到处理池前端,进入厌氧池或 厌氧池 反硝化,污泥 消毒干化后 外运处理。 图 5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反冲 工艺流程示意图 反冲洗进水 关键技术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充分借鉴了 下向流 曝气生物滤池法、 上向流 曝气生物滤池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滤法、沉降分离法、给水快滤法、 无泵污泥回流 法等八 者的设计手法,集曝气、快速过滤、悬浮物截留、两曝两沉、无泵污泥回流、定期反冲于一体,使污水在 U 型双锥这一个单元体内,综合实现三级、三区、三相导流、无泵污泥外排及回流处理全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高负荷、淹没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导流,脱氮除磷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优于排放标准。 工艺系统的适应范围 、农村生活污水、小区生活污水、小城镇生活污水、城镇污水的处理调节 池 格栅 池 水解 酸化 池 导流 曝气生物 滤池 砂滤 池 清水 池 取样井 18 及回用,尤其是沿江、河、湖泊等水体周围对氮、磷有特殊要求的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包括: ① 农村、城市、村镇、住宅小区及开发区生活污水。 ② 宾馆、饭店、疗养院、医院、学校、商场及办公楼生活污水。 ③ 车站、航空港、码头等污水。 、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回用(与其它预处理设备配套可处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 ①亚麻废水处理; ②印染废水处理; ③酒精废水处理; ④牛奶养殖场废水处理; ⑤制糖废水处理; ⑥啤酒废水处理; ⑦肉联废水处理; ⑧淀粉废水处理。 ⑨造纸废水处理; ⑩制革废水处理; ⑪制浆废水处理; ⑫制药废水处理。 、有特殊要求的污水处理: ① 有脱氮除磷要求的废水处理。 19 ② 要求深度处理的废水处理,不需增加三级处理设施,出水即可达 到回用水标准。 五 、主要工艺参数 序号 构筑物名称 工艺参数 1 格栅池 格栅流速 / s;进水渠宽 ,格栅间隙 20mm;格条宽 20mm; 60176。 倾斜放置;格栅进行防腐处理。 2 调节池 停留时间 4hr 3 UASB BOD5去除 70- 85%; CODcr 去除 80- 90%。 4 导流快速 沉淀池 下向流沉降区表面负荷 4m3/ m2 h,上向流斜淀区表面负荷 8m3/ m2 h,斜管孔径100mm,斜管长 1m,斜管水质倾向 60176。 ,斜管垂直高度 ,上部水深 ,缓冲层高度 1m。 5 导流曝 气生物 滤法处理池 0℃<水温≤ 50℃; BOD5负荷为 - /( );反冲洗周期 1- 7d;反冲洗强度为 2- 4L/( );滤料轻质陶粒;平均密度 - ;平均粒径 5- 10mm;装填高度 - ; 7 砂滤池 砂滤层厚度 米;垫层 米;滤速取 米/小时;反冲强度 10 升/(米 2.秒);反冲时间 5 分钟。 8 清水池 作为滤池反冲洗水储水池和保证计量设施的稳定运行。 9 污泥池 地下下渗式,钢混结构 20 六 、 工艺设计 采用的技术规范 和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 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 T18921- 2020 《 综合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8978199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 87202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 88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 2020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 8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88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 84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 89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J50191- 93 《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TJ32- 7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T16- 92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SDJ6- 83 《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SDJ8- 8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 97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1- 90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 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6- 82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3- 86 《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 82 21 第 五 章 工艺设计 一 、 污水处理 系统设计 工艺流程图 污水管线 污泥管线 空气管线 图例 加药管线 鼓 风 机 生产废水 调节池 达标排放 砂滤池 导流快速沉淀系统 UASB 定期外运 格栅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 清水池 定期清运 污泥浓缩池 反冲洗 管线 加药装置 22 系统设计 、 格栅 池 主要功能: 对水中的悬浮物,漂浮 物和沉淀物实现有效的截留, 确保 潜 污泵正常稳定地运行。 