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路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6%水泥稳定石屑层的回弹模量不低于600Mpa。 (9) 质量标准水泥石悄基层和底层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分别见下表:水泥稳定石屑基层及底基层实测项目 表53项 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基 层基 层1压实度(%)≥95≥95按JTJ07194附录B检查,每1000m2处2平整度(mm)1015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3纵断高程(mm)+5,10+5,15水准仪:每200m测4点4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不小于设计值尺量:每200m测4处5厚度(mm)1012每个作业段并不大于100m2检查不少于3处6横坡(%)177。 177。 水准仪:每200m测4面7回弹横量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小于设计要求每1000m2测三点 路面工程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望海路道路路面结构采用柔性路面,结构如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厚4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厚6cm热拌沥青碎石 厚8cm6%水泥稳定石粉渣 厚22cm4%水泥稳定石粉渣 厚20cm其中粗粒式沥青砼工程量为2694m2,中粒式沥青砼工程量为2694m2,热拌沥青碎石2694 m2。 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望海路二标段沥青混凝土沥青采用石油沥青,标号为A6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LH20(I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LH30(Ⅱ型),沥青碎石采用LS30型。 其优越性如下:1.具有高耐久性和高抗永久变形能力;2.具有极好的高温稳定性,防止车辙;3.具有优良的低温稳定性,防止开裂;4.具有良好的路面排水性,路面不易积水;5.降低路面噪声及反光。 材料要求1.望海路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材料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沥青采用4%SBS改性沥青(96%AH70石油沥青+4%SBS改性剂)+%纤维(以沥青混合料重量计);改性沥青混凝土沥青材料采用4%SBS改性沥青(96%AH70石油沥青+4%SBS改性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材料采用进口道路石油沥青AH70。 2.AH70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54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表54试验项目AH70测试方法(JTJ05293)针入度(25○C、100g、SS)()60~70T060493延度(5cm/min,15○C)不小于(cm)100T060593软化点(环球法)(○C)4654T060693闪点(COC) 不小于(○C)230T061193含蜡量(蒸馏法) 不大于(%)2T061593密度(15○C)(g/cm3)实则记录T060393溶解度(氯乙烯)不小于(%)T060793薄膜加热试验163○C5h质量损失 不大于(%)T060993针入度比 不小于(%)T060993/ T060493延度(25○C)不小于(cm)50T060993/ T060593延度(15○C)(cm)50T060993/ T060593注:(1)有条件时,应测定沥青60○C温度的动力粘度(PaS)及135○C温度的运动粘度(mm2/S),并在检验报告中注明;(2)主干路的沥青路面,如有需要,用户可对薄膜加热试验后的15○C延度,粘度等指标向供方提供出要求。 3.改性沥青中改性剂剂量以内掺法计量为准,即4%SBS;96%基质沥青,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见下表55。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表55技术指标SBS(I)测试方法(JTJ05293)ID针入度(25○C,)()最小40T060493针入度指数PI+见注(1)延度5○C,5cm/min(cm)最小20T060593软化点TRamp。 B(○C)最小60T060693运动粘度135○C(mm2/S)最大(2)3T0601993闪点(○C) 最小230T061193溶解度(%)99T060793离析,软化点差(○C) 最大(3)Shell啤酒罐法 (180○C,72h)弹性恢复25○C(%)最小70比利时方法A16986/04001RTFOT后残留物(4)质量损失(%)最大T060493针入度比25○C(%)最小(5)65T060493延度(5○C)(cm)最小15T060593注:(1)针入度指数PI由15○C、25○C、30○C等三个以上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式1gp=AT+K进行线性回归,在计算获得参数A后由下式求得,PI=(20500A)/(1+50A)(2)表中135○C运动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中的“沥青粘度测定方法(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法)”进行测定。 若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并符合安全条件的温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和,或经试验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拌和温度时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测定,有条件时应测定改性沥青在60○C时的动力粘度,用毛细管法测定。 (3)成品改性沥青使用前应取样融化检验是否有离析现象,且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相关要求,方可使用。 (4)老化试验以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方法为准;允许采用薄膜加热试验(TFOT)代替,但必须在报告中注明,且不得作为仲裁结果。 (5)对采用几种不同类型改性剂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根据不同改性剂的类型和剂量比例,按照工程上改性的目的和要求,参照表中指标综合确定应该达到的技术要求。 4.%。 1)方法AA1pine喷气筛分析,该试验使用AA1pine喷气筛(200LS类型),5g有代表性的试样在75Kpa真空条件下筛14min,称留在筛上的质量。 2)方法B网眼筛分析,、、尼龙刷加摇筛机进行,有代表性的试样10g,每个筛两个尼龙刷,称留在各个筛子上的纤维质量,计算通过百分率,这个方法的重复性是值得怀疑的,需要验证。 (3)灰分,取代表性样品2g~3g,放在一个称了皮重的坩锅内加热至595○C~650○C,不少于2h,坩锅和灰在干燥器中冷却后重新称质量。 (4)PH值试验,5g纤维加入100m1蒸馏水中,搅拌并让它静止30min,PH值用标定过的PH探头测定。 (5)吸油试验,精确称量5g纤维,让它悬浮在过量的矿物油中不少于5min以充分吸油,然后放在网眼筛上滴漏(),摇筛机上摇10min(每分钏240次,),将摇筛机摇过后的质量转移到一个称过皮重的容器中称重报告纤维吸油量为自重的倍数。 (6)含水量,10g纤维称重放置在121○C的通风干燥烘箱内2h,然后取出在烘箱后立刻称重。 5.。 6.粗集料的粒径规格见表6。 7.SMA使用的粗集料应采用碎石,石料坚硬,耐磨耗,外观接近立方体,有良好的嵌挤能力,沥青面层使用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 8.SMA的细集料宜采用破碎人工砂,其规格见表56;其它面层的细集料可采用破碎人工砂,石屑,其规格分别见下表57和表58。 破碎人工砂规格 表56规格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方孔筛S160~310085~10020~500~5 沥青面层用天然砂规格 表57方孔筛 (mm)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粗砂中砂细砂10010010090~10090~10090~10065~9575~10085~10035~6550~9075~10015~2930~5960~845~208~3015~450~100~100~100~50~50~5细度模数Mx~~~沥青面层石屑规格 表58规格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方孔筛S150~510040~700~15S160~310085~10020~500~159.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59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59指 标视密度 不小于(t/m3)坚固性(>) 不大于(%)12砂当量 不小于(%)60注:(1)坚固性试验根据需要进行;(2)当进行砂当量试验有困难时,(公适用于天然砂),对主干路要求不大于3%。 柔性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中不能含有泥土和有机物质。 其它面层的沥青混合料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下表510。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要求 表510指 标视密度 不小于(t/m3)含水量 不大于(%)1粒度范围< (%)100< (%)90~100< (%)75~100外 观无团粒结块亲 水 系 数< 1 沥青混合料质量要求和配合比设计1.热拦沥青混合料的种类应按下表511选用,其规格以方孔筛为准。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表511混合料类别结构层次方孔筛系列沥青砼沥青碎石最大集料粒径(mm)特粗式过渡层 (沥青碎石)AM40AM30粗粒式下面层AC30AC25中粒式上面层SMA16注:(1)AM30适宜最小层厚为6cm,AM40适宜最小层厚为8cm。 (2)为防止道路水损害,建议下面层采用AC251型密实型沥青混合料。 2.热拌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见表12,最终目标配合比及级配根据实验确定。 3.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符合下表512。 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表512试验项目沥青混合料类型指标测试方法击实次数 (次)SMA两面各50T070293沥青混凝土两面各75沥青碎石两面各50稳定度SMA>T070993I型沥青混凝土>II型沥青混凝土>流 值 ()SMA20~50T070993I型沥青混凝土20~40II型沥青混凝土20~40空隙率 (%)SMA2~4T070693T070793I型沥青混凝土3~6II型沥青混凝土4~10沥青碎石>10沥青饱和度(%)I型沥青混凝土70~85T070693II型沥青混凝土60~75沥青碎石40~60动稳定度 (次/mm)SMA>3000T071993I型沥青混凝土>800II型沥青混凝土>800残留稳定度(%)SMA>80浸水48hI级沥青混凝土>75II型沥青混凝土>70弯曲试验破坏应变(uε)SMA>1500。 谢伦堡沥 青析漏实验SMA<%谢伦堡沥青 析 漏 实 验注:(1)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稳定度可降低1KN。 (2)SMA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应小于VCADRC,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VMA)对于SMA应不小于17%,其余混合料应符合下表要求:513最大集粒径(mm)方孔筛VMA不小于(%)121314151618(3)当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在60○C水浴中浸泡即发生松散时可不进行马歇尔试验,但应测定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 (4)残留稳定度可根据需要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或真空饱水后浸水马歇尔试验。 4.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中关于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低沥青用量。 其设计要求如下:(1)选定符合要求的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后三种合称“矿料”)。 (2)确定矿料配合比,根据选定的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曲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