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上下水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7 不保温管 3 4 5 6 7 8 f) 管道连接 ( a) PPR 给水管道热熔连接 1) 将管道切成所需长度 , 根据不同的管径按要求在管道上标出焊接深度(如 dn20 管焊接深度为 14mm)。 接通电源 , 直到焊接工具上的指示灯指示温度达到要求( 260℃177。 10 ℃ )且处于待用状态。 2) 将管道和管件无旋转地压入焊接头中 , 在两端同时加压力 , 加压时不要将管道和管件钮曲或折弯。 (按规定的加热时间如 5 秒 ,加热时间从管道和管件被压至正确的深度开始算起) 3) 当加热过程完成后 , 同时无旋转地取下管道和管件。 4) 取出后 , 立即将管道和管件无旋转地直 线均匀压紧直至所标的接合深度。 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 在此期间 , 可以在 5176。 范围内调整连接处的角度。 (应在规定的焊接时间内完成 , 如 4 秒 , 焊接时间从接合部分连上开始算起)连接完成后按规定时间进行冷却(如 3分 钟 )。 5) 热熔连接技术要求如下表:(注:环境温度低于 5℃ 时可根据经验适当延长加热时间) 公称外径( mm) 热熔深度( mm) 加热时间( s) 加工时间( s) 冷却时间( min) 20 14 5 4 3 25 16 7 4 3 32 20 8 4 4 40 21 12 6 4 50 18 6 5 63 24 24 6 6 给排水施工 方案 第 12 页 共 26 页 75 26 30 10 8 90 32 40 10 8 110 50 15 10 ( b) 丝扣连接:丝扣连接主要用于连接 PPR 管材、管件与金属管件的连接如阀门、水嘴等。 此时应采用带金属嵌件的 PPR 管件做为过渡。 先将该管件与塑料管热熔连接 , 然后再与金属管件或卫生洁具五金配件用丝扣连接。 ( c) 法兰连接用于金潮 PPR 管道与不同材质的管道之间的连接 , 也用于大口径 PPR 管道之间的连接 , 连接方法如下:将相同压力等级的法兰盘套在管道上 , 按上面演示的方法将法兰连接件与管道进行热熔连接 , 校 直两对应连接件 , 使两片法兰垂直于管轴线 , 表面相互平行。 房好密封圈 ,用相同规格的螺栓对称紧固好两片法兰。 法兰连接部位应设置支吊架。 g) 管道的试压 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后 , 要进行管道试压。 管道试压前 ,管道内充满水 , 排出管内空气 , 经 24 小时后方能试压 , 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倍 , 但不小于。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 1h, 压力降不大于 , 然后降到工作压力的 倍状态下稳压2h, 压力降不大于 , 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试压合格后 , 填写“管道水压系统试压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监理单位签字 认可后方可隐蔽。 4. 室外给水管道安装 a. 管材与接口 a) 本工程水表前的室外给水管均采用 PE给水塑料管 , 公称压力 , 电热熔连接。 b) 水表组中设置闸阀、水表、止回阀 ,水表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自来水公司确认 , 表壳铸造规矩、无砂眼、裂纹、表玻璃盖无损坏、封装完整 , 有出厂合格证 , 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材料的进场抽样送检。 c) 管材及阀门应有符合国家或部门现行标准的技术质量鉴定文件或产品合格证 ,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材料的进场抽样送检。 b. 施工工艺 a) 工艺流程 给排水施工 方案 第 13 页 共 26 页 安装准备 → 沟槽开挖 → 干管安装 → 支管安装 → 配件安装 → 管道试压 → 管道冲洗 →回填 b) 安装准备:认真熟悉图纸 , 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 , 参看有关专业设备图 , 校对各种管道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 , 管道排列是否合理。 测量放线方法如下: ( a) 中线控制:常用中心线法控制管道中线 , 方法为:连接在两块坡度板的中心钉之间的中线上挂一垂球 , 当垂球线通过对冷管子的水平尺中心时 , 表示管已对中。 ( b) 高程控制:管道高程控制前 , 在坡度板上标出高程钉 , 横跨沟槽的坡度板的间距为 10~ 15m, 相邻两坡度板的高程钉分别到管底标的垂直距离应相等 , 那么 , 两高程钉之间的连线的高差即为管道坡度 , 用线系在两高程 钉上 , 即可定出坡度线。 c) 沟槽开挖:一般采用机械开挖 , 工作量小的可采用人工开挖。 ( a) 如遇雨季 , 沟槽中出现雨水时 , 可采用明沟排水的方法 , 即利用明沟把流入沟槽或基坑内的水集到集水井 , 然后用水泵抽出; ( b) 管道基础:采用 100 ㎜厚砂砾垫层基础 , 碎石粒径 540㎜ , 砾石砂最大粒径不超过 60 ㎜。 d) 基础施工: ( a) 管道 应 采用土弧基 础。 