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梁板预制方案内容摘要:

合表 23 的规定。 表 23 预应力筋束竖向位置允许偏差 截面高(厚)度 (mm) h≤ 300 300< h≤ 1500 H> 1500 允许偏差 (mm) 177。 5 177。 10 177。 15 3. 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①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 143702020)。 ②预应力筋锚具应按设计要求使用。 用于后张的锚具或其附件上应设置压浆孔或排气孔,压浆孔应有足够的截面面积,以保证浆液的畅通。 ③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 需敲击才能松开的夹具,必须保证其对 预应力筋的锚固没有影响,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不造成危险。 ④用于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用于先张法的连接器, 必须符合夹具的性能要求。 ⑤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a、 锚具、夹具、连接器检验项目、检验频次、取样数量与质量要求见下表 表 24 锚具、夹具、连接器检验项目、频次、取样数量与质量要求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检验频次 质量要求 10%,不少于 10 套 /每批 每 批≤ 1000 套,同类产品、同类原料、同种工艺一次投料生产的数量 符合《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GB/T143702020) 5%,不少于 5套 /每批 验 6 套 /每批 b、 检验结果判定 外观:表面无裂纹,影响锚固性能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应判为合格;如此尺寸有一项超过允许偏差,则应取双倍数量重做检验;如仍有一套不合格,则应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硬度:每个零件测试 3 点,其硬度应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零件 不合格,则应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抽取 6套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成 3 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应另取双倍数量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① 预应力管道的一般要求 a、 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力筋的孔道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一般由金属波纹管或塑料波纹管构成。 b、 浇筑砼时,在混凝土中的管道不得有漏浆现象。 管道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使其在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下能保持原有的形状,且能按要求传递粘结应力。 c、 预应力管道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内外表面应清洁、无锈蚀、油污、孔洞和不规则褶皱,咬口不应有开口或脱扣。 ② 预应力管道材料 a、 刚性或半刚性管道应由不与混凝土、预应力筋、水泥浆发生不良反应的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 半刚性管道一般应由波纹状的金属螺纹管或塑料螺纹管道组成。 b、 金属管道宜尽量采用镀锌材料制作,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一般情况材料厚度不得小于。 塑料波纹管管道的制作材料(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和管道性能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 JG/T 5292020)的要求。 塑料波纹管 的壁厚(  )应为:内径  ≤ 75mm,  ≥ ;内径  ≥ 90mm,  ≥。 管道应有一定的强度,塑料波纹管的环向刚度应不小于 6 2/kNm ,以使其在搬运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完好。 ③ 金属波纹管的检验 a、 金属波纹管 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其类别、型号、 规格、数量和逐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外,还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按表 25进行检验。 