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化验室安全手册内容摘要:

用训练 Q12 QC 七大手法与 SPC 实战训练班 (QC7 amp。 SPC 培训 ) Q03 品质工程师 (QE 质量工程师 )实务培训班 Q02 品质主管训练营 (品质经理人训练 ) Q01 杰出品质检验员 QC 培训班 Q13 品管常用工具 QC七大手法培训 (旧 QC7 培训 ) Q14 新 QC七大手法实战培训 (新 QC7培训 ) Q04 QCC 品管圈活动训练课程 (QCC 培训 ) 节能环保安全 EHS 公开课程 查看详情 E01 节约能源管理培训 (节能降耗培训 ) E03 GBT233312020 能源管理体系知识 (GBT23331 标准理解 ) A18 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50001 内审员 ) A12 ISO9000/ISO14000 一体化内审员培训班 A13 ISO14001/OHSAS18001 体系二合一内审员培训班 A14 ISO9000/ISO14000/OHSAS18001 一体化内审员培训班 德信诚精品企业 内训课程 查看详情 M05 优秀班组长管理技能提升内训班 (13天 ) P07 年终盘点与库存管理实务内训 班 ( 12 天课程 ) M13 高绩效团队及执行力提升训练营 (团队执行力 12天 ) Q15 FMEA 失效模式分析实战训练内训 (FMEA 内训 13 天 ) Q16 新旧 QC 七大手法实战内训 (QC7 内训 12天 ) A11 ISO 内审员审核技巧提高班 (ISO 内审员提高班 ) A23 ISO10012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ISO10012 内审员 ) A22 CTPAT 体系反恐验厂培训班 (精品内训课程 ) A21 ISO20200 IT 服务管理体系标准理解与实施培训 A20 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理解及内审员培训 A19 ISO10015 培训管理体系标准理解与实施培训 德信诚 深圳 培训中心 Email: 报名表下载 公开课计划表 分解爆炸性物质 分解爆炸性物质的危险程度,分别用下列符号表示: A=灵敏度大、威力大; B=灵敏度大、威力中等; C=灵敏度大、威力小; A39。 =灵敏度中等、威力大; B39。 =灵敏度中等、威力中等; C39。 =灵敏度中等、威力小。 注意事项 1).此类物质常因烟火、撞击或摩擦等作用而引起爆炸。 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其危险程度。 2).由于这些物质能作为各类反应的副产物生成,所以实验时,往往会发生意外的爆炸事故。 3).因为此类物 质一接触酸、碱、金属及还原性物质等,往往会发生爆炸。 因此,不可随便将其混合。 防护方法根据需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护面具、耐热防护衣或防毒面具。 灭火方法 可根据由此类物质爆炸而引起延续燃烧的可燃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事故例子 在蒸馏硝化反应物的过程中,当蒸至剩下很少残液时,突然发生爆炸(因在蒸馏残物中,有多硝基化合物存在,故不能将其过份蒸馏出来)。 ◆ 用旧的乙醚进行萃取操作,然后把由萃取液蒸去乙醚而得到的物质,放在烘箱里加热干燥时发生爆炸,烘箱的门被炸碎。 ◆ 将四氢呋喃进行蒸馏回收时,用剩下残液的同一烧瓶蒸 馏数次,即发生爆炸(因生成乙醚和四氢呋喃的过氧化物之故)。 ◆ 当拔出 30%浓度的过氧化氢试剂瓶的塞子时,常会发生爆炸。 ◆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 爆炸品 爆炸品包括: [火药]黑色火药、无烟火药、推进火药(以高氯酸盐及氧化铅等为主要药剂)。 [炸药]雷汞、叠氮化铅、硝铵炸药、氯酸钾炸药、高氯酸铵炸药、硝化甘油、乙二醇二硝酸酯、黄色炸药、液态氧炸药、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类炸药。 [起爆器材]雷管、实弹、空弹、信管、引爆线、导火线、信号管、焰火。 爆炸品是将 分解爆炸性物质,经适当调配而制成的成品。 关于这类物质的使用,必须遵守政府有关法令的规定,并按照导师的嘱咐进行处理。 5. 有毒物质 实验室中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是有毒物质,这种说法并不算夸张。 通常,进行实验时,因为用量很少,除非严重违反使用规则,否则不会由于一般性的药品而引起中毒事故。 但是,对毒性大的物质,倘若一旦用错就会发生事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在经常使用的药品中,对其危险程度大的物质,必须遵照有关法令的规定进行使用。 然而,通常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不受法令限制的有毒物质。 