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总复习内容摘要:

,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 ,便于装夹原则 3 装配精度包括 :相对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 3 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 :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 综合分析: 刀具的几何角度 (六个角度 +四个参数) 车外圆时刀具的几何角度 车端面时刀具的几何角 机床系统图: 车床: 车外圆时的传动分析: 1)主运动:电机 1234主轴 2) 进给运动传动链:电机 123567光杠 刀具 车螺纹 时传动分析: 1)主运动传动链:电机 1234主轴 2)进给运动传动链:主轴 4567丝杠 刀具 铣削方式,顺铣、逆铣各自优缺点 铣削方式 :周铣和端面铣削。 圆周铣削有两种铣削方式:逆铣,铣削时,铣刀切入工件时的切削速度防线感和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 逆铣时,刀齿的切削厚度从零逐渐增大至最大值。 刀齿在开始切入时,由于切削刃钝圆半径的影响,刀齿在已加工表面上滑擦一段距离后才能真正切入工件,因为刀齿磨损快,加工表面质量较差。 此外,刀齿对工件的垂直铣削分力向上,容易使工件的装 夹松动。 铣床工作台的纵向进给运动一般是依靠死扛和螺母来实现的。 工作台螺母固定不动,死扛转动带动工作台一起移动。 逆铣时,纵向铣削分力 Ff 与纵向进给方向相反,使死扛与螺母间传动面始终贴近,故工作台不会发生窜动现象,铣削过程较平稳。 顺铣,铣削时,铣刀切出工件时的切削速度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 刀齿的切削厚度从最大逐渐递减至零,没有逆铣时的刀齿滑行现象,加工硬化程度大为减轻,已加工表面质量较高,刀具使用寿命也比逆铣高。 顺铣时,刀齿对工件的垂直铣削分力始终将工件压向工作台,避免了上下震动,加工比较平稳。 纵向铣削分 力 Ff 方向始终与进给方向相同,由于丝杠与螺母传动副有间隙,铣刀会带动工件和工作台窜动,使铣削进给量不均匀,容易打刀。 因此,如采用顺铣,必须要求铣床工作台进给丝杠螺母副有消除侧向间隙机构,或采用其他有效。 端铣:对称铣削,不对称逆铣,不对称顺铣。 定位方案: (限制几个自由度、属于哪种定位方式、改进措施) 如图所示的零件以平面 3和两个短 V形块 2进行定位,试分析该定位方案是否合理。 各定位元件应分别限制哪些自由度。 如何改进。 定位元件: 1)大平面: Z(移动) X(转动) Y(转动) 2) V形 块 1: X(移动) Y(移动) 3) V形块 2: X。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