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测绘工程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天气状况: 基本为多云或中到大雨天气 分组情况: 组长高康,组员王夏、龚珣、赵庆尧 实习地点 : 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武汉大学珞珈山 每天工作安排: 2 月 13 日:上午 实习动员大会 、分组,借领仪器,老师讲解熟悉仪器;下午进行 踏勘选点; 2 月 14 日 到 17 日 :进行 三维导线测量;方向观测法测量; 2 月 18 日到 19 日 :进行内业整理 ; 2 月 20 日: 交换仪器,进行水准仪 i角检验,下午进行珞珈山水准测量; 2 月 21 日到 24 日:珞珈山三等水准测量; 2 月 25 日:进行内业整理,完成个人实习报告; 2 月 26 日:实习结束,交还仪器,提交作业。 出勤情况: 除部分必修或选修课外, 每天每人都到齐。 实习 过程 《数字测图实习》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8 、踏勘 选 点 ( 1)导线测量我们小组选择了 闭合导线,起始点我们选择为 100401 点 ,根据 踏勘 选点的要求,我们选择了围绕信息学部卫生科、学生公寓 5 栋做了第 一 个 闭 合 导 线 , 共 设 了 10 个 点 ( 包 括 点 01 )。 分 别 是1004010203040506070809100410。 然后围绕星湖广场、学生一食堂、学生公寓 1 1 1 14 栋、篮球场做了第二个闭合导线,共设 11 个点,分别是 100411121314151617181920100421。 ( 2)水准测量我们小组两名组员在围绕珞珈山走过一圈之后,共选定 9 个控制点 ,分别是武大附小、老干协、九区 0留学生楼、枫园石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部、教五篮球场、生科院这九个点。 ( 3)上面全部路线的测量控制点都用笔画出,并标注了点数。 ( 4)选点的原则:点与点之间要求通视,而且要求要将任务范围内的事物都能测到。 选点时我们尽量避免在路的中央和会移动的物体上,还要避免被其他组的仪器阻挡和阻挡其他组。 选点是很重要的,点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测量是否顺利。 选完点,要用笔做上标记,避免控制点丢失,画的点要求小,保证测量的精度,标记要清晰,便于辨别。 、 导线测 量(外 业 工作) ( 一)路线及要求 (1)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2) 定方向、方位角:第一个导线我选用点 01 和 10 来确定方位角,然后从01 开始按顺 时针方向 回 到 01 点;第二个导线我选用点 15 和 16 来确定方位角,然后从 16 开始顺时针方向回到 16 点。 (3) 导线 一 路线为 01234567891001 共 10 个测点;导线二路线为161514131211212019181716 共 11 个测点。 导线的转折角均测左角,且要求导线边长在 2060m内变更 (除 1815 外)。 (二 )经纬仪 (测角) ⑴ 水平角观测(测回法) : 进行转折角的测量时,我们采用 经纬仪 进行测量。 使用的方法是测回法,并进行两个测回来减少误差。 (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177。 40″, 两个测回角值之差≤177。 24″)。 第一测回起始方向的读数为 00176。 00′ 00″,第二测回起始方向读数为 90176。 00′ 00″。 ⑵ 方向观测法: 每人观测一个测站,对 4 个方向按方向观测法进行 4 个测回观测, 并对每一个测回进行配盘。 计算归零差、 2C 和各测回平均值。 归零差不大于 18″ ,一测回2C 较差不大于 36″ ,各测回较差不大于 24″,目标距测站距离要求大于 100m。 (三)全站仪(测距) 《数字测图实习》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9 (1) 使用全站仪测距, SD是斜距, HD 是平距, RD 是垂距。 而我们测量的是 HD 平距。 、 导线测 量(内 业计 算) 1)计算坐标方位角闭合差 : 2)判断是否在限差内 : 3)计算各转折角的改正数并检查 : 4)计算改正后的各转折角 : 5)计算各边方位角、纵、横坐标增量 : 6)计算纵、横坐标闭合差及导线全长闭合差 : 7)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并判断是否在限差内 : 8)计算各边的纵、横坐标增量的改正数并检查 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