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筑工程创优方案内容摘要:
钢筋加工表面要洁净,油渍浮皮、铁锈应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加工前要做样板,然后按照样板尺寸大批量加工,加工完毕进行检查验收,合格的钢筋应编号、挂牌堆放。 ( 4)主楼梁、柱的Φ 18 以上钢筋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连接新技术,采 用 I 级接头进行连接。 ( 5) 车站主体 钢筋的绑扎和安装 : 对照图纸核对钢筋直径、品种、级别、成型尺寸、规格和数量。 钢筋成型绑扎时,钢筋位置必须准确,接头搭接长度及保护层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采取定位梯子筋,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内埋入 20 号铁丝)、钢筋马凳、塑料定位夹具来限制钢筋位移,有效的控制钢筋保护层。 钢筋成型绑扎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图及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绑扎铅丝下料必须准确,绑扎必须牢固,绑丝头一律弯向构件里侧。 绑扎不准露扣。 每层柱、剪力墙绑扎之前必须进行垂直度校正。 ( 6) 墩身钢筋的绑 扎和安装: 墩身钢筋插筋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准确,上部拐头平行,并将箍筋套在承台顶预留伸出竖筋上。 墩身竖筋上端靠支架临时固定,测量控制竖筋的垂直度。 根据施工图纸,准确在竖筋上标出箍筋的控制绑扎位置,将制备好的对应墩身箍筋按竖筋上标出的控制绑扎位置从下往上与竖筋绑扎紧密,绑扎后的箍筋面应水平。 箍筋绑扎时,在竖筋外侧绑一定数量的小块水泥砂浆垫块,以 8 保证浇筑 混凝土 时墩身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 7)箱梁钢筋的绑扎和安装 钢筋的绑扎时,按梁体钢筋布置的结构形式确定绑扎顺序。 主筋的位置及间距必须准确,弯起钢筋的弯起点的位置 必须与设计相同。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长方向置于上面并交错布置。 钢筋的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用点焊焊牢。 箱梁腹板内的骨架钢筋在定型胎架上焊制。 ( 8) 钢筋施工严格执行“七不准”、“五不验”制度。 “七不准”:已浇注的 混凝土 浮浆未清理干净;钢筋污染清除不干净;控制线未弹好;钢筋偏位未检查校正合格;钢筋接头本身质量不合格;技术交底未到位;钢筋加工未通过互检不准绑钢筋。 “五不验”:钢筋纠偏不合格、钢筋绑扎未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钢筋未完成不验收。 模板工程 ( 1) 车站 地下结构采用小钢模, 顶板、梁采用新的多层板模板进行施工,方柱采用全钢模板 ;区间承台、墩柱采用全钢模板,现浇箱梁底模采用 钢 模板, 内模采用木模。 ( 2)通过精选队伍,使用熟练操作工人,以保证作业质量。 ( 3)采用合理的支模方式和工艺,确保 混凝土 接茬表面质量。 ( 4)模板的支设要确保其位置 ,标高、轴线的准确性 . ( 5)为防止 混凝土 浇注时漏浆,在模板组装接缝处全部加贴密封条。 ( 6)配板必须合理。 有特殊要求构造时及预埋件和预埋孔洞的位置,在配板图上必须标明。 ( 7) 使用前在模板与 混凝土 的接触面上涂刷脱模剂。 使用的脱模剂选用脱模性能好,有光洁,色泽一致的脱模剂,以确保 混凝土 的外观光洁明亮。 ( 8)剪力墙模板采用φ 14 螺栓紧固,柱模板采用槽钢柱箍与φ 20对拉螺栓相结合的形式,以保证不产生涨模等质量问题。 9 ( 9) 墩身模板安装后要保证墩身截面设计尺寸与允许轴心偏差。 设 3至 4根钢缆拉住模板,以防浇筑 混凝土 时模板倾斜。 底部通过承台预埋件固定。 ( 10)箱梁模板安装前,放样工作要及时准确,底模用水准仪现场检查底板标高及平整度。 侧模边线点每隔 4m用经纬仪测设于底板面上,同时以 20cm垂直间距设好侧模边线检查点,以利模板最 终尺寸及垂直度检查,保证结构尺寸正确。 ( 11) 所有预埋件除锈后涂刷两遍防锈漆。 ( 13) 模板拆除后,要对构件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 14) 梁侧边模板加固,除采用钢管加固,还要在梁中间位置,每隔 40cm 采用φ 14 螺栓螺栓对拉。 混凝土 工程: ( 1) 混凝土 采用商品混凝土。 ( 2)编写针对性的冬、雨季施工技术方案。 ( 3)原材料应检验,进厂水泥应有合格证,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并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和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 4)严格执行配合比,控制塌落度。 在浇筑地点随时检查塌落度,实测值与要求塌落 度之间允许偏差为177。 10。 ( 5) 混凝土 的运输、浇筑及间歇时间不应超过 混凝土 的初凝时间,同一道施工段的 混凝土 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 混凝土 初凝之前将上一层 混凝土 浇筑完备。 ( 6)当底层 混凝土 初凝后,浇筑上一层 混凝土 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混凝土 接茬时必须将表面浮浆处理干净,二次浇 混凝土 必须坐 1: 1 砂浆。 ( 7) 混凝土 应分层浇筑,以便于振实,分层厚度宜不大于 500mm。 墩柱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宜大于 80cm。 混凝土 的浇筑要注意浇筑顺序,尽量避免留施工。桥梁建筑工程创优方案
相关推荐
时补充泥浆,以确保孔内水头压力,防止塌孔。 施工工艺要点 钻孔前施放桩位点,放样后四周设护桩并复测,误差控制在 5mm以内。 进一步确定是否有障碍物,必须待甲方或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成孔施工。 钻机就位应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钻头对准孔位开启电机 10 进行开孔。 设置护筒:根据桩位点设置护筒,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稳定
计及规范要求后进行混凝土灌注,砼灌注前导管上口设漏斗和储料斗,下口距孔底约为250400mm。 12)灌注水下混凝土 利用混凝土运输罐车及砼泵车灌注混凝土。 a、成孔清孔后,及时灌注水下砼。 砼坍落度控制在 1822cm,第一车砼坍落度可稍大,最高控制在 22cm。 b、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应在漏斗底口设置可靠的隔水设 施,本工程采用编织袋包扎的砂球。 c、采用砍球法灌注首批混凝土
检验项目 设计值 实测值 设计值 实测值 设计值 实测值 设计值 实测值 钢筋骨架尺寸( mm) 长 13822 13820 13822 13821 13822 13824 13822 13824 宽(高、直径) 2185 2182 2185 2187 1400 1402 1400 1401 弯起钢筋位置( mm) 受力钢筋排距( mm) 保护层厚度( mm) 预埋件尺寸 符合设计 □
的要求,逐项进行核查。 能基本反映工程质量情况 ,达到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即可通过验收。 全部项目都通过,即可在施工单位检查评定栏内打“√”标注检查合格。 安全和功能检验 (检测 )报告:这个项目是指竣工抽样检测的项目,能在分部工程中检测的,尽量放在分部工程中检测。 逐一检查每个检测报告,核查每个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程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及规范规定,检测结果是否达到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