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旋挖钻孔桩基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时补充泥浆,以确保孔内水头压力,防止塌孔。 施工工艺要点 钻孔前施放桩位点,放样后四周设护桩并复测,误差控制在 5mm以内。 进一步确定是否有障碍物,必须待甲方或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成孔施工。 钻机就位应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钻头对准孔位开启电机 10 进行开孔。 设置护筒:根据桩位点设置护筒,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稳定,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 1%,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 土填实。 施工中,护筒的埋设采用旋挖钻机静压法来完成。 首先正确就位钻机,使其机体垂直度、钻杆垂直度和桩位钢筋条三线合一,然后在钻杆顶部带好筒式钻头,再用吊车吊起护筒并正确就位,用旋挖钻杆将其垂直压入土体中。 护筒埋设后再将桩位中心通过四个控制护桩引回,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并在护筒上用红油漆标识护桩方向线位置。 护筒的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 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 护筒应高出地面20~30cm,随即注入稳定液,并应保证孔内稳定液面高于地下水位 1m 以上。 钻机就位:旋挖钻机底盘为伸缩式自动 整平装置,并在操作室内有仪表准确显示电子读数,当钻头对准桩位中心十字线时,各项数据即可锁定,勿需再作调整。 钻机就位后钻头中心和桩中心应对正准确,误差控制在 2cm 内。 钻进:当钻机就位准确,泥浆制备合格后即开始钻进,钻进时每回次进尺控制在 60cm 左右,刚开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稳,提斗要慢,特别是在孔口 5~ 8m段旋挖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控制盘来监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时进行纠正,而且必须保证每挖一斗的同时及时向孔内注浆,使孔内水头保持一定高度,以增加压力,保证护壁的质量。 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 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 当旋挖斗钻头顺时针旋进时,底板的切削板和筒体翻板的后边对齐。 钻屑 进 11 主筋砼垫块 砼垫块入筒体,装满一斗后,钻头逆时针旋转,底板由定位块定位并封死底部的开口,之后提升钻头到地面卸土。 开始钻进时采用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 20%,以保证孔位不产生偏差。 钻进护筒以下 3 米采用高速钻进,钻进速度与压力有关,采用钻头与钻杆自重摩擦加压, 150MPa 压力下,进尺速度为 20cm/min; 200MPa 压力下,进尺速度为 30cm/min; 260MPa 压力下,进尺速度为 50cm/min。 泥浆配制:采用膨润土、火碱及纤维素混合而制,在泥浆池中用搅拌机将泥浆搅拌好后, 泵入孔内,旋挖钻均匀缓慢钻进,这样即钻进又起到泥浆护壁的作用。 钻进时掌握好进尺速度,随时注意观察孔内情况,及时补加保持液面高度。 泥浆制备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泥浆指标问题,其比重一般控制在 ~ 之间,粘度控制在 17~20s,砂率控制在 4%以内;二是补浆的速度,泥浆补充一般采用泵送方式,其速度以保证液面始终在护筒面上为标准,否则有可能造成塌孔,影响成孔质量。 清孔:钻进至设计孔深后,将钻斗留在原处机械旋转数圈 ,将孔底虚土尽量装入斗内,起钻后仍需对孔底虚土进行清理。 一般用沉渣处理钻斗(带挡板的钻斗)来排出沉渣,若沉淀时间较长,则应采用水泵进行浊水循环。 要求成渣厚度不大于 5cm。 钢筋笼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存放场地应平整,钢筋笼应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方能下放,下放时应保证钢筋笼顺直,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A、钢筋制作: 因本工程桩长普遍较短,钢筋笼宜制作成整体,一次吊装就位。 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 12 标出主筋的位置。 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 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 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骨架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 B、 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方法: 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 50%,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 钢筋笼的材料 、加工、接头和安装,符合要求。 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可用焊接钢筋“耳朵”或转动混凝土垫块。 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 2m 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 4 个。 C、 骨架的起吊和就位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骨架安装采用汽车吊,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加强骨架内焊接三角支撑,以加强其刚度。 采用两点吊装时,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 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 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 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 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 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 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 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及钢筋十字支撑。 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可用木棍或型钢(视骨架轻重而定)等穿 13 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孔口临时支撑应满足强度要求。 将吊钩移到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将骨架徐徐下降,骨架降至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