表 25 金属波纹管检验项目、频次、取样数量与质量要求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检验频次 质量要求 5根 1m/ 每批 每批≤ 50000m,同厂家、同批次的金属波纹管 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JG 2252020) 3.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刚度 4.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刚度 5.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抗渗漏性能 6. 弯曲后的抗渗漏性能 b、 检验结果有不合格项目时,应以双倍数量的试件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仍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④ 塑料波纹管的检验 a、 塑料波纹管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其类别、型号、 规格、数量和逐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外,还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按表 26 进行检验。 表 26 塑料波纹管检验项目、频次、取样数量与质量要求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检验频次 质量要求 1. 外观 5根 1m/ 每批 每批≤ 10000m,同厂家、同配方、同工艺、同设备连续产生的塑料波纹管 符合《预应力混凝土 桥梁用塑料波纹管》 ( JG/T 5292020) 2. 尺寸 3. 环刚度 4. 抗冲击性 5. 柔韧性 6. 局部横向荷载 b、 检验结果有不合格项目时,应以双倍数量的试件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仍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① 管道安装 对于跨径大于或等于 25m 的 T 梁、小箱梁、现浇结构等,宜采用塑料波纹管;跨径小于 25m 的空心板等可以采用金属波纹 管。 管道安装要点 a、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布置正确,孔道平顺,端部的预埋钢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预应力管道必须严格按设计,采用竖向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孔道曲线位置应适当加密,防止管道位置偏移。 预应力管道需要接长时,接头处的连接管宜采用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类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经的 57倍,并用塑料胶带缠裹密封,防止水泥浆的渗入。 所有管道均应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设排气孔及需要时在最低点设排气孔;压浆管、排气管和排水管最小内经不得小于 20mm。 当预应力筋安排在混凝土浇筑之后 安装时,可在管道内穿入大小适宜的塑胶管,以保护管道不受损伤。 b、 波纹管安装时,应去掉端头毛刺、卷边和折角,尽量避免反复弯曲,以防管壁开裂,同时还应防止电焊火花烧伤管壁。 波纹管的接长可采用大一号的同型波纹管作为接头管,接头管长度:管径为φ 40~φ 65 时不小于 200mm;φ 70~φ 85 时不小于 250mm;φ 90~φ 100 时不小于 300mm,被接管旋进管内的长度不得少于 100mm。 接头管两端用密封胶带或塑料热缩管封裹,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渗入管内造成管道堵塞。 c、 波纹管安装后,应检查波纹管的位置、曲线形状是 否符合设计要求(见表 31),保证管道直线段平顺、曲线段圆滑。 检查波纹管的固定是否牢靠,接头是否完好,管壁有无破损等,如有破损,应及时用胶粘带修补。 表 31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和频率 管 道 坐 标 梁长方向 30 抽查 30%,每根查 10 个点 梁高方向 10 管 道 间 距 同 排 10 抽查 30%,每根查 5 个点 上下层 10 d、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波纹管漏浆堵塞和变形,浇筑混凝土前应在波纹管内预穿硬塑料管,待混凝土浇筑完成 2小时后方可拔出。 管 道安装完毕后,应对其端部进行封盖,防止水或其他杂物进入。 ② 锚垫板预埋 设置端部钢筋网和预埋锚垫块位置要准确,应与端模板紧密结合,不得平移或转动,保证锚固面与钢束垂直。 