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建立轴线控制网;( 3)各施工层轴线的控制和轴线的传递;( 4)各施工层轴 16 线的测设。 施工高程测量的程序是:( 1)接受建设单位移交的原始水准控制点;( 2)建立高程控制网;( 3)高程控制点的传递;( 4)各施工层的高程控制。 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工程开工前,首先要根据建设单位移交 的原始城市测量座标及高程控制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轴线和高程进行检查校核,建立用于指导工程全过程施工的控轴线网和控高程网。 便于施工时控制轴线的往上传递。 为加快测量速度和减轻工作强度,本工程拟主要采取激光经纬度仪或激光铅直仪铅重投测法进行轴线的竖向传递。 为此,在拟建工程的四周均设置“井”字形轴线方格网。 轴线方格网可利用控制轴线并通过经纬仪投出方向线后用钢尺量距的方法进行设置。 高程控制网在基础施工时就进行设置。 为便于控制基础标高和高程控制点的向上传递。 高程控制点必须相互闭合,应设置在建筑物外侧面表面上,具 体位置应便于测量人员扶水准尺目测对齐。 第 三 节 施工现场用电准备 施工现场用电由业主指定的电源按 TNS 低压供电系统将电源引至施工现场,施工现场按三相五线制配设主干线及分支线路,临时用电线路采用埋地暗敷设,各机械的分支线采用相匹配的电缆线埋地到各机械的开关箱内,分支线的电缆直径不得小于 10mm2,主线根据电容量计算线径的大小。 17 施工主干线选用 4 BV50+1 25 的铜芯电缆主线埋地暗敷 ,埋地深度不小于 300mm,穿 SC80钢管。 第 四 节 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 准备 现场施工用水 q1=K1 K2∑ Q1N1/( 8 3600) 施工中主要考虑搅拌及浇筑混凝土的用水,包括搅拌、模板冲洗和混凝土养护用水等,每台班浇筑混凝土量约为 100m179。 ,砌砖 60M179。 ,抹灰1250M2。 浇砼取 300L/M179。 ,砌块取 90L/M179。 ,抹灰取 20L/M2,取 K1=,K2=,则: q1= ( 120 300+60 90+250 20) /8 3600=( L/S)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 q2=P1N3K3/( 2 8 3600) +P2N4K4/( 24 3600) P1— 高峰期施工人数 P1=200人 P2— 施工现场居住人数 P1=200人 N3—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用水定额 N3=60( L/人,天) N4— 施工现场居住人员生活定额 N4=120( L/人,天) 2— 表示一天工作台班为 2台班 K K4— 用水不均衡系数 K3=,K4= q2= ( 200 60 ) /(2 8 3600)+200 120 3600=(L/S) 消防用水 18 因施工现场面积小于 1公顷,故 q1=10L/S q1+q2=+=(L/S)≤ 10(L/S) 所以总用水量取 Q=q3=10(L/S) 供水管径计算 D=[4Q/(π V1000]1/2 取 V=D=[4 10/( 1000)]1/2= 现场 100mm供水主管可满足要求,支管用 DN40。 第 五 节 施工临时道路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道路和现场材料堆场做浇筑砼硬化处理。 在拟建房四周和生活区设排水沟,生产、生活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由于工程地处市中心区段,对工地文明措施要求高,在施工现场应全部做场地硬化处理,并有专人负责 场地及施工门前的卫生。 第 六 节 施工机械的选择 本工程属框架结构,根据本工程的实际运输情况,安装 一 台 QTZ47型塔吊 ,在主体施工中,利用塔吊作材料垂直运输。 其布置位置及布置方法详见施工现场布置平面图。 混凝土及搅拌机械 本工程的混凝土采用 现场搅拌 混凝土 供应,其机械布置及配备详见附表、附图。 第 七 节 材料准备 19 落实资源,鉴定各类材料购买合同,合理安排材料进场计划,材料的进场和堆放不影响其他工序的施工,确保施工进度的需要。 工程开工后,施工人员和预算员共同提供工程前期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部门提前一周将 所需材料采购齐全进场,所有成品和装饰材料经业主方看样后认可才能订购,准备充足的材料款,保证在任何形式下工程不出现停工待料现象。 