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管理人员要采取有力措施,协助有关人员治理设备漏油,做 好废油回收工作。 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第二条 各级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生产运行处设备管理科润滑管理负责人职责 ( 1) 制定公司各项润滑管理规章制度、规程,编制润滑工作技术管理资料。 ( 2) 组织润滑宣传教育和各级润滑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 3) 组织推广应用润滑新油脂、新材料,交流润滑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生产运行科设备润滑负责人职责 ( 1) 制订本单位润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以及有关工作细则,并贯彻执行。 ( 2) 制定润滑“五定”图表及各种保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必要时进行修改、完善;编制润 滑工作技术管理资料,如设备润滑油检查、更换、回收记录表等(见附件 2)。 ( 3) 编制月、季、年润滑材料 (包括润滑工具 )订购及发放计划 ,汇总报送物资供应部门 ,监督按品种、数量、质量及时供应使用。 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使用。 ( 4) 协助基层解决润滑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指导维修工及设备操作人员正确润滑设备, 逐步积累润滑技术资料,总结和推广有效的润滑工作经验,吸取教训,制定改进措施,严防重复发生类似事故。 ( 5) 组织废油回收与再生产,指导冷却液的配制与应用,掌握漏油设备情况及其原因,提出治漏建议,检查治漏效果,交流治漏经验。 ( 6) 学习掌握润 滑新技术、新油品、新装置及国内外先进经验,并推广应用。 组织润滑技术与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润滑工作人员的素质。 作业区(站)设备组润滑职责 ( 1) 熟悉本区(站)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所用油品及需要量。 ( 2) 贯彻执行设备润滑“五定”与“三过滤”规定。 ( 3) 建立单台设备润滑记录,建立润滑档案,每月统计上报。 ( 4) 定期 (每季度一次 )对设备润滑状态进行检查 ,按 油箱洁脏及 油料新旧程度分类排队 ,制定设备清洗换油计划。 ( 5) 将油品的更新换代列入年度设备管理计划中。 油品更新前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等进行清洗。 设备操作工润滑职责 ( 1) 严格按照设备润 滑表进行现场润滑工作,及时、认真填写设备润滑油检查、更换、回收记录表。 138 ( 2) 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 熟悉所用设备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熟悉所用润滑剂的主要性能,认真执行润滑“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和“三过滤”(入库、发放、加油三过滤)的管理工作,保证设备润滑良好。 ( 3) 班前检查加油。 ( 4) 做好设备一、二级保养及日常保养,检查并清洗油毡、油线、油杯、油窗、粗滤网、冷却箱等,调整好集中润滑系统的油压、油量和滴油位置。 参加清洗、换油及防止漏油工作,保 持油箱清洁,无泄漏。 ( 5) 出现润滑故障不能排除时,应及时和作业区设备组联系;发现油变质和油箱缺油时,及时处理。 ( 6) 保管好自己使用的润滑工具,保持其清洁完好;保护好设备的润滑标牌和加油点标志。 第三条 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五定”与“三过滤”规定 1. 各二级单位设备管部门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定,和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至岗位。 2. 润滑“五定” ( 1) 定点:规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 用润滑图表形式,把每台设备应在什么地方加油、换油,具体进行规定。 ( 2) 定质:加(换)规定牌号的润滑油脂、润滑剂,并按国家检验标准和掺配、代用规定 切实保证油脂的质量。 为此,润滑装置和加油工具应保持清洁、完整。 对设备的润滑状态要进行日常检查,装机用油要进行工况监测,润滑装置要进行观察与检测,对润滑事故、漏油、渗油设备要进行分析鉴定。 ( 3) 定量:在保证设备得到良好润滑的前提下,实行用油定量消耗,既要保证设备得到足够的润滑,又要避免造成浪费。 ( 4) 定时:根据设备润滑图表规定的时间,对设备各润滑部位、润滑点进行加油、添油、清洗、换油,保证设备得到良好润滑。 设备换油周期必须根据定期抽样化验结果,合理地加以确定或调整。 ( 5) 定人:按照合理分工的原则,使每台设备的润滑工作有专 人负责,建立明确的润滑工作责任制。 润滑“三过滤” 润滑“三过滤”,的目的在于减少油液中的杂质含量,防止尘屑等杂质随油进入设备。 ( 1) 入库过滤:油液经运输入库、经泵入油罐贮存时要进行过滤。 ( 2) 发放过滤:油液发放注入润滑容器时要经过过滤。 ( 3) 加油过滤:油液加入设备贮油部位时要经过过滤。 第四条 设备用油规范 对使用润滑脂的部位,使用锂基润滑脂或高等级的润滑脂,做到每班对润滑部位进行检查,每使用 6 个月将各轴承内的旧润滑脂替换干净,补充成新的润滑脂。 抽油机减速箱使用的油品,应能适应抽油机减速箱的现场工况, 性能指标优良,具有寿命长、不易泄露等特点。 建议使用 150 号或 200 号极压工业齿轮油,或抽油机专用齿轮油。 为保持润滑油的品质,应定期检查润滑油的质量状况,做到按质换油。 在无检查手段的条件下,可以采取按时换油的方法。 定期检查润滑油液面的高低,当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对于抽油机减速箱,正确标准是油面淹没中间齿轮齿高,对于柱塞泵动力端,正确标准是油面处于油窗的中点位置。 当油面低于下限时,应及时补充润滑油,当油面高于上限时,放油至规定的位置。 各种柱塞泵动力端的用油,推荐使用 10W30CD 柴油机油或更 高等级的油品。 润滑油的取样检查时间间隔视工作条件而定。 对于抽油机减速箱,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要 3 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① 间歇工作; ② 灰尘过多; ③ 温度高且气温多变。 对于柱塞泵, 1 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车辆用油,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执行。 定期对润滑油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换油指标见附件 3),对水份、机杂、粘度、酸度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查,任何一项指标超出规定的换油指标时,必须换油。 新油品的引入,需试验后,经 生产运行处批准,才能推广使用。 139 第五条 现场设备漏油的预防与管理 设备漏油不仅影响正常生产,而且造成浪费。 设备漏油的预防与治理,是现场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 由于造成设备漏油、渗油的原因较多,涉及设计、制造、操作、维护、修理等各个方面,所以预防与治理设备漏油必须领导重视,充分发动群众,组织各方面协作,实行专群结合,分工负责,严格管理,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对生产设备润滑油的跑、冒、滴、漏等情况 ,要组织研究攻关 ,逐步解决问题。 防漏治漏的主要措施 ( 1) 狠抓查、治 、管三个环节。 即反复查、反复治、严格管。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 每年结合设备普查进行设备漏油和治理情况的普查,组织专人查漏点、找原因,根据设备漏油的情况,制订防治措施。 对易于治理的漏点,边查、边治,查明就治;对治理难度较大的漏点,应制定方案,组织攻关;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漏点,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治理。 ( 2) 按堵、封、引、接、修、焊、改、换八字,对症下药,治理漏油。 ( 3) 加强管理,巩固查、治效果。 治理设备漏油必须严格规章制度,持之以恒,严格按照防止漏油的验收条件,详细检查和验收设备。 现场生产设备漏油治理标准 ( 1) 渗 油:油迹不明显,在油迹被擦净后五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 ( 2) 漏油:油迹明显,有的形成油滴,在油迹或油滴被擦净后五分钟内出现油迹或油滴的为漏油。 ( 3) 漏油点: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的,为一个漏油点。 ( 4) 不漏油设备: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者,为不漏油设备。 80%的结合面不漏油,且漏油的部位三分钟内漏油不超过一滴者为基本不漏油设备。 ( 5) 严重漏油设备:一个漏油点一分钟滴油超过十滴者,为严重漏油设备。 ( 6) 一般漏油设备:凡有漏油现象,但不够上述严重漏油程度的,为一般漏油设备。 ( 1) 治理合格: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 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先天性缺陷已采取措施,使润滑油不滴到地面或引回到润滑油池的为合格。 140 附件 1:部分设备润滑 “五定”图 表 抽油机、柱塞泵润滑表 设备名称 部位号 润滑部位 润滑点数 润滑剂品种 润滑保养规范 油品更换 周期h 用量 kg 方法 周期 h 用量kg 抽油机 1 减速器齿轮及 轴承 1 130/150 工业齿轮油 (或抽油机专用油 ) 每班检查 加至油面淹没中间齿轮齿高 油箱加油 按质换油 注 1 2 电动机轴承 2 锂基润滑脂 每班检查 适量 手工加油 保养时 15 3 游梁 中轴承 1 720 1 4 横梁轴承 1 5 连杆上部轴承 2 6 连杆下部轴承 2 7 驴头销 2 适量 8 刹车摇臂 1 9 钢丝绳 1 柱塞泵 1 动力端曲轴及轴承 1 15W30CD 柴机油 每班检查 加至油窗中点 油池加油 按质换油 注 2 2 电动机轴承 2 锂基润滑脂 油枪加脂 保养时 注: 各种抽油机减速箱容量; 13 型 60L; 18 型 90L; 26 型约 105L; 37 型约 110L; 48型约 130L; 53 型约 140L。 各种柱塞泵动力端 机油 容量:宁波泵 :350 型 6~ 8L、 3125 型 40~ 45L、 3175 型 80~90L、 5DSB (YB)型 190~ 200L、 5DS(Y)型 170~ 180L; 大港泵: 3ZB 型 64L、 5ZB型 80L。 141 附件 2: 设备润滑油检查、换油、回收记录表 序号 设备编号 设备 名称 润滑 部位 用油(脂)牌号 检查、治理记录 换油及添油记录 回收记录 执行人 验收人 日期 油量 日期 油量 142 附件 3: 设备换油标准及周期 一、油品更换的外观判断 油品失效的外观特征: 油品颜色变黑或呈深褐色、浑浊; 油品杂质多、油泥多、粘稠有块状物; 油品乳化、发白(由于进水,需要更换)。 二、技术指标确定油品失效 按质换油时,需分项检测油品的主要指标。 具体指标如下: 柱塞泵用 油( 15W/30CD、 15W/40CD) 主要质量指标: 抽油机减速箱专用油主要质量指标: 三、 定期换油 定期换油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换油周期可确定如下: 内燃机( 15W/40CD),固定式作业, 900 小时( 40 天左右); 柱塞泵用内燃机油( 15W/40CD、 15W/30CD), 1800 小时( 80 天~ 90 天); 抽油机减速箱用机械油, 3 个月到半年; 抽油机减速箱专用油(半流体), 8000 小时(半年到一年)。 四、特殊情况下的换油 新设备或设备大修后第一次换油时,由于新设备磨合时产生的磨屑较多、机杂含量高,换油周期应按正常换油周期的 1/4~ 1/3 时间就将油 品全部更换,并用煤油或新油清洗油箱后再重新加注新油。 设备停用一年以上重新启用时,应先将润滑油放掉,检查油路、更换新油后再重新启动设备。 项 目 换油指标 试验方法 水份, % 大于 3 GB/T260 铁含量, % 大于 SH/T0197 铜片腐蚀, 大于 3b GB/T5096 PB 值, N 等于或小于 400 GB/T3142 项 目 换油指标 试验方法 100℃运动粘度变化率, % 超过 25%或 25% GB/T11137 碱值, mg KOH/g 低于 新油的 50% SH/T0251 正戊烷不溶物, % 大于 GB/T8926B 法 铁含量, mg/Kg 大于 100 SH/T0077 酸值增值, mg KOH/g 大于 GB/T7304 闪点(开口), 低于 160 GB/T3536 水份, % 大于 GB/T260 说明: 当抗泡性变差 时,可补充抗泡剂。 143 长庆油田分公司生产运行处关于 2020 年度设备维修市场准入单位名单的通告 长油生字【 2020】 12 号 2020 年,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