墩顶负弯矩预应力扁锚锚垫板和扁形波纹管预埋位置必须要准确,扁形波纹管可放大一级,便于穿钢绞线。 ① 预应力张拉机具设备及仪表(压力表精度 级)必须有合格证书及相应铭牌。 ② 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并配套使用,标定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使用时一致。 ③ 千斤顶、压力表和油泵应结合施工现场整体静态标定,同时应尽量满量程标定( 至少 80%以上)以降低摩阻影响。 ④ 校验应委托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 ⑤ 为保证静态标定和张拉时能持荷保压,千斤顶不得有明显内泄漏现象,即加压时进油表显示压力读数,回油表读数接近为零。 ⑥ 长期不使用、标定时间超过 6个月、 6个月内正常使用超过两百次、使用中预应力机具设备或仪表出现反常现象、千斤顶检修后均应重新标定。 ⑦ 当采用测力传感器计量张拉力时,测力传感器应按国家相关规定的检验周期检定,千斤顶和压力表可不做标定。 ⑧ 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定期维护和校验。 标定 时,施工方负责张拉的专人应参与标定读数。 ① 短束梳编穿束 a、 跨径小于或等于 45m 的预制梁及其它钢束长度较短、根数较少、重量较轻的预应力钢束应采用短束梳编穿束工艺。 b、 短束梳编穿束工艺步骤: 1) 机具准备: 扎钩、扎丝、梳束板 (可用锚具代替 )、透明胶带、刀片、油性笔、号码纸、卷扬机、钢丝绳(宜为  8mm)等。 2) 下料:每束钢绞线下料时应有一根钢绞线长出 10~ 20cm 做为中间钢绞线,其余各根钢绞线下料长度应基本一致。 3) 编号:每根钢绞线的两端应编上同样的号码,以透明胶带将写好的号码绑在钢绞线的两端,同时对锚具进行编号,两端的锚具应同时编号,一块锚具顺时针编号,另一块锚具逆时针编号。 编号应写在锚具的外露面(上夹片的一面)。 如下图 51 所示。 4) 端头绑扎:端头绑扎宜分层进行。 如图 52所示 8号钢绞线作为一层, 3 号钢绞线作为一层, 6 号钢绞线作为一层,先逐层绑扎再整体绑扎。 绑扎好后的钢绞线根据每束钢绞线根数的不同呈正方形、矩形、梯形等形状。 123456789 987654321 图 51( a)锚具 1 图 51( b)锚具 2 5)、 梳束:利用梳束板或锚具对钢绞线进行梳理,每梳理钢绞线长度约 1m时,用扎丝把钢绞线扎紧,绑扎时扎丝端头朝上。 逐段绑扎直至将钢绞线梳理完毕。 6)、 穿束:钢丝绳一端连接卷扬机,另外一端做成绳套与钢绞线穿入端绑牢,穿入端端头可用塑料瓶套住并用胶带缠紧。 启动卷扬机缓慢匀速拉动钢绞线。 7)、 对中调整:穿束完毕后,将穿入端钢丝绳、塑料瓶和胶带等去除,使钢绞线编号外露,先将中间钢绞线套入锚具孔内中间位置,上夹片,稍微顶紧,再将其它钢绞线分别套入对应的锚具 孔内。 旋动锚具使两端锚具各孔位对中。 如图 51( a)( b)所示 1号钢绞线均在上方。 8) 、 注意事项: ⑪ 钢绞线的编号在两端按从小到大呈锥形排列,以透明胶粘牢; ⑫ 钢绞线绑扎须牢固,顺序不能打乱,绑扎后的钢绞线要能成为一个有一定刚度的整体; ⑬ 钢绞线在穿束时,注意绑扎接头须要朝上,防止扎丝刮坏锚垫板。 ② 长束梳编穿束 a、 跨径大于 45m 的预制梁、连续现浇构件及其它钢束长度较长、钢绞线根数较多、重量较重的预应力钢束应采用长束梳编穿束工艺。 b、 长束梳编穿束工艺(示意图如图 52)的主要步骤如下: 1)、 钢绞线下 料完毕后在其一端套入锚板作为梳束工具(也可用限位板),用砂轮锯将该端钢绞线各索端头切割 20~ 30cm,但保留中心一根钢丝。 2)、 将中心丝穿入具有与锚具相似位置孔的牵引螺塞(牵引螺塞上各孔距略大于钢绞线直径)后镦头(图 53),镦头直径大于牵引螺塞孔的直径,以满足整束穿束时拖动钢绞线平动的要求。 3)、 镦头后的整束钢绞线(图 54)通过牵引螺塞和螺旋套连接(图 55),牵引螺塞外径和螺旋套内径相同,均带有丝口,拧紧即可。 4)、 钢绞线穿束前钢绞线端头(包括切割部分)须用胶带缠绕保护(注意牵引头缠胶带以前,应 先用卷扬机牵引,使各根钢绞线在镦头处长短一致),防止穿束过程中钢绞线端头散索。 5)、 将牵引螺塞与螺旋套连接,螺旋套另一端由卷扬机上的钢丝绳牵引,穿束时由卷扬机缓慢牵引整束钢绞线平动完成整束穿束。 若受场地限制可利用转向滑轮,也可增加卷扬机,钢绞线牵引时应采用锚板边梳理边绑扎,绑扎间距宜为。 在穿束过程中,注意只克服钢绞线与波纹管的摩阻,便于对系统的保护。 1. 梳束板(或锚具) 2. 钢绞线 3. 牵引螺塞 7. 绑扎胶带 13. 扎丝 图 52 梳编穿束示意图 图 53 钢绞线的墩头 图 54 镦头后整束钢绞线 图 55 牵引螺塞和螺旋套连接 ③ 分节段施工的连续刚构桥的梳编穿束 a、 分节段施工的连续刚构桥梳编穿束注意事项: 1)、 对于分节段施工的连续刚构桥,宜采用梳束板梳束,梳束板上各孔的大小应略大于钢绞线直径,但也不宜过大,防止其在穿束过程中扭转与其它钢绞线缠绕。 2)、 梳束板各孔的间距宜为 2mm,并且各孔位应做好对应编号,其位置应与锚具安装孔位保持一致。 3)、 梳束时,连接器周边带挤压套的钢绞线与梳束板之间钢绞线线形应平顺,没有相互缠绕,对已梳理顺直的钢绞线 可在远端进行逐段绑扎。 4)、 梳束结束后,将绑扎好的整束钢绞线进行编号再穿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