第八节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由于前期工程我们已在小区内搭设了临时生活区,设置了职工住宿、食堂、活动室、办公室、厕所、医务室等,现根据工程的需要,我们只需在施工区内搭设仓库、加工棚、门卫等现场临时设施。 生活区和施工区分开,在生活区和施工区前期已形成安全通通,整个施工场地用围墙封闭,围墙用 240砖砌 米高,设立出入口大门。 本工程临时设施按文明达标工地布置。 围墙 :围墙用 240 厚 砖 砌筑,高度 米。 内外抹灰,压顶盖波纹瓦,外立面刷白色和兰色涂料,写上宣传标语,内面做宣传板极栏、质量管理栏、安全宣传栏等黑板,并挂上各类安全标牌。 办公室用房,地面贴地板砖,天棚吊顶,墙面刮涂料,安装空调,工地上设置项目部办公室,项目经理办公室、娱乐室、质安组办公室、监理及业主办公室、会议室等。 工地食堂用 1/2 砖砌,净高 ,上盖石棉瓦,天棚用 铝合金 扣板吊顶,安装排风扇及纱门、纱窗,墙面及灶台、菜台贴 米高卫生 20 瓷砖 ,地面做水泥砂浆地面 ,食堂不得其它人员进出 ,炊事人员 按期进行身体体检 ,有合格的健康证 ,穿工作服。 浴卫用 1/2 砖砌,墙裙贴 米高卫生瓷砖,房高 3M,浴室内面设淋浴喷头,做水泥地面,贴地面砖。 门卫修 9M2,安装铝合金门窗,正面贴面砖,其余墙面天棚抹灰刷白,大门柱用砖砌成 500 500的砖柱,高 ,门宽 ,门顶上安放项目部经理牌 ,安装双扇钢板大门 ,门柱上贴兰色和白色面砖。 职工住宿全部用 1/2 砖墙砌筑,净高大于 米 ,内外抹灰刷白 ,安装木门和铝合金窗 ,做水泥地面 ,生活区与施工区分隔。 现场消防:安装 3 个Φ 65 消火栓,配置消防 水龙带,在配电室,木工房、食堂、职工住宿、办公室、门卫、塔吊驾驶室等处挂 1211 干粉灭火器。 加工棚、操作棚用钢管脚手架搭设,上盖石棉瓦,瓦顶上 600~1200 处分别满铺两层脚手板或 15 厚竹胶合板,最顶上一层四周边缘用钢管绑扎防护栏杆并挂上密目网。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 工程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计划 一、工程测量 结构层施工轴线的测定 施工时直接利用测量控制轴线用经纬仪配合钢卷尺测量控制轴线。 砌体围护工程施工阶段轴线测定 21 此阶段可直接利用结构主体施工时留在楼面上的控制轴线用钢卷 尺进行墙体轴线的测定。 施工过程中的高程控制 在基础施工阶段,直接就近根据现场内的水准控制点用水准仪将标高控制点引测至施工区进行高程控制,上部各结构层时,先根据高程控制点在施工区的下方及底层做好水准控制点,上部施工的高程控制点可用钢卷尺从底层测量控制点量出。 测量时应注意每层均应从设在底层的水准控制点引测,不要从下一层的高程控制点量测本层的控制点。 二、建筑沉降观测 : 我们将邀请专业有资质的单位对本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第二节 施工总体方案 一、施工总体方案 本工程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为了确保工期进度, 合理调配,工程以主体结构施工为主线,各种预埋配合主体施工,合理调配主体与装修,装修与水电安装在不同部分的交叉施工,尽早安排装修及水电安装的插入,降低装修时用人高峰,保持均衡生产,确保工期。 本项目的结构工程施工采取先下后上的顺序,内抹灰施工阶段采取从下到上的顺序,外装饰由上至下,逐层流水施工。 人员统一调配,合理安排工班间的交叉作业,缩短工期。 工程施工计划分四个阶段: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施工、水电安装施工。 22 二、主要施工机械的配置 砂浆施工机械设备: 250L 砂浆搅拌机 一 台,承担砂浆搅拌任务,主体水平垂 直运输机械布置 一 台 QTZ47 自升塔吊。 钢筋加工机械:钢筋采用集中现场车间加工,配置钢筋冷拉机 一 套,切断机、弯曲机各 一 台,对焊机 一 台,交流电焊机 一 台,直螺纹加工机 一台,电渣压力焊机 ui 台。 木工机械:配置木工机床 一 台。 详见机械设备表。 脚手架:砌筑、浇筑、钢筋安装、内墙抹灰、施工脚手架均采用脚手架凳及脚手板施工。 外墙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现浇构件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 模板:全部现浇模板均采用 12厚的木胶合板和木模板。 成品及半成品的制作:预制过梁等构件由预制厂家制作, 铝合金门窗等由专业队伍制 作安装。 