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液氮质保手册内容摘要:

检验和质量证明文件。 有权提出改变材料的供应单位,以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对不符合质量标准而已购入的材料,有权拒绝使用。 严格执行公司物资管理的各项制度。 计量管理责任人 . 1 按公司有关规定定期校验, 对充装计量器具、仪表仪器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 2 建立健全计量器具的档案,收集整理计量器具台账。 第四章 充装站管理制度 气瓶、罐车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气瓶,罐车充装许可工作,加强对高压无缝气瓶及罐车的安全管理,消除隐患,使气瓶,罐车在整个充装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气瓶,罐车的充装安全,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 .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气瓶,罐车充装站。 3 . 术语、定义 高压气瓶: 称作工程压力大于 8MPa 的气瓶。 无缝气瓶:瓶体无接缝的气瓶。 公称工作压力:对于盛装永久气体的气瓶,系指在基准温度时 (一般为 20℃ )所盛装气体的限定充装压力;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系指温度为 60℃时瓶内气体压力的上限值。 4 . 职责 充装站技术档案计量负责人负责对氧、氮气瓶、罐车进行建档工作 气瓶充装人员负责定期对气瓶进行喷涂。 5. 管理内容及要求 充装站应建立相应气瓶,罐车档案,内容包括检验记录、充装记录、收发记录、报废记录、每只气瓶,罐车应建立档案、档案包括气瓶履历卡。 每只气瓶应使用统一规范的标识,标识如下: 1) 氧气瓶钢印标记为 GSLH601XXXXX。 2) 氮气瓶钢印标记为 GSLH802XXXXX。 3) 氧气瓶为淡酞蓝,字样为黑色。 4) 氮气瓶为黑色,字样为黄色。 5)气瓶上喷涂气体充装单位名称、气瓶编号、气体名称、打铳 永久钢印、粘贴警示标签。 6) 气瓶,罐车应进行定期检验,罐车每年检验一次,氧气瓶、氮气瓶、每三年检验一次。 7) 每三年统一对气瓶进行一次喷涂漆色、字样。 8)气瓶、罐车收发和充装人员发现气瓶、罐车附件有损坏、缺失、变形、泄漏现象的应立即要求罐车单位进行修理、更换的维护工作。 9) 新瓶及检验瓶或新罐车首次投入使用,应认真进行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并做好建档工作。 10)装前检查责任人认真检查气瓶、罐车的使用情况,严格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定期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 11)装前检查负责人应对气瓶的颜色、警示标签及编号(内部)情况认真登记,编号不清、掉色严重的应及时进行处理,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12)内部情况可疑的气瓶应存入待检区,联系检验。 6 . 考核 对未按制度执行人员考核 1 分。 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 为保证气瓶、罐车在整个充装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气瓶、罐车的充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气瓶、罐车充装站。 术语、定义 安全管理:对所辖区域内的充装工作负有全面的安全管理责任,并对所属气瓶,罐车的使用负有安全监管的责任。 管理职责 充装站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对充装站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充装负责人对充装站氧气、氮气气瓶、液氧罐车充装的安全负责。 充装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质保手册体系中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 管理内容及要求 贮罐、罐车的液位计、压力表等计量器具按公司规定( A 类)每半年校验一次,保证灵敏准确,并做好校验记录,安全附件按行业标准 JB68981997 相关规定每年检验一次,以现场标识为准。 贮罐内贮存的液氧超过一周时,应取 样分析罐内乙炔等碳氢化合物含量,若超标应全部排空后加温解除,重新预冷贮存液体。 对发生超装或充装过程中罐车大量泄漏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卸车。 充装量不应超过罐车、贮罐几何容积的 95%,接头和软管必须专用,严禁油脂污染。 灌装液氧时应防止外溢,并有专人(如充装员、司机)在现场监护,灌装过程中罐车应为熄火状态。 液氧罐车、贮罐内的液氧不宜长期贮存,更不应该混装其它液体,漆色标志应符合安全规定。 贮罐、罐车应监视保温层真空度,当表面结霜,真空度下降时,应及时进行处 理,严重时停止使用。 充装、排放液氧时应控制排放速度,罐车内有液氧时,不宜修理汽车,排放液氧时,排放波及区内严禁明火,液氧排放口附近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一切杂物。 罐车连接金属软管前,必须处于制动状态,防止移动,在斜坡处应放置防滑块。 罐车充装结束后应及时离开。 若充罐工作中断时间 长(过夜或假日中断)应解脱输液管连接。 严禁使用没有经过脱脂处理的容器盛装液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