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门式起重机安装工艺内容摘要:
述方法不论哪一种,在每根轨道接头处都必须填实,特别是铺有枕木的钢轨接头更要注意。 两钢轨接头需用准鱼尾板连接。 第三节大车轨道铺设的注意事项 轨道下需垫枕木,枕木的断面尺寸和枕木间距,应根据轮压大小和所选用钢轨的断面尺寸而定。 枕木的断面尺寸一般宽 200300mm,间距 一般在 600800mm 左右。 对不采用枕木支承的固方法,可在轨道或垫板下衬厚 812mm 的工业用橡胶板,以防螺母松动和承轨梁被冲击出凹槽。 新铺设的轨道,应把最后检查结果详细准确地记录在使用单位准备的《设备档案卡》中。 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要复查基础是否下沉,连接部位是否松动,轨道是否位移。 如有问题,应及时修理。 不可用已经用过的磨损的旧轨道做门式起重机制大车轨道,特别不能用旧铁路钢轨。 不准用不同规格的钢轨铺设同一台门式起重机的大车轨道。 门式起重机大车轨道应可靠接地。 第四节 轨道 铺设前混凝土梁的安装要求 轨道铺设前混凝土梁的安装要求 ( 1)、轨道梁制作地,必须保证沿横向及纵向的预留螺栓孔位置偏差小于或等于5 毫米,螺栓孔直径应比螺栓直径大 2— 7 毫米,梁顶面要求平整,但不得抹压光滑。 ( 2)、轨道梁的安装偏差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否则应调整好梁后才允许用混凝土找平层。 梁中心线位置对设计定位轴线的偏差≤ 5mm; 梁顶面标高对设计标高的偏差为 +10— 5 毫米; 梁上预留螺栓孔及预留螺栓孔中心线的位置偏差≤ 5mm; ( 3)、混凝土找平层的施工要求: 16 1)、必须在吊车轨道梁上每隔 — 3 米设置一 个控制混凝土找平层标高的基准点,其基准点可参考有关的设置。 2)、用仪器测量调整好基准点的顶面标高,定出找平层顶面标高基准线,然后安装侧横板,清除吊车轨道梁顶面和螺栓孔内的杂物,并将螺栓孔上口堵住,洒水润湿后即可浇捣混凝土。 3)、找平层顶面必须找平压光,不得有石子外露和凹凸不平现象,但不允许采用在表面另铺水泥浆的方法抹平。 4)、施工中必须随时用仪器测量检查,严格保证找平层顶面满足以下要求: a、螺栓处 400mm 宽的范围内顶面不水平度≤ 2mm; b、任意 6mm 长度内各螺栓处的顶面标高≤ 177。 3mm c、沿车间全长各螺栓处的顶面标高≤177。 5mm 5)、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施工时应加强养护,当混凝土试块达到 70%设强度后,即可进行轨道安装工作。 对于没有弹性垫板的轨道宜在轨道安装调整后再施工混凝土垫层。 第五节 螺栓连接 螺栓连接应达到下面的质量要求: a) 所有螺栓联接部位,都应有防松装置。 如双螺母、弹簧垫圈、止退垫片和开口销等,以免因工作时的振动,使联系发生松动。 b) 双螺母防松,薄螺母应安装在下面。 c) 不准使用过长的螺栓,也不允许螺母下方垫多层垫圈来调整螺栓的长度,露在螺母上面的螺纹应少于 2 牙。 d) 用 1 个螺栓联接时,可一次拧紧。 用一组螺母联接时,应按顺序交叉拧紧,并且应分多次进行,高强度螺栓联接时必须按规定操作。 e) 联接用的螺栓数目,必须符合原设计数目的要求。 第三章 起重机大车、小车机构的组装 一、 桥架的组装: 起重机运抵现场,进行开箱清点后,就要对起重机进行安装;首先进行桥架的组装。 对于大吨位的起重机( 10 吨以下)一般不在地面进行组装,而是在地面分别组装成大部件吊装就位后,在起重机已经安装好的轨道上进行组装,具体步骤是: 先将双梁起重机的两侧单梁在地面上分别组装好,将大车运行机构安装牢固。 利用 汽车起重机或履带式起重机将一侧单梁吊到起重机已经安装好的导轨上,利用硬木块和水平尺将其找正垫平。 将加一侧单梁吊起,慢慢地放在轨道上,利有起重机的作用,逐 17 渐向另一单梁靠近,以端梁螺栓孔或止口板为定位基准,按起重机安装连接部位标号图,将起重机组装起来,拧靠螺栓,应按“起重机高强度螺栓连接头安装说明书”进行。 二、桥架组装完工后各项批标均应达到下列规定: 不论是在制造厂内,还是在施工现场组装的桥架;在组装完成之后,主要吊装前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表 1 手动单梁起重机的复查表: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177。 6 起重机跨度 S S2 的相对差Ⅰ S1SⅠ 6 对角钱 L1L2 的相对差 Ⅰ L1L2Ⅰ 8 主梁上拱度 F S< 10m +2 S≥ 10m +3 注:①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测量的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②当有特殊要求时,应检查起重机跨度的相对差; ③主梁的上拱度的最大应处在主梁跨度的中部 S/10 范围内,测量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表 2 手动双梁起重机的复查表: 名称及代号 允许编差 /mm 起重机的跨度 S S≤ 14m 177。 6 S> 14m 177。 8 起 重机跨度 S S2 相对差Ⅰ S1S2Ⅰ S≤ 14m 6 S> 14m 8 主梁上拱度 F +3 对角线 L1L2 相对差Ⅰ L1L2Ⅰ 8 小车轨距 K 177。 5 小车轨距 K K2 的相对差Ⅰ K1— K2Ⅰ 5 注:①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测量的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②当有特殊要求时,应检查起重机跨度的相对差; ③主染的上拱度的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中部 S/10 的范围内,测量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18 表 3 手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的复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编差 /mm 起重机的跨度 S 177。 