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doc内容摘要:

要求。 止漏环在工地装焊前,安装止漏环处的转轮圆度应符合 的要求;装焊后,止漏环应贴合严密,焊缝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止漏环需热套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分瓣转轮止漏环磨圆时,测点不应少于 32 点,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圆度应符合 的要求。 分瓣转轮应在磨圆后按 要求作静平衡试验。 试验时应带引水板,配重块应焊在引水板下面的上冠顶面上,焊接应牢固。 转轮静平衡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静平衡工具应与转 轮同心,偏差不大于 ,支持座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 b) 采用钢球、镜板式平衡法时,静平衡工具的灵敏度,应符合表 8 要求; 表 8 球面中心到转轮重心距离 转轮质量 (t) kg 最大距离 mm 最小距离 mm t5000 40 20 5000≤ t10000 50 30 10000≤ t50000 60 40 50000≤ t100000 80 50 100000≤ t202000 100 70 t≥ 202000 120 90 c) 采用测杆应变 法或静压球轴承法时,按制造厂提供的工艺与要求进行; GB/T8564— 2020 9 d) 残留不平衡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 9 要求; 表 9 转轮单位质量的许用不平衡量值 eper 最大工作转速 r/min 125 150 200 250 300 400 转轮单位质量的允许不平衡量值 eper g  mm/kg 550 450 330 270 220 170 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叶片操作试验和严密性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试验用油的油质应 合格,油温不应低于 5C; b) 在最大试验压力下,保持 16h; c) 在试验过程中,每小时操作叶片全行程开关 2 次 ~3 次; d) 各组合缝不应有渗漏现象,单个叶片密封装置在加与未加试验压力情况下的漏油限量,不超过表 10 规定,且不大于出厂试验时的漏油量; 表 10 每小时单个桨叶密封装置漏油限量 转轮直径 D mm D3000 3000≤ D6000 6000≤ D8000 8000≤ D10000 D≥ 10000 每小时单个桨叶密封漏油限量 ml/h 5 7 10 12 15 e) 转轮接力器动作应平稳,开启和关闭的最低油压一般不大于额定工作压力的 15%; f) 绘制转轮接力器行程与叶片转角的关系曲线。 主轴与转轮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法兰组合面应无间隙,用 塞尺检查,不能塞入; b) 法兰护罩的螺栓凹坑应填平; c) 泄水锥螺栓应点焊牢固,护板焊接应采取防止变形措施,焊缝应磨平。 转轮各部位的同轴度及圆度,以主轴为中心进行检查,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应符合表 11 的要求。 表 11 转轮各部位的同轴度及圆度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说明 1 额定水头 200m 1) 止漏环 2) 止漏环安装面 3) 叶片外缘 10%设计间隙 叶片外缘只有认为必要时,并在外窜量等于零时测量 4) 引水板止漏圈 5) 兼作检修密封的法兰保护罩 15%设计间隙 2 额定水头 200m 1) 上冠外缘 2) 下环外缘 5%设计间隙 对应固定部分为顶盖及底环 3) 上梳齿止漏环 4) 下止漏环  mm 导水机构预装 导水机构 预装前,进行机坑测定,测定座环镗口圆度以确定机组中心;测量座环和基础环上平面高程和水平,并计算高差,应符合 条和图纸要求。 GB/T8564— 2020 10 设计有筒形阀的水轮机,筒形阀应参加导水机构预装。 分瓣底环、顶盖、支持盖等组合面应涂密封胶,组合面间隙应符合 条要求。 止漏环需冷缩或机械压入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导水机构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混流式水轮机按机坑测定后给出的中心测点安装下固定止漏环。 下固定止漏环的中心作为机组基准中心。 按机组基准中心线检查各固定止漏环的同轴度 和圆度,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应符合表 11中相应部位的允许偏差要求。 止漏环工作面高度超过 200mm时,应检查上、下两圈; b) 轴流式水轮机,转轮室中心作为机组基准中心。 按机组基准中心线检查密封座和轴承座法兰止口的同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2 的要求; 表 12 密封座和轴承座法兰止口的同轴度允许偏差 单位为 毫米 转轮直径 D D3000 3000≤ D6000 6000≤ D8000 8000≤ D10000 D≥ 10000 说 明 允许偏差 均布 824点 c) 斜流式水轮机,转轮室上止口中心作为机组基准中心; d) 导叶的预装数量,一般不少于总数的 1/3; e) 底环、顶盖调整后,对称拧紧的安装螺栓的数量一般不少于 50%,并应符合表 13 的要求。 检查导叶端面间隙,各导叶头部和尾部两边间隙应一致,不允许有规律的倾斜;总间隙,最大不超过设计间隙,并应考虑承载后顶盖的变形值。 表 13 底环和顶盖调整允 许偏差 单位为 毫米 项 目 转轮直径 D 说 明 D3000 3000≤D6000 6000≤D8000 8000≤D10000 D≥ 10000 止漏环圆度 5%转轮止漏环设计间隙 均布 824测点 止漏环同心度 均布 824测点 检查底环上平面水平 周向测点数不少于导叶数, 取最高点与最低点高程差 导叶轴套孔同轴度 符合设计要求 不进行预装而直接正式安装的导水机构,也应 符合  有关规定的要求。 