因此,必须从下面示例的物质 中,推断其危险程度的大小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下面按照表 5 的分类,叙述其处理方法。 但是,这个分类是基于各自独立确定的法令而划分的,因此,有时一种物质可能会在两个分类中重复出现。 表 5 有毒物质的分类 [表注]由法令所规定的毒物,除上述这些以外,还有由劳动安全卫生法预防有机溶剂中毒规则及预防特 定化学物质伤害规则所规定的特别有害物质以及与公害有关的法令所规定的有害物质等等。 毒气 毒气包括下列气体: [容许浓度在 毫克 /米 3(空气)以下的毒气]氟气、光气、臭氧、砷化氢、磷化氢。 [容许浓度在 毫克 /米 3(空气)以下的毒气]氯气、肼、丙烯醛、溴气。 [容许浓度在 毫克 /米 3(空气)以下的毒气]氟化 氢、二氧化硫、氯化氢、甲醛。 [容许浓度在 10 毫克 /米 3(空气)以下的毒气]氰化氢、硫化氢、二硫化碳。 [容许浓度在 50 毫克 /米 3(空气)以下的毒气]一氧化碳、氨、环氧乙烷、溴甲烷、 二氧化氮、氯丁二烯。 [容许浓度在 200 毫克 /米 3(空气)以下的毒气]氯甲烷。 注意事项 1).当被上述毒气中毒时,通常发生窒息性症状。 毒性大的毒气还会腐蚀皮肤和粘膜。 2).一吸入浓度大的毒气,瞬间即失去知觉,因而往往不能跑离现场。 3).容许浓度低的毒气,要特别注意。 即使很微量的泄漏也不允许。 要经常用气体检验器检测空气中毒气的浓度。 防护方法 处理毒气时,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毒面具。 事故例子 误认为充有氯气的钢瓶空了,但当打开阀门时,喷出大量氯气而中毒。 ◆将丙烯与氨的混合气体进行加压反应的过程中,发现阀门 有少量漏气。 在修理过程中,泄漏增大,以致不能进行修理并中毒(在加压情况下进行修理很危险)。 ◆于自制的容器中填充氨气,用帆布包裹,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容器的焊缝破裂,冲出氨气而冻伤。 并且,呼吸器官也受到损害。 ◆直接闻到溶解在反应生成物中未起反应的氨的臭味而摔倒、受伤。 ◆长时间吸入氯气、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等的低浓度气体后,心情烦燥,并感到头痛、恶心。 毒物、剧毒物及其它有害物质 用下列符号分别表示各种物质的毒性: ●:剧毒物; ⊙:毒物; ○:一般毒性物质; △:腐蚀性物质 *; ■:特别有害物质。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 注:所谓腐蚀性物质,即会刺激皮肤和粘膜、侵蚀肌体组织的物质。 注意事项 1).因为有毒物质能以蒸气或微粒状态从呼吸道被吸入,或以水溶液状态从消化道进入人体,并且,当直接接触时,还可从皮肤或粘膜等部位被吸收。 因此,使用有毒物质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毒物、剧毒物要装入密封容器,贴好标签,放在专用的药品架上保管,并做好出纳登记。 万一被盗窃时,必须立刻报告导师。 3).在一般毒性物质中,也有毒性大的物质,要加以注意。 4).使用腐蚀性物质后,要严格实行漱口、洗脸等措施。 5).特别有害物质,通常多为积累毒性的物质,连续长时间使用时,必须十分注意。 防护方法 使用有毒物质时,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毒面具及橡皮手套,有时要穿防毒衣。 事故例子 使用氰化钾后,在拿茶碗喝茶时,不知不觉的把沾到手上的氰化钾吞食了。 约经过半分钟,眼睛眩晕发黑,叫做 “氰酸钾 ”中毒症状,同时很快失去知觉。 附近的同事发现后,立刻把他送到医院进行洗胃才得救。 第二章 危险装置的使用 1. 前言 实验室中,对于具有危险的装置,如果操作错误,那么可以说全部装置均为危险装置。 特别对那些可能会引起大事故的装置,使用时必 须具备充分的知识,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下面按照表 2— 1的分类,分别叙述与大事故有关的危险器械的使用方法。 表 2— 1 危险装置 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1).使用的能量越高,其装置的危险性就越大。 使用高温、高压、高压电、高速度及高负荷之类装置时,必须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谨慎地进行操作。 2).对不了 解其性能的装置,使用时要认真进行仔细的准备,尽可能逐个核对装置的各个部份。 并且,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导师检查。 3).要求熟练地进行操作的装置,应在掌握其基本操作之后,才能进行操作。 随随便便的进行操作,容易引起大事故。 4).装置使用后要收拾妥善。 如果发现有不妥当的地方,必须马上进行修理,或者把情况告知下次的使用者。 2. 电气装置 触电 所谓触电,即是电流流过人体某一部份的现象。 