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和玉米高效规模种植新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 完成了基于 GIS技术的低温冷害的精细化灾害区划 , 实现了基于 GIS 技术的广西水稻和玉米 低温冷害实时监测预警评估。 同时, 依据广西 水稻 和玉米 低温冷害特征规律和精细化灾害区划,从趋利避害防灾减灾角度, 确定了广西 水稻 和玉米 的 安全播种期、移栽期、 齐穗期,优化 了 种植结构与品种布局, 创建了水稻 和玉米低温冷害防灾减灾 技术措施。 开展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攻关 在灌阳、南丹、靖西、田阳、陆川、宁明开展了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攻关,创造了广西水稻单产记录。 2020年,由广西区农业厅组织的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区内外科研、教学、统计等组 成的专家验收组,对灌阳县黄关镇百亩超级稻超高产攻关技术进行现场 5 测产验收, 平均亩产 , 最高亩产突破 900公斤大关,达到,实现广西杂交水稻生产的历史性飞跃。 三 、项目完成情况 (一) 技术指标 完成情况见表 1。 表 1 课题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对照表 目标任务 完成情况 研究形成杂交稻高产繁制种技术规程 1套。 研究形成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 1 套,并制定技术标准。 摸清新品种适应性、抗逆性和高产特性,总结出一套高产制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研究制定了特优 582 品种特性、高产制 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 研究制定了玉米新品种特性、高产制种、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研究形成水气平衡栽培法、轻简抗逆育秧技术、玉米 “三定 ”技术规程。 研究制定了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轻简抗逆育秧技术规程、玉米 “三定 ”栽培技术规程。 研发出一套基于 GIS 技术的广西水稻、玉米低温冷害的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研究制定针对水稻、玉米低温冷害的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研究制定了水稻、玉米低温冷害 监测预警技术方法及 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研究集成适应现代生产的水稻和玉米高效规模种植配套新技术,使产量提高 10%以上,成本降低 10%以上。 研究制定了水稻和玉米高效规模种植配套新技术,使产量提高 10%以上,成本降低 10%以上。 (二) 经济 指标 完成情况见表 2。 表 2 课题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照表 作物 目标任务 完成情况 面积 (万亩 ) 亩增产 (公斤 ) 总增产 (吨 ) 新增产值 (万元 ) 面积 (万亩 ) 亩增产 (公斤 ) 总增产 (吨 ) 新增产值 (万元 ) 水稻 100 40 40000 8000 玉米 30 30 9000 1350 6 四 、项目取得的成果 项目取得成果见表 3。 表 3 项目取得成果情况表 成果类型 取得 情况 示范成果 2020~ 2020 年 , 在 桂平 、北流、 全州 、 横县 、 靖西 、 都安 6 个县(市) 开展了水稻和玉米高效规模种植新技术示范推广。 累计 示范推广 水稻高效规模种植新技术示范 万亩 ,亩增产稻谷 公斤 ,新增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