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管线迁移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实解决的一个方面。 交通顺畅与否,主要依赖行车是否有序,管理是否到位。 ,应制定详细和切实可行的交通管制及疏导方案并报当地交通部门批准。 施工时,根据施工需要,在尽可能地 保证对现有道路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对原有道路进行部份封闭部分绕行。 ,我部成立专门交通疏解小组(设组长一名,成员 2 名),制订科学合理的交通疏解方案和应急措施,建立交通疏解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制度,明确工作重点和每日的工作要点,并派管理成员到交警队进行交通规则和疏导技巧培训,协助交警进行交通疏解工作。 ,指导车辆渠化分流。 交通疏解员分班全天候指挥交通。 上班时按要求穿反光马甲,佩带袖章,装备指挥旗和对讲机,按交通批示牌和交警部门批准的疏解方案指挥车辆行驶。 建立与交警部门联系的直通道,及时反馈现场交通状况,在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请交警到现场帮助指挥,当严重塞车或突发事件塞车时,及时请交警到现场指挥并按应急方案进行分流。 根据工程分段布置情况,施工场地合理安排进、出车道,做到各行其道;工程车严格按指示和交通指挥员指挥行驶,礼让其它车辆。 干道上禁止白天占道装卸施工材料。 散体物料运输严格按相关文件规定对物料进行覆盖,严禁物料散落污染路面,影响交通。 加强与当地居委、沿线单位的沟通、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 施工围档方法 一期施工 围挡方法 如下: 围挡施工的顺序根据各 施工 区各 个 阶段施工情况同步推进的。 首先规划是 从起点 K5+400- K6+200 南侧开始,因该段以商业区为主,牵涉到的建筑拆迁主要以门襟和 少量的 围墙等附属设施为主,没有大型的建筑物, 并 且管、线分布较少, 具有很好的规律性, 施工相对容易。 围档的材料采用南京市城建规划统一格式的围栏。 一期围挡位置为路中双向四车道外至规划红线,单侧基本宽度 22- 3= 19 米,信号灯路口设置 3 车道渠化,满足左转及掉头需求。 在 K5+350 处 围挡起端设置标牌,提示前方变道,车辆按 标牌提示方向行驶;在田园美居西侧路口设置标牌,提示该路口左转及掉头车道位于外侧车道;围挡后可先期实施管线管线迁移施工方案 16 迁移及新建,沿线现状公交站点及信号灯过街通道不变。 待管线迁移、路基施工完成后 再 进行二期围档进行二期施工。 管 、线 迁移施工 本标段起 、 终点均为路基,中间 部分 是跨线桥,起点 段 路基 桩号: K5+400- K6+200,末端路基桩号: K6+800K7+760,由于跨线桥的设计方案未定,在此管、线迁移工作暂不考虑,现只考虑路基范围 , 待围档完后进行管、线迁移施工。 因为施 工难度大,一次围档会影响交通。 故结合实际情况分段分 层 次 的 围档。 首先 K5+400- K6+200 南侧围档。 主要迁移的管线分布情况 K5+400K6+227 段南侧需迁移的管线分布 情况 : ①通信电缆:位于道牙上,距道牙边 ,总宽约 2m,改建后迁移至的人行道下面,距现状路灯 35KV 电力线 1200 自来水管 一期围档现状图 管线迁移施工方案 17 新发现 电力线 位 于 K5+700- K5+800 处 路中心线约。 ②路灯线:现位于人行道下面,距道牙边 ,改建后迁移至距路中心线约。 ③ DN600 的燃气管,现位于行车道下面,距道牙边 ,迁移位置待定。 ④ DN1000 的排水管现位于行车道下 面,距道牙 ,改建后迁移至距路的中心线约. K5+400K6+200 段北侧需迁移的管、线分布: ① DN1200 自来水管,距路中心 15m,改建后迁移至改建后道路的辅道下面,距路中心线 21m,也就是位于现有道牙的边缘。 ② DN1200 排水管位于道牙边 处; ③ 380V 的路灯线位于现在路牙的边缘 处,迁至改建后距路中心线 处; ④ 35KV 的电力线位于现在道牙的边缘 处,迁至改建后距路中心线 处。 K6+800— K7+760 段南侧需迁移的管线分布: ①通信电缆:现位于道牙上,距道牙边 ,总宽约 ,改建后迁移至人行道下面,距路中心线约。 ②路灯线:现位于人行道下面,距道牙边 ,改建后迁移至距路中心线约。 ③ DN600 的燃气管,现位于行车道下面,距道牙边 ,迁移位置待定。 ④ DN800 的排水管现位于行车道下面,距道牙 ,改建后迁移至辅道下面距路中心线约 . K6+800— K7+760 段北侧需迁移的管线分布: ① DN1200 自来水管,位 于行车道下面,距道牙边 4m,改建后迁移至改建后道路的辅道下面,距路中心线 21m,也就是位于现有道牙的边缘。 ② DN1200 排水管位于道牙边 处; ③ 380V 的路灯线位于现在路牙的边缘 处,迁至改建后距路中心线 处; 新发 现电力线 35KV 电力线 管线迁移施工方案 18 ④ 35KV 的电力线位于现在道牙的边缘 处,迁至改建后距路中心线 处。 具体情况如下图: 状态 序号 管线类型 现状位置 相对距离 现状埋深 备注1 35KV电力线 人行道下面 . 2 路灯线 人行道下面 . 3 1200自来水管 车行道下面 距道牙3m. 铸铁管4 1200排水管 车行道下面 . 1 电力线 人行道下面 2 路灯线 人行道下面 3 500的自来水管 辅道下面 距路中心线21m4 污水管 中央分隔带 不需迁移1 通信电缆 人行道下面 . 宽度约2m2 路灯线 人行道下面 . 3 600燃气管道 车行道下面 . 4 1000排水管 车行道下面 . 1 通信电缆 人行道下面 .2 路灯线 .3 500自来水管 . 不一定下地1 200铸铁管 人行道下面 . 2 10Kv的电力线 人行道下面 . 3 路灯线 人行道下面 . 4 1200自来水管 车行道下面 距道牙4m. 5 800排水管 车行道下面 距道牙10m.1 电力线 人行道下面 距路中心线28m2 路灯线 3 800雨水管线 1 通信电缆 人行道下面 . 2 路灯线 人行道下面 . 3 600燃气管道 车行道下面 . 4 800排水管 车行道下面 . 1 通信线 2 路灯线 3 雨水管线 4 800的污水管 位于中央分隔带需迁移新建需迁移管线迁移前后情况一览表和燕路西侧位置北侧南侧新建和燕路东侧需迁移,.