对 一般土 质 , 当地基 承 载 力特征 值 fak 80KPa 时 , 基底可 铺设 一 层 厚度 为 100mm 的中粗砂基 础层 ; 当地基土 质较 差其地基承 载 力特征 值 55 fak 80KPa或槽底 处 在地下水位之 下 时 , 宜 铺垫 厚 度不小于 200mm的砂 砾 基 础层 , 也可 分二 层铺设 , 下 层 用粒径 为 51 40mm 的碎石 ,上 层铺设 厚度不小于 50mm 的中粗砂 ; 对软 土地基 (指淤泥、淤泥 质 土、冲填土或其它高 压缩 性土 层 构成的 软 弱 地基 )地基承 载 力特 征 值 fak55KPa , 或因施工原因地基原状土被 扰动 而影响地基承 载 力 时 , 必 须 先 对 地基 进 行加固处 理 , 在达到 规 定地基承 载 能力后 , 再 铺设 中粗砂基 础层。 基 础 表面 应 平整 ,其密 实 度 应 达到 85% 90%。 ( b) 因现场基础为回填土,回填土层较厚,为避免土方下沉,可采取如下作法施工:用¢ 8圆钢包住管道,圆钢与管道之间用 胶垫隔离,以防将管道破坏。 圆钢尾部弯钩 50,并伸入底板内 200,间距 500。 给排水施工 方案 第 14 页 共 26 页 e) 干管安装:首先确定干管的位置、标高、管径、坡工、坡向等 , 根据固定参照物如标准坐标点、水准点等 , 使用量具正确测出干管位置、标高、坡度、开挖土(石)方到设计所需位置。 f) 支管安装:在主管线上定出其平面位置安装。 ( a) 下管:下管可以采用绳索、三角架、等方法 , 根据现场条件分析选用 ,管子一般是单节下管 , 但为了减少沟内接口的工作量 , 在具有足够强度的管材和接口的条件下 , 可采用各行连接成串下管。 ( b) 稳管:稳管是将管子按设计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稳定在地基或基础上 ,一般以逆流方向进行铺设 , 使已铺的下游管道先期投入使用 , 同时供施工排水。 g) 管道连接:热熔连接 , 参考给水管道的热熔连接方式。 h) 安装注意事项 ( a) 地下干管在上管前 , 应将各分支口堵好 , 以防泥沙 , 在上主管时要将各管口清理干净 , 保证管路通畅。 ( b) 安装好的管道不得有塌腰、拱起的波浪以及左右扭曲现象 , 做到横平竖直。 ( c) 丝扣连接的管子注意保护好螺纹 , 不得碰撞 , 可以采用加装临时管件方法加以保护。 ( d) 安装中止时 , 应堵上外露口 , 以防泥沙堵塞。 i) 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倍 , 但不得小于。 稳压 1h 压力降不应大于,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 , 压力应保持不变 , 不渗不漏 试压合格后 , 填写“管道水压系统试压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监理单位签字认可后方可隐蔽。 j) 管道消毒 生活给水管道在竣工后必须进行冲洗、消毒 , 并经检测单位检验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 常用的消毒方法为游离氯在与水接触 30min 后不低于。 k) 土方回填 ( a) 回填要求:应在管道验收合格后进行 , 及时填土可以保护管道的正确位置 , 避免沟槽坍塌。 回填时间 , 夏季施工时宜在早上 , 冬季施工时宜 给排水施工 方案 第 15 页 共 26 页 在下午 , 这样可以保持 管道正常温度而避免管道因受热而伸长或因冷却而缩短。 沟槽回填土的重要一部分由管子承受 , 如果提高管两侧(胸腔)和管顶回填土的密实度 , 可以减小管顶垂直压力。 ( b) 回填机具:采用蛙式夯机 或人工回填。 ( c) 回填施工:回填施工包括还土、摊平、夯实、检查等工序。 回填土应采用原土方开挖用的粘性土。 回填前 ,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还土厚度和夯实后厚度。 每层土夯实后 , 应测定密实度 , 合格后继续往上回填。 1) 一般 规 定 ( 1) 管道敷 设 后 应 立即 进 行沟槽回填。 在密 问 性 检验 前,除接 头 外露外,管道两 侧 和管 顶 以上的回填高 度不宜小于。 ( 2) 从管底基 础 至管 顶 O. 5m 范 围 内,沿管道、 检查 井 两 侧 必 须 采用人工 对 称、分 层 回填 压实 , 严 禁用机 械推土回填。 管两 侧 分 层压实时 ,宜采取 临时 限位 措施,防止管道上浮。 ( 3) 管 顶 O. 5m 以上沟槽采用机械回填 时 , 应 从管 轴线 两 侧 同 时 均匀 进 行,做到分 层 回填、 务实 、碾 压。 ( 4) 回填 时 沟槽内 应 无 积 水。 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 和 冻 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 块 、 砖 及其它 带 有棱 角的 杂 硬物体。 ( 5) 当沟槽采用 钢 板 桩 支 护时 ,在回填达到 规 定高度 后,方可拔 桩。 拔 桩应间隔 进 行,随拔随灌砂,必 要 时 也可采用 边 拔 桩边 注 浆 的措施。 2) 回填材料从管底基 础 面至管 顶 以上 O. 5m 范 围 内的沟槽回 填材料可用碎石屑、粒径小于 40mm 的砂 砾 、高 (中 )钙 粉煤灰 (游离 CaO含量在 12% 以上 )、中粗砂或沟槽开挖出的良 质 土。 良 质 土是指粒径小 于 的 细 粒土含量小于 12% 的粗 颗 粒土、中砂 、粗砂、砂 夹 石、土 夹 石。 对细 粒土含量大于 12% 的粗粒土、液限 WL 50% 的粘性土和粉性土 应 根据管道埋 设 条件通 过试验 确定。 3) 回填要求 ( 1) 管基支承角 2α 加 30 0 (1800) 范 围 内的管底腋角 部位必 须 用中砂或粗砂填充密 实 ,与管壁 紧 密接触, 不得用土或其它材料填充。 ( 2) 沟槽 应 分 层对 称回填、弈 实 ,每 层 回填高度不宜 大于。 ( 3) 回填土的密 实 度 应 符合 设计 要求。 当 设计 无 规 定 时 , 应 按 图 1 的 规 定 执 行。 给排水施工 方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