设计流量: Qmax= / h= / s; 栅前水深 h= ,过栅流速 V= / s,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尺寸角采用 α 1= 20176。 ,栅前渠道超高取 h2= ,栅条间隙宽度 b= ,栅条宽 S= ,格栅安装倾角 α = 60176。 ① 个==栅条间隙数: S i n 6 00 0 1 1 5 h v S i nQ m a xn    ② 栅 槽 宽 度 B= S( n- 1)+ bn= ( 1- 1)+ 1= 由于计算出栅槽宽度偏小 ,栅槽宽度取。 ③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 长度 L1,设进水渠宽 B1= ,其渐宽部分尺寸角度α 1= 20176。 (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 / s,小于 V= / s,符合要求)。 . 81tg2 1BB1L -=-=  ④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 1L2L  ⑤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1),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B= , K= 3。 i i ng2VbSBh 22 34341 =)()(=   ⑥栅后总高度( H): H= h+h1+h2= + + = ⑦栅槽总长度 L: 23 =+++++=++++++=+++++=  因此格栅槽为 L B H=。 有效容积:。 构 筑 物:由进水室、格栅渠道组成, 地上式 ,砖混结构。 在格栅进水室设置应急溢流管,当设备故障或其他非常原因,使进水室的污水超过最高设定水位时,污水通过应急溢流管超越排出,为 方便 检修,在格栅前设置圆形闸阀。 格栅安装:安装角度 60 度;过栅损失: ;过栅流速 / s。 设备选型:设计选用格栅 及格网各 1道, 间距: 5mm、。 、调节池 主要功能:调节污水水量、水峰和均 衡水质,以削减高峰负荷,利于下一步后续处理,同时用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满足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 设计参数: Q= / h, 水力停留时间 HRT=4h; 设计容积 V= =; 结构方式:钢混结构。 主要设备及控制方式:潜水式无堵塞污水提升泵 2 台,型号: 65QW50- 10- 4,一用一备, Q= 50m3/ h, H= 10m, N= 4kw。 WQ 型系列潜水排污泵采用德国 ABS公司先进的技术,特别适用于输送含有坚硬固体、纤维物的液体,以及特别脏、粘和滑的液体。 在污水中工作不会堵塞 ,无需在泵上加装滤网,运行极其可靠。 WQ 系列可根据用户需要配备双导轨 24 自动耦合安装系统,它给安装、维修带来极大方便,人可不必为此而进入污水坑。 、导流快速沉淀分流系统 主要功能:通过投加混凝剂,促进污水中的微小悬浮固体凝聚成团,采用导流沉淀快速分流工艺,污水以下向流的方式,均匀的进入中间沉降区,并借助于流体下行的重力作用,使污泥以 4倍于平流沉淀池的沉速,将污泥快速沉降到导流沉淀快速分流系统底部,在上部水的压力下,通过污泥外排系统,将污泥排至污泥干化池进行处理。 污水在导流板的作用下,以上向流的方式,经过斜 管沉淀区,以 8倍于平流沉淀池的沉淀速度,使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同样快速沉降到导流沉淀快速分流系统底部,污泥同样经排泥系统流至污泥干化池进行处理。 污水经导流沉淀快速分流系统处理后,去除其中大部分的悬浮固体及色度,清水流至导流曝气生物过滤系统,进行继续处理。 设计参数: Q= / s 竖沉区设计参数:设计表面水力负荷: 4m3/ m2 h;则 A180。 1= / 4=; 斜沉区设计参数:设计表面水力负荷: 8m3/ m2 h;则 A180。 2= / 8= ; A180。 =A180。 1+ A180。 2= + = ; 导流沉淀快速分流池表面积: = ; 设计斜管孔径 100mm,斜管长 1m,斜管水平倾角 60度,斜管垂直调试 ,斜管上部水深 ,缓冲层高度 1m; 池内停留时间: t1= / 8m3/ m2 h= ( 代表池深 1+ 25 + ) t2= / 4m3/ m2 h= 无泵污泥回流区尺寸: L B= ;泥斗倾角: 45度;泥斗高: 3m; 导流沉淀快速分流池总高: + + 1+ 3+ = ; 停 留时间: HRT=; 池体的设计尺寸: L B H= ; 池体的设计容积: 108m3; 结构方式:钢混地上式; 主要设备:污泥泵、斜管、吸泥管。 、 UASB反应 池 主要功能: 将大的不易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通过水解作用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然后小分子有机物再通过后续装置设备得到更进一步降解。 采用升流式厌氧硝化工艺,废水均匀地进入厌氧池的底部,以向上流的运行方式通过包含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完成水解和酸化厌氧的全过程,在厌氧硝化去除悬浮物的同时,改善和提高原污水的可生化性, 以利于后续处理。 建议修建 4 座。 设计参数: Q= / h, COD污泥容积负荷取 2kgCOD/( m3/ d) ,按沉淀部分去除 COD40%计,则 V= QS/ U= 250( ) /2= 625m3 即水力停留时间 HRT=625/=60h; 取厌氧池的有效水深为 ; 26 则 单座 池体设计尺寸为 L B H= =684m3; UASB 反应池总设计容积为: 2736m3 结构方式: 钢混 结构。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充分借鉴了 下向流 曝气生物 滤池法、上向流 曝气生物滤池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滤法、沉降分离法、给水快滤法、聚磷排泥法等八者的设计手法,集曝气、快速过滤、悬浮物截留、两曝两沉、无泵污泥回流、定期反冲于一体,使污水在 U 型双锥这一个单元体内,综合实现三级、三区、三相导流、无泵污泥外排及回流处理全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高负荷、淹没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导流,脱氮除磷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优于排放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