6 起重机跨度 S S2 相对差Ⅰ S1S2Ⅰ 6 主梁上拱度 F 177。 2 对角线 L1L2 相对差Ⅰ L1L2Ⅰ 8 主梁旁弯度 f S/2020 注:①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测量的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②当有特殊要求时,应检查起重机跨度的相对差; ③当现场组装主梁时,应检查主梁的旁弯度; 表 4 电动单梁起重机的复查 名 称 及 代 号 允许偏差 /mm 起重机的跨度 S S≤ 10m 177。 2 S> 10m 177。 [2+*(S10)] 主梁上拱度 F + 对角线 L1L2 相对差 Ⅰ L1L2Ⅰ (起重机轮距 )W< 3m 5 W≥ 3m 6 主梁旁弯度 f S/2020 注: 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测量的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主梁的上拱度的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的中部 S/10 的范围内,测量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当现场组装主梁时,应检查主梁的旁弯度,并应向两主梁外凸起; 19 表 5 电动葫芦双梁起重机的复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起重机的跨度 177。 5 起重机跨度 S S2 的相 对差Ⅰ S1— S2Ⅰ 5 主梁上拱度 F + 对角线 L L2 相对差Ⅰ L1— L2Ⅰ 5 大车车轮水平偏斜 小车轨距 K 跨端 177。 2 跨中 S≤ +5 +1 跨中 S> +7 +1 主梁旁弯度 F S≤ S/2020 且 < 5 S> S/2020 且 < 8 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高低差 C K≤ 3 K> 5 注: 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测量的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主梁的上拱度的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的中部 S/10 的范围内,测量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当现场组装主梁时,应检查主梁的旁弯度,并应向两主梁外凸起; 当有特殊要求时,应检查对角线的相对差; 大车车轮水平偏斜,在同一端梁下两车轮的偏斜方向应相反 表 6 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的复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起重机的跨度 S 主、端梁铰接 177。 4 主、端梁刚接 S≤ 10m 177。 2 S> 10m 177。 [2+]*(S10) 连接板间距差Ⅰ S1S2Ⅰ 主、端梁铰接 2 主梁上拱度 F + 主梁旁弯度 F S/2020 注:当现场 组装主梁时,应检查主梁的旁弯度 20 表 7 通用桥式起重机组装桥架的检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mm 主梁上拱度 F + 对角线 L1L2 的相对差Ⅰ L1L2Ⅰ 正轨箱形梁 5 偏轨箱形梁、单腹板和桁架梁 10 小 车 轨 距 K 正轨箱形梁 跨端 177。 2 跨中 S> +5 +1 S≤ +7 +1 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梁、半偏轨箱形梁、桁架梁 177。 3 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高低差 C K≤ 3 2m< K≤ K> 10 主梁旁弯度 F 正跨箱形梁 S2/2020 偏轨箱形梁、单腹板和桁架梁 S≤ 5 S> 8 起重机的跨度 S≤ 10m 177。 2 S> 10m 177。 [2+*(S10)] 起重机跨度 S1S2 的相对差Ⅰ S1S2Ⅰ 5 同一端梁下大车车轮同位差 2 注: 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侧量,测量的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当在现场组装桥架时,应检查对角线的相对差。 主梁旁弯度应向外凸曲,在离上翼缘板 100mm的腹板上测量。 21 表 8 双梁通用门式起重 机和装卸桥组装允许偏差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 起重机的跨度 S S≤ 26m 177。 8 S> 26m 177。 10 起重机跨度 S S2 的相对差Ⅰ S1S2Ⅰ S≤ 26m 8 S> 26m 10 主梁上拱度 F + 悬臂上翘度 F0 + 对角线 L1L2 的相对差Ⅰ L1L2Ⅰ S≤ 26m 5 S> 26m 10 主梁旁弯度 F 正轨箱形梁 S2/2020 且 ≤ 20 偏轨箱形梁、单腹板和桁架梁 S2/2020 且 ≤ 15 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高低差 C 3 小车轨距 K 正轨箱形梁 跨端 177。 2 跨中 +7 +1 偏轨箱形梁、桁架梁 177。 3 注: 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测量的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主梁的上拱度的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的中部 S/10 的范围内,测量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当在现场组装桥架时,应检查对角线的相对差。 主梁旁弯度应向外凸曲。 在离上翼缘板 100mm的腹板上测量。 悬臂端上翘度的测量方法应符合有关的规定,悬臂端上翘度 F0=L0/350。 