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地籍调查技术报告内容摘要:

5000。 地籍测量包括 一、二级导线(或 GPS) 测量 , 一、二级 图根 测量 和地籍细部测量。 1 一、二级导线(或 GPS)测量 13 网的布设 以 D、 E 级 GPS 控制 点 作为起算点 ,布设满足本调查区所需的一、二级导线网。 一级导线 (或 GPS) 点的布设根据已知点的分布情况,布设成结点网或附合导线。 在一级导线不能满足地籍测绘的要求时布设二级导线。 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长度不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 倍,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 1:3。 一、二级 导线 控制 点 采用 GPS 方法;当采用 GPS 方 法时应组成路线或网。 7 一、二级 GPS 控制测量所使用的设备同 E 等 GPS 测量,主要技术要求与 E等GPS 测量要求一致,观测、基线解算的技术要求按相应等级要求执行。 GPS 点 之间有 一个以上 方向通视。 13 选点、埋石 一 级导线(或 GPS)点选在展望良好 ,利于长久保存和便于发展下一级控制的地方。 当用 GPS技术定位时,点位满足 GPS的点位要求。 点位选好后,在实地点位附近用红色油漆书写点号及相关距离 ,以方便利用。 一 级导线 (或 GPS) 点均设置永久性标志:埋设一、二级水泥标石,其规格为 12cm(顶面宽) 20cm(下底宽 ) 60cm(高);在水泥铺装路面上用冲击钻钻孔,注水泥沙浆,嵌入 10cm(长) 12mm(直径)螺杆作为标志(螺杆中央切割十字作为标志中心),点四周地表刻边长为 20cm 的方框;当遇沥青铺装路面时, 将点选在路边土质面上,埋设水泥标石。 133 、 一、二级导线编号 一级导线(或 GPS)点的点号, 各单位分别流 水编号,编号前加 各单位调查区编码( A、 B、 C、 D、 E、 F) 和导线级符 (Ⅰ、Ⅱ) ,避免漏号;例: A 单位 一级导线点 为 AⅠ AⅠ 2??? , B 单位 二级导线点 BⅡ BⅡ 2??。 一、二级导线点制作点之记,点之记 的式样由 肇东市 国土局统一提供,略图中标注不少于 2 条栓距(距离量至厘米),略图中有方位作用的地名。 13 一、二级导线的观测 一、二级导线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时 ,各项限差按 条的要求执行。 外业观测记录使用全站仪电子手簿进行, 各项观测限差按要求预置于全站仪内。 采用经鉴定合格的测量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一、二级导线使用 的全站仪经鉴定合格。 13 一、二级 GPS 观测 观测时,考虑点位观测接收卫星信号情况,点位环境和基线向量长度等诸因素的影响,延长同步观测时间。 正确量取和记录天线高,测前、测后各量取 一次,取平均值为天线高,两次量取差值不得超过 3mm,否则应重新设站观测。 观测结束后, GPS 基线向量的计算及检核按以下要求进行: GPS 观测数据用正规的基线处理软件进行 GPS 数据分析、计算和检核 GPS 基线向量。 8 经检验合格后利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合格的平差软件进行平差。 1 一、二级图根测量 14 图根布设 图根控制网以 E级 GPS点和一、二级导线(或 GPS)为起算点进行布设; 图根控制采用测距导线。 图根导线的附合次数不超过两次。 14 选点与埋石 图根点密度满足界址点及地籍要素的测绘,点位的选定有利于数据采集。 图根点一般采用木桩或钢钉、铁钉、十字刻痕(水泥地面上)作为标志。 按要求为每幅 1:500比例尺的地籍图不少于 3个永久性控制点,当永久性控制点的数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在一级图根点上增设永久性控制点;增设的永久性控制点保证与另一永久性控制点通视。 图幅不满幅时根据面积大小视情况而定,至少埋设互相通视的两个点,图幅面积小于 1/3幅时不设永久性控制点。 14 图根点编号 图根点的编号 ,各标段分 别流水编号 方法 ,编号前加 单位调查区编码( A、 B、C、 D、 E、 F) 和 图根 级别符 ( T、 J) ,编号不得重号,避免漏号; 如 A 单位调查区一级图根 点: AT AT2?? , B 单位调查区二级图根 点 : BJ BJ2??。 14 观测与计算 一、二级图根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时 ,各项限差按 条的要求执行。 外业观测记录使用全站仪电子手簿进行, 各项观测限差按要求预置于全站仪内。 采用经鉴定合格的测量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一、二级图根可用 GPS 静态或快速静态方法观测,组成路线或网;使用 的GPS 接受仪器经鉴定合格。 采用经鉴定合格的平差软件进行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 1 地籍细部测量 15 一般要求 村庄地籍调查区内实施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