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再生废纸造纸企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说明书(最新整理内容摘要:

2 机械反应池 9 1 50m3 3 一沉池 10 1 1885m3 12375m3 7 4 均质池 6 1 1000m3 5 好氧池 ( ) 43 5m 1 6100m3 6 二沉池 9 1 1690m3 7 稳定池 ( ) 12 5m 1 1700m3 8 污泥池 6 5m 1 100m3 9 污泥浓缩池 ф 1 395m3 主要设备及仪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集水池提升水泵 Q=120m3/d, 3 N= 1 萝茨风机 SSR150,Q=,P=68Kpa 3 N=45kw 2 带式压滤机 带宽 2m 2套 3 回流泵 4 悬挂链曝气器 300 套 第五章 工艺选择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公司 在生产过程中需排出大量的有机废水。 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果直接进行好氧处理,势必会造成能耗过高,从而增加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而单独的厌氧处理也不能直接达标排放, 根据现有的污水设施状况及新建厂污水处理量,确定本污水处理工艺为废水首先经水解预酸化后,采用 BIC 厌氧反 应器进行厌氧处理,好氧采用活性污泥法,好氧曝气方式采用悬摆式微孔曝 气管,二沉池出水经微絮凝活性滤池后排放。 因此,本污水处理工程采用厌氧 +好氧的处理方法。 下面就污水处理的关键工段 — 厌氧工艺进行比较和选择。 8 一、厌氧工艺的选择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方法的实质是利用电能的消耗来达到改善废水水质的一种技术措施,因此高效能、低能耗的厌氧废水处理技术在近代废水处理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厌氧生物处理法有了较大的发展。 厌氧消化工艺由普通厌氧消化法演变发展为厌氧接触法(厌氧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ASB)、厌氧流化床、复合厌氧法等,其中普通消化池法、厌氧接 触法等为第一代厌氧反应器,生物滤池法、 UASB、厌氧流化床等为第二代厌氧反应器,随着厌氧技术的发展,由 UASB衍生的 EGSB和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 EGSB 相当于把 UASB 反应器的厌氧颗粒污泥处于流化状态,而 IC 反应器则是把两个 UASB 反应器上下叠加,利用污泥床产生的沼气作为动力来实现反应器内混合液的内循环。 目前应用于高浓度废水处理工艺采用厌氧的方案主要有 UASB、BIC(我公司自主研制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EGSB 等几种,其中应用 UASB、 BIC 工艺的最为广泛,因此针对这两种厌氧工 艺进行比较如下: (一) UASB 厌氧反应器 UASB 即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它是将废水通过水泵提升到厌氧反应器的底部,利用底部的布水系统将废水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反应器的截面上,同时利用进水管的出口压力充分与高浓度的厌 9 氧污泥接触和传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 然后废水缓慢上升,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气体、水、污泥在同时上升过程中,沼气首先进入三相分离器内部通过管道输送出去,污泥和废水通过三相分离器的缝隙上升,在减轻了沼气对污泥的浮力后,污泥在沉淀区沉淀浓缩并回流到三相分离器的下部,保持厌氧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 (菌量多),沉淀后的出水通过管道排出罐外。 UASB 工艺结构示意图: 沼气 出水 污泥沉淀区 三相分离器 布水系统 进水 (二) BIC 厌氧反应器 通过以下的对 BIC 厌氧反应器的描述,您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其所具有的优点的基本原理。 10 一般可以理解为 BIC 是由上、下两个 UASB 组成两个反应室,下反应室负荷高,上反应室负荷低,在反应器内部,对应分为三个反应区。 高负荷区 借助于本公司的特殊的多旋流式防堵塞的布水系统,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均匀进入反应器底部,完成与反应器内污泥的充分混合,由于内循环作用、高的水力负荷和产气的搅动,导致反应器底部的高浓度的颗粒污泥呈良好的流化状态,使废水与污泥能够充分接触,如此良好的传质作用和较高的污泥活性保证了 BIC 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和有机物去除率。 低负荷区 低负荷区也是精处理区,在这个反应区内水力负荷和污泥负荷较低,产气量少,产气搅动作用小,因此可以有效的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再处理。 沉降区 BIC 反应器顶部为污泥沉降区,有机物已基本去除的废水中的少量悬浮物在本区内进一步进行沉降,保证 BIC 出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 11 BIC 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沼气 气液分离器 出水 污泥沉淀区 三相分离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