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智慧旅游建设框架方案内容摘要:

智慧城市的东风,全面推进 智慧旅游 建设。 到 2020 年底,宁波将把所有景区、宾馆酒店、旅行社等和旅游产业有关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出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相关信息一网打尽,打造一个统一的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和旅游资源数据库。 宁 波市旅游局 还 专门推出了“虚拟旅游社区”,该项目是建立在宁波现有旅游景点的基础上,采用信息化手段和三维模拟 10 技术构建的一个虚拟旅游环境,将整个宁波搬上了网络。 宁波市旅游局 还 在宁波游客集散中心、各大星级酒店、主要景区景点、旅游咨询点等游客集中地点 布置 宁波旅游公众查询系统 终端设备。 同时,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智慧旅游”已在宁波旅游企业得到积极应用。 象山县 旅游局 积极建设以“公众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行业合作,智慧景区建设,旅游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象山 智慧旅游 平台。 整合社会资源,建设象山旅游呼叫中心,旅游无线 WAP 网络,象山旅游在线支付平台,开发旅游手机服务应用系统。 奉化市 旅游局 近期制定了《奉化市智慧旅游建设三年 框架方案 》,并把 智慧旅游 列入到“十二五”奉化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 2) 省内旅游企业 省内 旅游企业从加快旅游业态转型升级,提升业务竞争能力,提高服务经营效益的角度,在 智慧旅游 建设方面 进行了大量 富有成效的尝试 ,并产生了良好的业界影响。 杭州 黄龙饭店 与 IBM 共同 打造的 智慧酒店 已经成为国内智慧酒店的范本。 黄龙饭店 的智慧酒店 系统 已经 建成了 智慧客房导航系统、全世界第一套电视门禁系统、全球通客房智能手机、互动服务电视系统、机场航班动态显示服务、 多功能一体播放系统等。 黄龙饭店的技术将在行业内树立新标杆,尤其是智能化方面不但遵循了已有的国家标准,更 将远远超越现有的标准,真正成为行业的典范并引领下一代的发展方向。 杭州西溪湿地 与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共同开发的“数字化景区” 11 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数据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借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业务应用系统,整合景区管 理资源,实现景区旅游信息共享和信息化自助服务的项目。 项目启动运作后,将为西溪湿地在票务客户端、系统管理、门票预订及购买、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商品预定等多个方面提出有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促使景区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的全方位提升。 溪口 景区 新建成了电子门票系统、视频呼叫系统等,不仅可实时掌握各景点的客流量、游客构成等,而且能即时了解各景点交通、停车位置等状况,可及时对景区现场进行指挥调度。 景区还推出自助语音导览服务,让散客租个耳机就能漫游溪口。 西湖风景区 紧密跟踪国际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借力“十二五”信息化专 项规划,建设名胜区一体化数据中心,实现信息中心对数据统一管理的技术能力。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等技术,实现数字化信息全方位、立体化、多方式的传输、接入和交换,为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实现对景区、绿化和文物资源的有力监管和保护。 温州国旅 提出向建设“智慧旅行社”的企业转型,温州国旅一直与电信企业、旅行社管理企业进行紧密合作,着力打造公司在线旅行社管理软件、电子商务平台、同业分销管理平台、客户 关系 管理等。 3. 良好的旅游 电子商务基础和氛围 浙江是电子商务大省,传统产业及社会各领 域电子商务应用快速推进,技术、支付、物流等支撑服务取得重大突破,各项主要指标均 12 处于全国前列。 浙江 不但拥有如阿里巴巴集团这样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技术在外贸、化工、小商品等行业也有广泛应用,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 旅游行业电子商务在浙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开通了淘宝旅行 频道 , 吸引了大量的旅游企业入驻,旅游产品交易量 处于 全国领先位置。 支付宝还 面向旅游业首推担保解决方案 , 希望通过涵盖 旅游业线上线下合作伙伴,打通整个产业的底层资金、信息链条,并且通过担保交易推动中国旅游市场信任体系建立。 此外,诸如米胖网 、同业 114 等在线 旅游创业团队也迅速成长,为浙江旅游获取更大的在线市场份额提供了 动力。 4. 运营商重视 并积极参与 智慧旅游 建设 浙江省电信、移动、联通 等 通信运营商已经在旅游信息化上承担了一定的工作, 建设 了相关 的基础设施,也积累的一定的行业经验。 通信运营商对智慧旅游的发展 高度重视,在不同层面开展了 针对旅游行业的 技术研究和项目合作尝试。 由于通信运营商的积极接入,智慧旅游所需要的基础通信环境将能得到更好的满足,运营商也可以基于自身的特点,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提升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撑。 例如温州市旅游局与中国电 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温州分公司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三家运营商积极为温州旅游提供网络支撑和相关应用开发。 5. 科技 企业和 科研 院校 提供 技术和 智力 支撑 浙江省不但拥有众多网络技术公司,同时也拥有 强大 的高校科研 13 资源,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技术、无线手 机技术和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都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运营商和大型软件企业 对旅游行业的深入介入,也使得旅游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向成熟稳定阶段迈进 ,为智慧旅游在浙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撑。 四、 指导思想 、建设 原则 和 发展 目标 (一 ) 指导思想 《 浙江省 智慧旅游框架 方案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浙江省旅游产业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本方案将积极落实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相关要求,结合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的发展思路,建设符合浙江省旅游发展需求、具有浙江特色的智慧旅游。 (二 ) 基本原则 《 浙江省 智慧旅游框架方案 》要兼顾浙江省信息化整体发展和旅游发展的特性,结合全国智慧 旅游建设的共性,将遵循以下原则: 1. 面向游客 整合服务 浙江智慧旅游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 14 满足游客在浙江旅游的全程需求。 2. 政府引导 服务企业 智慧旅游建设最终是为了推动行业整体发展和旅游企业经营效益 , 要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 旅游行业 自身发展要求,强化政府在产业规划、政策引导、配套完善、法规建设、市场监管等方面作用,加快推进我省 智慧旅游 健康有序发展。 智慧旅游项目规划和建设实施要以有利于企业发展、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为原则,不 能 因为开展 智 慧旅游建设增加企业 负担。 3. 整合资源 社会参与 智慧旅游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广,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和前瞻性的工作。 发展智慧旅游单靠一个部门或者企业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确立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市场应用的发展模式。 各级政府要引导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建立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发展模式。 在部分项目建设和运营 上 引入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 , 加大技术服务商的参与深度和广度,做到以 较 小的 前期 投入达到更好的效果。 重视对整个旅游行业资源 的 整合和合理配置,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降低浙江智慧旅游建设的行业总 成本,创造更大的行业整体 价值。 4. 突出重点 循序渐进 确定重点项目,通过行业示范和项目试点 积累 经验,对取得良好效果 的 项目 逐步在全省推广实施。 在整体规划的同时明确各分子项目,并制定对应的时间 方案 ,便 15 于迅速启动和分布实施。 注重系统结构的灵活性和模块化 ,为各分子系统的分步实施和某一具体模块的分阶段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三 ) 发展目标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浙江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结合浙江旅游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情况,设定以下 智慧旅游建设 目标。 通过实现智慧旅游改善浙江市整体旅游环境,更好的保障旅游安全和旅游品质, 提升游客全程旅游体验;提高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和旅游行业管理效能,推动旅游企业信息化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