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生鞭毛 13根。 ( 2) .症状 不论幼苗、幼树或成林树木 ,感病株可在一侧、顶端、或全株突然出现全部或部份叶片萎蔫、下垂、干枯 ,多数病株在几天内枯死。 切断植株 ,可见刀口冒出浅乳白色的菌脓。 如天气过于干燥 ,可将切口浸入清水内 ,数分钟后可以观察到溢脓现象。 病根部和木质部可出现坏死、水渍状和臭味。 ( 3) .防治方法 7 ①通过进行抗病育种方法 ,选择抗病树种。 ②在生产实践中观察、选择抗病品种 ,坚决淘汰易感病的品种。 ③不用前作是农作物的山地作为苗圃地和林地。 ④若在前作是农作物的地上种植的必须是高抗病品种。 ⑤把好苗关 ,杜绝明显出现青枯病苗圃的苗木出圃上山。 ⑥加强调查病情 , 510 月都要注意病害动态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或挖掉 ,带出林外烧毁。 ⑦用生石灰粉消毒病灶。 ⑧造林整地时不要垂直开沟 ,防止上方发病株的病菌靠雨水迅速传播。 ⑨台风过后对风倒株修枝、培土 ,以利树势的恢复 ,减少病菌的入侵。 ⑩圃地或幼树可试用 1 000 倍液的托布津苯骈咪唑或青枯一次净淋施。 二、 桉树虫害 防治 技术 近年来 ,随着桉树人工林的发展 ,特别是大面积桉树纯林的种植 ,桉树害虫的种类和危害程度都呈上升趋势。 桉树根部害虫是目前最重要的害虫类群 ,主要种类有白蚁、蛴糟、蝼蛄和地老虎等。 桉树食叶害虫种类很多 ,其中 ,危害严重的有 22 种 ,主要有油桐尺蠖、桉袋蛾、白裙赭夜蛾等。 桉树树干和木材害虫主要有荔枝拟木蠹蛾和桉材小蠹,这类害虫一般危害衰弱木的树干、树枝或树皮。 (一) 黑翅土白蚁防治技术 :白蚁主要危害桉树的幼苗、树干、皮和根,特别是啃食桉树幼苗根茎交界处的树皮,成环剥状,造成幼树死亡。 :白蚁 取食和活动一年有 2 次高峰,即 4~ 6 月、 9~10 月, 11月下旬开始转入地下活动。 : ( 1) .施放灭蚁灵诱杀。 在造林前一年的 9~ 10 月炼山后,每亩 8 埋放灭蚁灵诱饵剂 25~ 30 包,以“品”字形均匀投放于造林地,造林地周围应适当多放,投放点挖 1015cm 深小坑,铺薄层枯草,连袋放入药剂 12 包,覆土压实即可。 一个月内不进行林事活动,以提高药效。 ( 2)造林前使用绿僵菌 1: 2020 倍液浸苗木土球。 或造林时紧贴苗木根茎处施地虫净或地虫毙等 5 克。 (二) .大蟋蟀防治技术 : 以成虫、若虫将桉树幼苗 从茎基处咬断,常将咬断幼苗拖回洞中贮存,造成严重缺苗。 : 3 月开始活动,成虫、若虫白天潜伏穴中,夜晚出外危害,以晚上 8~ 9 时最多。 :采用毒饵防治,将 50 公斤米糠炒香摊冷,加 90%晶体敌百虫 1 公斤稀释液,淋湿米糠至手捏成团为度,在无风闷热的傍晚在林地隔开堆放,每堆 1~ 2 粒花生米大小。 也可用甘薯、萝卜等切成 ~ 1cm 碎片,按 10%比例拌入农药,于傍晚前放 1 小勺于穴口顺风之上方毒杀。 (三) 桉树 尺蠖 尺蠖 (油桐尺蠖、埃尺蠖、大造桥虫、用克尺蠖等) 是近年来发现危害桉树的主要害虫之一 ,大 面积发生时 ,整片桉树叶子被吃光 ,林木生长受阻 ,甚至死亡。 : 1龄幼虫大多自嫩叶叶缘取食,使叶片呈现圆形枯斑; 2龄幼虫将叶片取食叶片成孔洞; 3龄起残食全叶。 取食桉林树叶,严重危害桉树,树 9 叶几乎被全部吃光,呈现火烧状。 : 世代多, 每年发生 3~ 4代,世代较明显,虫态间稍有重叠。 第一代幼虫 6月发生,第二代 8月发生、第三代 10月发生。 幼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可帮助近距离扩散,也有自身保护的作用。 在树根附近地下3cm化蛹,无茧、以坭作蛹室、被蛹。 成虫白天翅展、静伏在树干上。 有趋光性。 卵产在开裂的树皮底面。 : 1)人工防治:①在发生严重的林地于各代蛹期进行人工挖蛹。 ②根据成虫多栖息于高大树木或建筑物上及受惊后有落地假死习性,在各代成虫期于清晨进行人工扑打,也是防治该尺蠖的重要措施。 ③卵多集中产在高大树木的树皮缝隙间,可在成虫盛发期后,人工刮除卵块,但人工防治方法一般只能杀灭部分害虫,难以达到全面控制害虫发生与危害的目的。 2)药剂防治: 新一代仿生农药灭幼脲Ⅲ号对油桐尺蠖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采用 5001000倍液防治四龄以下幼虫 ,施药后 24小时可中毒 ,一周内可达到死亡高峰 ,二周内减退率达到 90%以上 ,能够有效地控制虫灾的蔓延 ,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 1~ 3 龄幼虫期进行农药防治,首选药物是增效型灭幼脲粉剂,其次是 Bt制剂混合粉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