新建新建南侧需迁移北侧 施工测量 测量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 业主 所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及国家的有关测量规范和有关的管线迁移施工方案 19 设 计施工要求进行,以测量控制网作为该工程的平面、高程控制和施工测量放样的首级控制及依据。 控制中线施测方法:在测量控制网点上采用一方位、一距离的极坐标法或交会法等测量方法测定其中线及有关点位的正确位置,再用偏角法或其它测量方法贯通全线进行检查。 确定其正确无误,符合规范及设计施工要求后,报送监理部门复核 认证。 根据设计图纸和所提供的各种有关资料及要求,在测量控制网及中线的基础上进行测定。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各种有关的测量点,并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测量网点及其它测量点有变动应及 时进行检测。 . 3 各种管、线迁移方法 DN1000 排水管 原 排 水管位于现有 车 行道 下面 ,该水管是市政给水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工程, 迁移 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找出该区间的阀门井,沿其连线方向每 10m 人工开挖探坑,暴露出管顶位置,测定平面位置,并在查明的位置上标上白灰线。 施工时,挖掘机不宜置于两管范围上。 开挖时 应小心开挖,专人指挥,至管边时要 辅 以人工开挖。 通信 电缆 现有 通信 电缆位于人行道范围内 宽度约 2m,要等待新建的电缆沟建好后将原电缆迁移,一是条件不成熟,二是工期不允许。 经分析,将现在电缆位置向 南 移 5m,即在新建的 人行道下面。 所以将电缆人工平移至原非机道边,采取直埋式迁移过渡。 直埋的沟槽底宽 根据实际确定 ,电缆线 埋深 厚度必须大于 ,四周用 厚细砂包裹上部填土,并设标志牌(上书“ 通信 电缆”) 如图示。 在路口段,因转弯处的电缆受过路埋管的限制,不能平移(或幅度较小,仍不能满足要求),即采取相应位置 二次重组 直埋(埋深不应小于 1m)。 当电缆架空于开挖的沟槽上面时,应用支架搭起,软绳吊挂好。 决不能随意拖挂、碰撞、挤压。 当有电缆横穿开挖的,在处理这类电缆时,也同样需提前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和供电主管部 批准后,方准实施。 原则上做到万无一失。 路灯线 迁移 南 侧 路灯线 迁移方案 相对简单, 考虑先将新建的 线 管安装好,一次性迁移完成。 因此在一期施工的工作程序上,将新建通信管安装工作安排进去,目的就是为尽早完成一次性迁移,管线迁移施工方案 20 为拓宽 工作 面创造施工条件。 35KV 电力线迁移施工 ① 因该电力线迁移时风险性很大, 现 埋深 ,所以 采取人工 开挖 ,可 辅以 小型机械配合,夜间 10 点后除进出场材料外,避免 影响市民,停止 施工。 ② 首先找出该区间的电力标志,沿其连线方向每 10m 人工开挖探坑,暴露出管顶位置,测定平面位置,并在查明的位置上标上 白灰线。 施工时,挖掘机 清除表层浮土。 开挖时 多加小心开挖,专人指挥 确保万无一失。 ③ 该 电力线的新建 基础采用机械 开 挖,人工铲平的施工方法,机械挖至高于设计底标高20cm 后,余土用人工铲平。 人工清挖底 20cm 之前,由施工员用水平仪随时抄平出距坑底 20cm的水平桩,每隔 5 米打一个小木橛或钢筋头,人工再根据水平桩铲平设计底标高,清挖的土随挖机挖出。 ④ 挖出的土应及时运走, 留下一部分 堆放在离基坑 2 米以外堆放,土不宜堆得过高, 用彩条布及时覆盖。 ⑤ 地基验槽完成后,清除表层浮土和扰动土,不留积水,立即进行放线垫层施工, 具体垫层的种类根据图纸而定。 ⑥ 测量放线 按照设计要求以及 业主 提供的控制点,做测量放线工作。 在具体操作中,尽量减少偶然误差对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 高程控制采用 DS3水准仪测量 即可。 ⑦ 电缆埋管 电缆管应符合: 管的大小视图而定, 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 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a 电缆管明敷时应符合:电缆管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 3m;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 30m 时,宜加装伸缩节。 图 31 电缆埋管施工图片 管线迁移施工方案 21 b 硬质塑料管连接应符合: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为管子内径的 — 陪。 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封焊; c 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新旧管线的衔接 保护 新旧管线衔接措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原则是先施工好新管线,接头处突击处理。 在施工前,应仔细校测新旧线接界处的位置是否正确,坡度、高程、管径是否满足要求。 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方案 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批准。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贯彻“质量第一”观念,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不仅要抓好工程质量,而且要抓好工作质量,通过工作质量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加强质量检查,健全专职机构体系,强化管理职能,强化职工质量意识,开展“达标创优”立功竞赛活动。 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检查”。 层层签订优良工程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