第三节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一、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材料要求 钢筋进场前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试验报告,进场需在监理公司的监督下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所用的钢筋有 HPB235 和 HRB33 CTB550 三种,并在现场制作 1:2 水泥砂浆带22 号扎丝的垫块,垫块厚度分为柱 30 厚,现浇板、墙按构件环境分 15厚及 20 厚;梁按构件环境分 25 厚及 30厚,屋面板为 20 厚。 23 主要机具设备 1)机具选择:切断机( JQ236) 一 台,钢筋对焊机( UNI100) 一 台;弯曲机( ZX40) 一 台;交流电焊机( BX3300)一台,电渣压力焊机 一 台,钢筋冷拉机 一 套。 2)工具选择:钢丝刷、砂箱、工作台、手摇板、大盘、钢筋板子、各种断线钳、起拱板子、小撬杠、骨架绑所架、滑轮、夹具和测力器等。 3)以上机械均在调试准备中,随时可调运至现场使用。 作业条件 1) 学习,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框架柱、框架梁、节点处钢筋构造及各部位的做法,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确立框架梁钢筋的合理分段与搭接位置和安装次序,并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 2) 模板已经支设或部分支设,其尺寸及牢固情况符合钢筋绑扎要求,模板内杂物及垃圾已清除干净。 3) 钢筋按施工平面图要求,按绑扎次序,不同型号,规格整齐堆放在规定位置,并按各种不同规格的钢筋悬挂标识牌。 4) 进场钢筋已按照设计图纸开出各构件的配料单,并有施工技术负责人的审核签名,钢筋的型号、尺寸、数量、钢号、焊接质量均符合要求。 在模板上已标出水平高度,检查构造柱基础及下层伸出搭接钢筋的数量、位置、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翻样 钢筋工程施工前必须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翻样,翻样应形成书面 24 成果后印发给项目有关的技术人员(包括项目总工程师)对其进行审核,然后召开项目内部的翻样单会审会议,最后由项 目总工程师审核翻样单,经审核批准的翻样单才能给钢筋加工班组使用。 钢筋现场绑扎时应按照施工图纸并结合翻样单进行,不得只看其一。 本工程结构配筋多而复杂,在翻样时综合考虑柱、梁的相互关系,按照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确定钢筋相互穿插,避让关系,解决首要矛盾,做到在准确理解设计意图,执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施工作业。 钢筋的弯钩应按施工图纸中的规定执行,同时也应满足有关标准与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对局部特殊部位的钢筋,如果采用几何计算法无法准确翻样时,也可在现场模板支设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在现场实地测量的方法完成翻样工作,以避 免造成材料浪费。 钢筋加工及运输方法 本工程钢筋全部在钢筋车间集中制作,车间附近预留材料堆场和半成品堆场,用于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统一堆放。 加工半成品主要通过塔吊直接运至施工层上,在结构层上水平运输采用人工搬运。 钢筋加工前必须确认钢筋原材料是合格产品,否则不得使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钢筋出现脆断等不正常现象应对钢筋重新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经继续使用。 为便于钢筋加工,原材料经进场检查合格后应按规格分类堆放,并堆放整齐,分组挂牌。 25 以确保加工尺寸准确,无特殊情况下在当班内不得更换加工人员,加工前应先进行试弯,试 弯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批量加工,加工后的钢筋半成品由专人进行登记并标识,发放采用限额领料和领用登记制度,钢筋运输主要采用塔吊。 