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内容摘要:

学与计算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物理应用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正确人生观的确立;辨别是非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素质。 核心能力 中级制冷维修工的基本技能 自动化应用能力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的能力 网络通信能力,楼宇设 备管理能力 消防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的能力 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的能力 拓展能力 物业管理能力 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 课程训练层、综合提高层”四个培养内容层面,细化实验、实训、实习的项目、时间、课时、教学场所等,使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从校内到校外、由单一到综合、技能渐进,有机衔接,重构出技能渐进式的实践教学 环节。 实践课程安排表如表 22 表 22 实践课程安排表 :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期 周数 学分 实践场所 1 军事技能训练 1 3 2 校内 2 建筑工程制图大型作业 1 1 1 机房 3 智能建筑认识实习 1 1 1 校内或校外 4 电工技术实训 1 1 1 电工实训室 5 电气控制实训 2 1 1 电气控制实训室 6 电气 CAD 综合课 2 2 2 机房 7 制冷与空调技术实训 3 1 1 制冷与空调实训室 8 通信网络大型作业 3 1 1 教室 9 PLC 综合课 3 2 2 PLC 实验室 10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设计 4 1 1 教室及供配电实验室 11 楼宇综合布线综合课 4 2 2 楼宇智能化实训室 12 楼宇综合布线综合实验 4 1 1 楼宇智能化实训室 13 职场认知实习 4 1 1 校外 14 电梯技术实训 4 1 1 校内或校外 15 楼宇机电设备综合实训 5 2 2 校内或校外 16 楼宇组态与监控技术(综合课) 5 3 3 组态监控实训室 17 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实训 5 2 2 楼宇智能化实训室 18 毕业设计 6 6 校内或校外 19 毕业顶岗实习 /能力强化训练 6 18 10 校内或校外 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为服务于系统化的实践教学环节,从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根据岗位认识、岗位学习、岗位仿真、岗位实践”培养过程,有针对性的开设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比如开设:入学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职业生涯教育、职场认知实习等课程,特别是到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阶段,将企业文化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讲座、实习日记、实习总结的撰写作为基础课融入到顶岗实习过程中,职业素质教育全程服务于专业课程教学。 职业资格考证内容融入课程教 学全过程 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求,将智能楼宇管理师、弱电集成师、中级电气维修工、电梯安装维修工考证内容融入到相应课程的教学中去。 0 09 届毕业生取双证率达 100%,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教学平台 半年来的专业建设体会,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要培养出企业满意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和企业共建教学管理平台。 通过校企共建的教学平台,解决了学生生产性实训难、双师结构不尽合理、学生项岗实习难等问题。 加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教学过程的作用 聘请企业现场的高级工程技 术人员加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大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中企业专家的比例,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讨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做到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教学全过程。 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广泛吸纳企业人员参与建设方案论证,综合考虑教学、操作、讨论、成果展示等功能,与浙江天煌公司和深圳松特高新技术公司联合建成了楼宇智能化实验室、实训室和楼宇机电控制实训室、组态技术实训室,并结合生产实际联合开发了实验、实训项目。 同时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制定生产 性实训标准,满足了与结合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校内实践性教学需要。 (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 在建设过程中,在保证基地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具有“教学化”功能的紧密型基地,校企双方签订协议,利益共享。 目前,本专业与中原智能电梯公司、许昌西继电梯公司、浙江天煌公司、深圳松特高新技术、河南华天光电信息公司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这些基地实际上就是与企业共商建立的教学工厂,学生在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企业教师参与教学管理,在合作中逐步将企业项目、案例引入课程,紧密型的校外实习 基地保证了专业的顶岗实习的有效实施。 校企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专业主要采用“外聘内培”的方式,和企业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一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使专兼结构更加合理:二是加强专任教师的培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