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专业消防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摘要:

联动功能的装置,它通常由直管、放水阀及压力表组成。 9. 什么是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答:指由固定的泡沫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罐、泡沫产生装置和管道组成的灭火系统。 10. 什么是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答: 指由固定的泡沫产生装置、泡沫消防车或机动泵,用水带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 11. 什么是移动泡沫灭火系统。 答:指由消防车或机动泵、泡沫比例混合器、移动式泡沫产生装置,用水带连接组成的灭火系统。 12. 什么是防烟分区。 答:在建筑内部屋顶或顶板、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 13. 防排烟设施的作用有哪些。 防烟、排烟方式有哪些。 答:当发生火灾时,将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及时予以排除,为安全疏散创造、安全避难、消防员扑救火灾创造条件,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减少 烟害造成的财产损失。 分自然排烟、机械防烟和机械排烟。 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答:发生火灾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探测火灾,发出火灾报警,启动自动防排烟设施、应急照明和火灾应急广播等疏散设施,引导人员疏散;消防员可根据自动报警系统显示的消防设施联动情况,控制相应防火、灭火设施,确定火场供水方式、进攻路线等战斗行动实施灭火,防止火势蔓延。 15. 常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火灾探测器有哪些类型。 答:常见的火灾探测器有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电气火 灾监控探测器。 一般的建筑中大多是感烟或感温火灾探测器。 1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系统使用喷头的形式分为哪几类。 11 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系统所使用喷头的形式,分为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两类。 17. 在湿式、干式、预作用、雨淋、水幕、水雾等固定式喷水灭火系统中所用的喷头哪些是开式喷头,哪些是闭式喷头。 答:湿式、干式、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中所用喷头为闭式喷头,其它为开式喷头。 18. 简述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湿式系统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报警 装置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 工作原理:火灾发生时,火焰或高温气流使闭式喷头的感温元件动作,喷头开启,喷水灭火。 水在管路中流动后,打开湿式阀和通向水力警铃的通道,水流冲击水力警铃发出声响报警信号,压力开关动作,启动消防水泵,向管道系统供水,压力开关和水流指示器的报警信号送至报警控制器或控制室。 19. 什么是防火阀。 答: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用于管道内阻火的活动式封闭装置。 20. 防火阀及排烟防火阀的应用场所及动作温度。 答:防火阀的应用场所:安装在通风、空调的送、 回风管上,平时处于开启状态,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 70℃ 时关闭。 排烟防火阀的应用场所:安装在消防排烟系统管道上,当排烟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 280℃ 时,阀门自动关闭。 21. 简述消防水泵接合器与室内消火栓的区别。 答: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作用是:消防车和机动泵向建筑物内消防给水系统输送消防用水和其它液体灭火剂的连接器具。 室内消火栓是室内供水管网向火场供水的带有阀门的接口,通常与消防水带、水枪配套使用。 其主要差别有室内栓是固定供水系统的出水口,而水泵接合器是室内供水系统的进水口,且带有单向阀。 22. 建筑 中哪些设备应采用消防电源。 答: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报警装置、自动灭火装置、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防火门窗、卷帘、阀门应设置消防电源。 12 23. 什么是防火分隔。 用耐火建筑构件将建筑物加以分隔,在一定时间内限制火灾于起火区的措施。 24. 什么是防火分区。 作用是什么。 答:防火分区是指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墙壁和楼板等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 其作用主要是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 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25. 灯具的防火要求有哪些方面。 答:( 1)照明器表面的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 2)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为 100W 及 100W 以上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石棉、玻璃丝等不燃烧材料作隔热保护。 ( 3)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包括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构件上。 ( 4)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器。 26. 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 ⑴ 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 ⑵ 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⑶ 当不能获得两个电源时,应设自备应急电源。 27. 对一级负荷的两个供电电源是如何要求的。 答: ⑴ 电源来自两个不同的发电厂; ⑵ 电源来自一个区域变电站,另一个来自自备发电设备; ⑶ 电源来自两个区域变电站(电压一般在 35KV及以上)。 28.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 1)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明敷时(包 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 2)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敷设在电缆井、电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 13 护措施; ( 3)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 4)宜与其它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当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宜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 29. 市政消火栓设置的主要技术要求。 答:( 1)市政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路宽超过 60 米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 2米,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 5米。 ( 2)市政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 120米,保护半径不应超过 150米。 30. 室外消火栓设置的主要技术要求。 答:( 1)室外消火栓的数量按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决定。 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按 1015L/s计算。 ( 2)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应有一个直径为 150mm(或 100mm)和两个直径 65mm的栓口。 如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明显标志,应有直径为 100mm和 65mm的栓口各一个。 ( 3)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 150米以内,如消防用水量不超过 15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 ( 4)高层民用建筑的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周边均匀布置,距高层 建筑外墙不宜小于 5米并不宜大于 40米。 ( 5)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区和液化石油气贮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 距罐壁 15米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31. 消防水池设计的基本要求。 答:( 1)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一般不宜大于 150米; ( 2)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 消防水池的补 水时间一般不超过 48h; ( 3)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或取水井。 消防水池水深应保证消防车泵吸水高度不超过 6 米。 取水口或取水井与被保护的高层民用建筑的外墙距离不宜小于 5米,并不宜大于 100 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取水口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不宜小于 15米; ( 4)消防水池容量超过 500 立方米时,应分为两个。 水池间一般设连通管,连通管上设控制阀门; ( 5)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共用水池时,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 14 技术措施。 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32. 室外消防 管网供水的主要技术要求。 答: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 建设初期输水管一次形成环状有困难时,允许采用枝状,但应保证在条件成熟时能完成环状布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 15L/s时,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可布置成枝状,高层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 为保证向环状管网可靠供水,向环状管网供水的输水管不应少于二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其余的输水管应能通过消防用水总量。 环状给水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阀门应设在管道的三通、四通的分水处,阀门数量 应按 n1 原则设置三通 n=3,四通 n=4。 两个阀门分隔的管段内,消火栓数量不宜超过5个。 设置消火栓的消防给水管道,其直径经计算确定。 计算管径小于 100mm时, 应采用 100mm;大于 100mm时,按计算管径确定。 33. 固定式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答:( 1)固定式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固定的泡沫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产生器和管道组成。 ( 2)工作原理是:在油罐发生火灾时,用自动或手动装置启动消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引入一定量的泡沫原液,与消防泵的供给的水流相混合,形成规 定比例的泡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