22 第四章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吊装 第一节、 起重机安装的基本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能参数、不同使用环 境、不同现场条件的起重机,其安装方法也不同。 有的仅有一种起重设备就能独立完成安装任务;有的使用多种起重设备联合作业;有的还利用被安装就能独立完成安装任务;有的使用多种起重设备联合作业;有的还利用被安装起重机自身的起升或变幅卷扬系统来配合安装。 应根据不同的起重机及其条件,选用不同的安装方法。 起重机的安装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按起重设备分: 利用现场建筑物或设备安装起重机。 如利用工厂内车间厂房结构安装桥式起重机,这种方法常用在厂房较高、大型的桥式起重机安装的场合。 利用桅杆起重设备安装起重 机。 封闭安装法 所谓封闭安装法是在厂房结构件安装完毕,房顶封闭以后安装桥式起重机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安装桥式起重机因厂房全部封闭,使工作环境改善,地面平整,道路畅通,有防风设施。 中小型工厂厂房桥式起重机安装也常用此法。 一般设置流动起重机吊装,如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等。 采用流动式起重机安装桥式起重机要具备下列条件: 1)、厂房的墙面或门要预留空间,以便于流动式起重机能顺利进出厂房,以及桥式起重机的结构件和部件能运进厂房。 2)、流动式起重机臂架的长度要能满足桥式起重机主梁及小车部件的安装高度,并且要 考虑此吊装高度的允许起重量以及厂房高度能否容纳臂架的操作高度。 以免因考虑不周到,造成临时将厂房房顶横向拉筋拆下来,甚至将厂房顶面揭开一部分,让臂架伸出房顶,而满足吊装要求。 3)、桥式起重机的桥架装车和运进安装现场的方向,卸车方位与起重机安装方位要一致。 因为流动式起重机在厂房内移动范围有限,或常常不能转动,为避免桥架的第二次倒运,首先要考虑到桥架装运方向与卸放方位,保证流动式起重机顺利卸车与吊装。 梁工安装法 所谓梁工安装法是在厂房建筑的适当位置,设计实腹梁,在实腹梁上预先焊接吊耳,用滑轮组和卷扬机牵引 而进行桥式起重机安装的一种方法。 以上三种安装方法的比较:敞开安装法,作业面积大,场地不受限制,起重机械的位置设置比较灵活,且臂架长度不受房顶高度的限制,操作方便,在工厂新建厂房的桥式。桥门式起重机安装工艺
相关推荐
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踩踏。 ⑤ 摊铺遇雨时, 立即停止施工,并在雨后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 ⑶ 沥青混合料 的压实及成型 ① 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采用 双钢轮 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 ② 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 30~ 50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 设标志
10 十二 、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 防水混凝土 质量 要求 高,必须选择符合规范规定和满足设计要求的原材料。 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细骨料、粗骨科、拌和水、混合材料及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水灰比应小于 ,宜小于 ,浇筑入模时混凝土坍落度应小于 8cm(使用高效减水剂的情况下,可适 当放宽坍落度要求,宜控制在 12cm以下)。 水泥 水泥进场后
控制其位置及顶面标高,预埋件表面及螺栓不能用电弧焊烧伤,且外露部分必须用胶条保护。 3 1 施工 竖墙 钢筋时, 详细参考各工点图中 竖墙的 平面布置,特别注意在梁端处竖墙钢筋布置的不同,在竖墙 C 处有 4 道 200 340mm 空隙,在竖墙 B 上预埋 1 个 φ 100mm的圆孔 ;在防撞墙相应位置上预埋 2 个 φ 100mm的圆孔 ,开孔位置距梁面顶 15cm。 三、模板安装 遮板
主要 传感 零部件后应进行校准。 其它要求 采用的技术应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口碑; 8 设备应配套相应的售后服务,确保施工时不耽误工期。 3 张拉系统 安装 与调试 管道安装 管道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且其内横截面积应不小于预应 力筋净截面积的 2 倍;对长度大于 60m 的管道,宜通过试验确定其面积比是否可以进行的压浆作业。 管道应按设计规定的坐标位置进行安装,并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
措施,或修复措施,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 12)雨季施工除做好防雨防汛工作以外同时也要做到消防工作,消防器材要按规定备齐,应急道路要保持畅通。 ( 13)现场材料部门配合生产部门采购进场防雨材料及器具(如塑料布 、苫布、潜水泵等),做好防雨、防汛材料准备。 钢筋工程雨季施工要求 ( 1)雨天施工时,加工钢筋在钢筋棚内进行,正在进行施工的钢筋骨架或已绑扎完准备浇注混凝土的,须用棚布
..................................................................................................... 33 现浇 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满堂支架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四川川交路桥 有限 责任 公司 绵阳市二环路工程 8 标项目 部 4 钢管压应力及稳定性验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