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装箱码头工程道路、堆场地基处理设计35p内容摘要:

G38 G39 G40 残余沉降差异(排水板宽 15cm,间距 )见表 47 和 48: 某 集装箱码头工程 道路、堆场地基处理设计 20 表 47 残余沉降差异汇总(横向) 横向剖面 钻孔号 钻孔距离( m) 残余沉降差异( m) 坡比(‰) A2 S5~ K23 K23~ S8 S8~ K22 K22~ S11 S11~ K21 A3 K20~ S4 S4~ K19 K19~ S7 S7~ K18 K18~ S10 S10~ K17 A5 K16~ S1 S1~ S3 A7 G38~ G39 G39~ G40 表 48 残余沉降差异汇总(纵向) 纵向剖面 钻孔号 钻孔距离( m) 残余沉降差异( m) 坡比(‰) B5 S2~ S1 S1~ G39 B9 S5~ S4 B10 K23~ K19 B11 S8~ S7 B12 K22~ K18 B13 S11~ S10 B14 K21~ K17 原有老大堤范围内地基处理 老大堤轴线左右各 15m 范围内先进行回填开山石渣,然后用高能强夯方式处理,采用 4 遍夯工艺,前 3 遍为点夯,夯击能为 5000kN〃 m,第 4 遍为普夯,夯击能为, 夯点间距 4m。 由于周边都为堆载预压处理,强夯处理应安排在周边堆载料撤出后进行。 在做面层结构时,应在结构层底部铺设双向 20 kN〃 m 的土工格栅,某 集装箱码头工程 道路、堆场地基处理设计 21 以尽量消除不均匀沉降对使用的影响。 七、场桥轨道梁范围内二次处理方案 轨道梁范围内二次处理的必要性 重箱堆场的主要建(构)筑物为箱角条形基础和场桥轨道梁,箱角条基用于承受集装箱箱角荷载,条基宽度 ,箱角荷载作用下,条形基础底部最大地基反力 320kN,经垫层扩散厚作用于基层地面的最大附加应力为 179kPa。 且箱角基础对残余沉降和残余沉降差异的 要求与场桥轨道梁相比较宽松,大面积地基堆载预压处理后能满足其使用要求。 而轨道式场桥在使用期间对基础的沉降要求较严格,尤其对不均匀沉降比较敏感,根据工艺使用要求,轨道方向残余沉降差异应小于 1‰,对场桥轨道梁基础的处理要求较高。 大面积地基处理沉降计算中使用荷载是按堆场均布荷载计算的,未计入轨道式场桥轮压作用,轨道式场桥荷载图示如下: 场桥轨道梁可采用桩基结构或者弹性地基梁结构,采用桩基结构时,轨道荷载由桩基承受;采用弹性地基梁结构时,轨道梁底部最 大地基反力为 198kPa,按 45176。 扩散至土基顶面为。 堆场使用期荷载包括均载 60kPa 和轨道式场桥传至原泥面土基顶面的附加应力,轨道式场桥传至原地面时按照 30176。 扩散角计算。 扩散后原泥面上的应力和按均载计算时原泥面上的应力比较见表 71: 某 集装箱码头工程 道路、堆场地基处理设计 22 表 71: 原土基顶面在均载 60kPa 和轨道梁传递的荷载作用时的应力比较 区域划分 用途 代表钻孔 使用期正常堆荷时原泥面的应力 使用期轨道梁最大作用力时原泥面的应力 盐田区域 (重箱、空箱堆场) S9 < G45 < S12 < G46 < K23 < S8 < K22 < S11 < K21 < K20 < S4 < S5 < K19 < S7 < K18 < S10 < K17 < K16 < 填海区域 重箱堆场 S1 < S2 < S3 < G38 < G39 < G40 < 场桥轨道梁底部最大地基反力为 198kPa,长期组合系数取 ,按照 30176。 角扩散至原泥面是的应力见表 72: 某 集装箱码头工程 道路、堆场地基处理设计 23 表 72: 上部使用荷载作用对原泥面的附加应力 钻孔 轨道式场桥作用时扩散至原泥面的最大应力( kPa) 全部使用荷载作用时传至原泥面的应力( kPa) S9 G45 S12 G46 K23 S8 K22 S11 K21 K20 S4 S5 K19 S7 K18 S10 K17 K16 S1 S2 S3 G38 G39 G40 堆场使用期按 30a,使用荷载为均载 60kPa 和场桥轨道轮压荷载作用,堆载预压按照 80kPa,恒载 90d 计算沉降和残余沉降,沉降数值见表 73: 某 集装箱码头工程 道路、堆场地基处理设计 24 表 73: 各钻孔沉降汇总 分区号 代表钻孔 使用期沉降 30 年( m) 堆载预压沉降 90d( m) 残余沉降( m) 7 S5 8 K23 9 S8 10 K22 11 S11 12 K21 13 K16 K20 S4 14 K19 15 S7 16 K18 17 S10 18 K17 19 S1 S2 S3 G38 G39 G40 由表 73 可知,大面积堆载预压处理后,轨道梁下部地基土的残余沉降仍然比较大,为满足轨道梁基础的承载力和沉降控制要求,需在大面积地基处理完毕后再对轨道梁下部地基土进行二次处理。 二次处理方案设计 参照类似工程经验,轨道梁范围内的二次处理拟采用以下 3 种方案: ( 1)方案一:高能级强夯方案 轨道梁底部经大面积堆载预压后,再在轨道梁基础底部一定范围内进行大能量强某 集装箱码头工程 道路、堆场地基处理设计 25 夯处理,采用锥形锤强夯,夯击能 5000kN〃 m,每点 8 击,点夯之后采用普通锤满夯,夯击能 1000kN〃 m,点夯夯点布置及轨道梁断面见下图。 图 81 高能级强夯方案示意 经强夯处理后,地基压缩模量一般大于 60MPa,地基承载力满足轨道式场桥轨道梁的使用要求。 ( 2)方案二:振冲碎石桩方案 在轨道梁下布置振冲桩,直径 ,矩形布置,间距 , 振冲桩长 15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