这是最直接的电气事故,常常使人致命。 触电是由于接近或接触电线或电气设备的通电或带电部位,或者电流通过人体流到大地或线间而 发生。 触电的危险程度,随通过人体的电流量的大小和触电时间的长短而定,但也与当时的电路情况有关。 同时,还随触电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的不同而异。 即便是同一个人,也随其当时的状态不同而有不同的影响。 对于 50~ 60 赫兹的交流电,触电时对人体的影响情况,大致如表 2— 2 所示。 表 2— 2 电流量对人体的影响( 50~ 60 赫兹的交流电) 例如,被 60 赫兹一定强度的电流触电时,心脏肌肉每秒钟颤动 60 次,因而发生痉挛。 产生痉挛而受损的心脏,要自行复原是很罕见的,以致大多数在数分钟内即死亡。 一秒钟对人类来说,虽然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对电却是很长的时间。 因此,必须牢记,触电时即使通电时间为 2 秒,也是很危险的。 再从电压方面看,人体的电阻分为皮肤电阻(潮湿时约 2020 欧姆,干燥时为 5000 欧姆)和体内电阻( 150~ 500 欧姆),随着电压的升高,人体的电阻则相应降低。 若接触高压电而发生触电 时,则因皮肤破裂而使人体的电阻大 为降低,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即随之增大。 此外,接近高压电时,还有感应电流的影响,因而是很危险的。 电压高低对人体的影响情况如表 2— 3 所示。 表 2— 3 电压对人体的影响 关于触电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防止触电 1).不要接触或靠近电压高、电流大的带电或通电部位。 对这些部位,要用绝缘物把它遮盖起来。 并且,在其周围划定危险区域、设置栏栅等,以防进入安全距离以内。 2).电气设备要全部安装地线。 对电压高、电流大的设备,要使其接地电阻在几个欧姆以下。 3).直接接触带电或通电部位时,要穿上绝缘胶靴及戴橡皮手套等防护用具。 不过,通常除非妨碍操作,否则要切断电源,用验电工具或接地棒检查设备,证实确不带电后,才进行作业。 对电容器之类装置,虽然切断了电源,有时还会存留静电荷,因而要加以注意。 4).对使用高电压、大电流的实验,不要由一个人单独进行,至少要由 2~ 3 人以上进行操作。 并要明确操作场合的安全信号系统。 5).为了防止电气设备漏电,要经常清除沾在设备上的脏物或油污,设备的周围也要保持清洁。 6).要经常整理实验室,以防即使因触电跌倒了,也能确保人身安全。 同时,在高空进行作业时,要配戴安全带之类用具。 发生触电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1).迅速切断电源。 如果不能切断电源时,要用干木条或戴上绝缘橡皮手套等东西,把触电者拉离电源。 2).把触电者迅速转移到附近适当的地方,解开衣服,使其全身舒展。 3).不管有无外伤或烧伤,都要立刻找医生处理。 4).如果触电者处于休克状态,并且心脏停跳或停止呼吸时,要毫不迟疑地立即施行人工 呼吸或心脏按摩。 即使乍一看认为不可能救活了,也要送往医疗部门至少继续抢救数小时,不要轻易作出不可救活的结论(关于人工呼吸法及心脏按摩法,可参阅第三章)。 [事故例子]用干燥的手接触电压较低的通电设备没有什么感觉,而用湿手摸时,受到猛烈的电击(因湿皮肤与干燥皮肤的电阻不同之故)。 ◆因设备发生故障,切断电源开关进行修理时,其它人不了解情况,合上开关致使触电。 电气灾害 由电所引起的灾害,有火灾和爆炸。 其主要起因,可举出如表 2— 4 所列的各种因素。 表 2— 4 引起电气灾害的主要原因 发生上述情况时,如果在其周围附近放有可燃性、易燃性物质,或者有可燃性气体及粉尘等东西存在时,即会发生火灾或爆炸。 关于防止火灾、爆炸事故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1).定期检查设备的绝缘情况,力争及早发现漏电并予消除。 同时,认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 2).在开关或发热设备的附近,不要放置易燃性或可燃性的物质。 3).要 注意防止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之类物质。 不得已在充满上述气体或粉尘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时,必须安装防爆装置或危险警报器。 4).绝缘性能高的塑料之类物质,由于会产生静电作用,容易发生放电火花。 故应考虑将其导体化或接上地线,以减少带电量。 5).在实验之前,要预先考虑到停电、停水时的相应措施。 发生火灾时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发生电气事故而引起火灾时,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要立即切断电源,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