筒形阀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筒体组焊后,在自由状态下筒体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 接力器和管路安装调整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各接力器动作时间的一致性; c) 筒体的焊接应符合 JB/T 4709 和 的规定; d) 同步机构和行程指示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全行程动作应平稳。 转动部件就位安装 主轴和转轮吊入机坑后的放置高程,一般应较设计高程略低,其主轴上部法兰面与吊装后的发电 机轴下法兰止口底面,应有 2mm6mm 间隙。 对于推力头装在水轮机主轴上的机组,主轴和转轮吊入机坑后的放置高程,应较设计高程略高,以使推力头套装后与镜板有 2mm5mm 的GB/T8564— 2020 11 间隙。 主轴垂直度偏差一般不大于。 当水轮机或发电机按实物找正时,应调整转轮的中心及主轴垂直,使其止漏环间隙符合 条要求,主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转轮安装的最终高程、各止漏环间隙或叶片与转轮室的间隙的允许偏差,当制造厂无规定时应符合表 14 的要求。 表 14 转轮安装高程及间隙允许偏差 单位为 毫米 项 目 转轮直径 D 说 明 D3000 3000≤D6000 6000≤D8000 8000≤D10000 D≥ 10000 高 程 混流式  2  3 测量固定与转动止漏环高低错牙 轴流式 02 0+3 0+4 05 测量底环至转轮体顶面距离 斜流式 0+ 0+  测量叶片与转轮室间隙 间 隙 额 定水头 200m 各间隙与实际平均间隙之差不应超过平均间隙的 20% . 叶片与转轮室间隙,在全关位置测进水、出水和中间三处 额定水头 200m a1 a2 各间隙与实际平均间隙之差不应超过设计间隙的 10% b1 b2 各间隙与实际平均间隙之差不应超过设计间隙的 10% 注:表中的转轮安装高程是考虑了由于水推力造成的转轮下沉后的实际高程值 机组联轴后两法兰组合缝应无间隙,用 mm 塞尺检查,不能塞入。 操作油管和受油器安装应符合 下列要求: a) 操作油管应严格清洗,连接可靠,不漏油;螺纹连接的操作油管,应有锁紧措施; b) 操作油管的摆度,对固定瓦结构,一般不大于 ;对浮动瓦结构,一般不大于; c) 受油器水平偏差,在受油器座的平面上测量,不应大于 ; d) 旋转油盆与受油器座的挡油环间隙应均匀,且不小于设计值的 70%; e) 受油器对地绝缘电阻,在尾水管无水时测量,一般不小于 。 导叶及接力器安装调整 导叶端面间 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导叶止推环轴向间隙不应大于该导叶上部间隙值的50%,导叶应转动灵活。 在最大开度位置时,导叶与挡块之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规定时应留 5mm10mm。 连杆应在导叶和控制环位于某一小开度位置的情况下进行连接和调整,在全关位置下进行导叶立面间隙检查。 连杆的连接也可在导叶用钢丝绳捆紧及控制环在全关位置的情况下进行。 导叶关闭圆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连杆应调水平,两端高低差不大于 1mm。 测量并记录两轴孔GB/T8564— 2020 12 间的距离。 导叶立面间隙,在用钢丝绳捆紧的情况下,用 塞尺检查,不能通过;局部间隙不超过表 15 的要求。 其间隙的总长度,不超过导叶高度的 25%。 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 15 导叶允许局部立面间隙 单位为 毫米 项 目 导 叶 高 度 h 说 明 h600 600≤ h1200 1200≤ h2020 2020≤ h4000 h≥ 4000 不带密封条的导叶 带密封条的导 叶 在密封条装入后检查导叶立面,应无间隙 接力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需在工地分解的接力器进行分解、清洗、检查和装配后,各配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各组合面间隙应符合 条的要求; b) 接力器应按 条的要求作严密性耐压试验。 摇摆式接力器在试验时,分油器套应来回转动 3 次 5 次; c) 接力器安装的水平偏差,在活塞处于全关、中间、全开位置时,测套筒或活塞杆水平不应大于 ; d) 接力器的压紧行程应符合制造 厂设计要求,制造厂无要求时,按表 16 要求确定; 表 16 接力器压紧行程值 单位为 毫米 项 目 转 轮 直 径 D 说 明 D3000 3000≤D6000 6000≤D8000 8000≤D10000 D≥10000 直缸式 接力器 带密封条的导叶 47 68 710 813 1015 撤除接力器油压,测量活塞返回 距离的行程值 不带密封条 的导叶 36 57 69 712 914 摇摆式接力器 导叶在全关位置,当接力器自无压升至工作油压的 50%时,其活塞移动值,即为压紧行程。 如限位装置调整方便,也可按直缸接力器要求来确定。 e) 节流装置的位置及开度大小应符合设计要求; f) 接力器活塞移动应平稳灵活,活塞行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直缸接力器两活塞行程偏差不应大于 1mm; g) 摇摆式接力器的分油器配管后,接力器动作应灵活。 水导及主轴密封安装 轴瓦应符合下 列要求: a) 橡胶轴瓦表面应平整、无裂纹及脱壳等缺陷;巴氏合金轴瓦应无密集气孔、裂纹、硬点及脱壳等缺陷,瓦面粗糙度应小于 m 的要求; b) 橡胶瓦和筒式瓦应与轴试装,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端最大与最小总间隙之差及同一方位的上下端总间隙之差,均不应大于实测平均总间隙的 10%; c) 筒式瓦符合 a)、 b)两项要求时,可不再研刮;分块瓦按设计要求确定是否研刮; GB/T8564— 2020 13 d) 轴瓦研刮后,瓦面接触应均匀。 每平方厘米面积上至少有一个接触点;每块瓦的局部不接触面积,每处不应大 于 5%,其总和不应超过轴瓦总面积的 15%。 导轴瓦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导轴瓦安装应在机组轴线及推力瓦受力调整合格,水轮机止漏环间隙及发电机空气间隙符合要求的条件下进行。 为便于复查转轴的中心位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