钢筋连接 我单位将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梁钢筋直径大于 14mm,采用直螺纹连接,其它小钢筋采用搭接连接,对于小钢筋加工时所剩余料可采用闪光对焊接长,采用直螺纹连接应先检查钢筋的车丝情况是否合格,不合格的要切除重新车丝,在进行直螺纹连接时,要拒力矩扳手调节到相映的力矩范围把螺纹套筒和钢筋连接紧,在板手发出咔哒声后方可停止。 板和剪力墙钢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保证搭接长,接头位置错开。 钢筋车间 内进行小钢筋闪光对焊连接时要保证接头质量。 对焊钢筋的轴线应对齐,接头不能有毛刺。 采用焊接接长的钢筋,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施工时应先试焊,确定焊接参数,经试验合格后才能大面积进行操作,并按规定数量对正式焊接的接头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 钢筋连接施工质量的控制分三个步骤:即加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检验验收。 这三个步骤每步都很关键,加工时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及技术规程进行并及时做好预检,加工质量经检验合格后方能送至现场安装。 安装过程中人为因素较多。 故工长提前做好培训及交底工作,且选择认真负责、训练有素 质的专职人员进。某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详见临时便道平面图) 场地施工便道的数量表 项目 长( m) 宽( m) 厚( m) 数量( m3) 片石 350 6 630 6 四、围堰准备工作 人员准备 在人员安排上,我项目部拟利用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班底,安排 2 名经验丰富的施工员作为施工管理负责人,同时项目部安全、质量、材料、资 料等部门人员协同管理。 技术准备 施工前同施工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的所有管理人员
3 页 共 30 页 , 提高工作效率 和 执行力、协调力, 并发布在公司群共享里面, 要求公司每位主管必阅。 ,工作总结;做到日清日结,日清日毕。 ,计划,总结,布置,检查,落实到位,并发布在公司群共享里面。 : A. 加强上、下沟通与协调,加强横向沟通与协调 B. 加强内、外沟通与协调。 ,狠抓客户的满意度,对 回访 不满意的信息坚决查明原因,并作出处理。 :由 原来的 1 人调整为 4 人
............................................... 116 工作流程 ..............................................................................................................................................
粗暴、冷漠、置之不理,始终体现物业管理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六、不得随意丢弃杂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办公环境优美清洁。 七、上班时间不得从事看报、闲聊,用通迅设备聊天等与工作内容无关的事情,办公时间要保持肃静,不准串岗聊天、嘻闹、高声喧哗和争吵,办公区域内禁吸烟;业余时间应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及相关知识。 八、积极参加公司及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服从工作安排和调度,努力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
曾一度被淘汰 ,但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广泛应用 ,又重新焕发出生机。 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CaO 与燃料一同在炉内循环 ,大大提高了反应时间 ,也提供了适宜的反应温度 ,提高了脱硫效率。 辅以炉后增湿可达到 90%的脱硫效率。 如燃煤含硫量过高还可与湿法结合 ,形成炉内喷钙 +湿法的综合脱硫工艺 ,保证脱硫效率。 但该工艺只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且存在磨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