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及以下间隔保护 1) 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按间隔、单套配置。 2) 当采用开关柜方式时,保护装置安装于开关柜内,不宜使用电子式互感器。 3) 当使用电子式互感器时,每个间隔的保护、测控、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功能宜按间隔合并实现。 4) 跨间隔信息交换采用 GOOSE 网络传输。 8. 故障录波装置 1) 故障录波采样值传输可采用点对点或网络方式,开关量采用 GOOSE网络传 输。 2) 如采用 SV 采样网,采用以太网接口,规约采用 IEC6185092; 3) 220kV 及以上故障录波器按实际需求、分网络配置,应能记录所有MU、 GOOSE 网络的信息。 9. 网络分析记录装置 1) 增加网络分析记录装置 配置要求 10. 安全自动装置 1) 220kV 及以上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按双重化配置。 2) 备自投、过载联切功能可在过程层或站控层实现。 3) 要求快速跳闸的安控装置应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方式。 11. 继电保护装置的接口 1) 保护装置采样值采用点对点接入方式。 2) 保护装置应配备以下接口: MU 输入接口、智能终端接口(跳闸及断路器接点、闭锁信息 )、GOOSE 网络接口、 MMS 网络接口。 ( 1) 智能终端接口采用点对点方式,其开入、开出量如下: 线路保护、变压器电量保护、母线保护、电抗器电量保护、重合闸、断路器保护、短引线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其他保护(如串补保护)等 7 跳、合闸命令。 本间隔的断路器接点、闭锁信息等。 ( 2) GOOSE 网络接口其开入、开出量如下: 测控合分闸命令、跨间隔的断路器位置接点、刀闸辅助接点、保护跳闸、启动失灵、启动 /闭锁重合闸、启动闭锁备投、告警信号等。 ( 3) 采用直接电缆跳闸的开出量: 变压器、电抗器等需要跳闸的非电量保护跳闸采用电缆直接跳闸。 12. 其 它 1) 母线电压合并单元可接收至少 2 组电压互感器,并能够支持向其它合并器提供母线电压数据,并根据需要提供 PT 并列功能。 各间隔合并单元所需母线电压量通过 PT 合并单元转发。 2) 双母线电压切换功能在保护装置内实现。 六、 相关设备配置原则 及技术要求 1. 网络 1) 过程层网和站控层网应完全独立; 2) SV 采样值网络与 GOOSE 网络应完全独立; 3) 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保护装置可通过 IRIGB( DC)码对时,也可采用 IEEE 1588( IEC 61588)标准进行网络对时,对时精度应满足要求。 4) 在过程层 GOOSE 网的组网方式采用双重化独立组 网,第一套保护接入 A 网,第二套保护接入 B 网。 5) 过程层网络交换机 ( 1) 保护接入的交换机应采用工业级或以上等级产品。 交换机应使用无扇型,采用直流工作电源。 ( 2) 任两台智能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 4 个交换机。 当采用级联方式时,不应丢失数据。 ( 3) 交换机的配置原则:根据间隔数量合理分配交换机数量,每台交换机的光纤接入装置数量不宜超过 16 个。 2. 电子互感器 1) 电子互感器(含 MU)应能真实地反映一次电流或电压,额定延时 8 时间不大于 2ms、唤醒时间为 0。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复合误差不大于 5%(若保护与测控一体化,就存在是提高保护的精度 还是降低测控的精度。 请斟酌。 )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复合误差不大于 3%。 2) 一套 ECT 内应具备两个保护用电流传感元件,每个传感元件由两路独立的采样系统进行采集(双 A/D 系统),进入一个 MU,每个 MU出两路数字采样值由同一路通道进入一套保护装置。 3) 一套 EVT 内应由两路独立的采样系统进行采集,每路采样系统应采用双 A/D 系统,进入相应 MU,每个 MU出两路数字采样值由同一路通道进入一套保护装置。 4) 一套 ECVT 内应同时满足上述( 2)、( 3)条要求。 采样信号进入相应的 MU,每个 MU 出两路数字采样值由同一路通道进入一套保护装 置。 5) 用于双重化保护的电子互感器,其两个采样系统应由不同的电源供电并与相应保护装置使用同一直流电源。 6) 对于 3/2 接线方式,其线路 EVT 应置于线路侧。 7) 电子式互感器采样数据的品质标志应实时反映自检状态,不应附加任何延时或展宽。 3. 合并单元 ( MU) 1) 电流 MU、线路(变压器) PT 的 MU 应满足保护双重化配置的要求; 2) 每个 MU 应能满足最多 12 个输入通道和至少 8 个输出端口的要求。 3) MU 应能同时支持 IEC600448( GB20840)、 IEC6185092 等规约,在工程应用时应能灵活配置。 4) MU 输出保护采样值应不依 赖于外部对时系统解决采样数据同步问题,要求采样值发送间隔离散值小于 10 μS。 5) MU 输出接口类型:点对点接口(保护、安自等),组网接口(测控、计量、故录、 PMU 等)。 6) MU 输出应能支持多种采样频率,用于保护、测控的输出接口采样频率宜为 4000Hz。 4. 智能终端 9 1) 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终端按断路器双重化配置; 2) 智能终端应具备以下 功能 : ( 1) 接收保护跳合闸命令、测控的手合 /手分命令及刀闸、地刀等GOOSE 命令;输入断路器位置、刀闸及地刀位置、断路器本体信号(含压力低闭锁重合闸 等 );跳合闸自保持功能;控制回路断线 监视功能等。 ( 2) 智能终端应具备三跳接点输入接口,保护的 、 可灵活配置 的 点对点接口(最大考虑 10 个), GOOSE 网络接口。 ( 3) 至少提供两组分相跳闸接点和一组合闸接点,具备对时功能。 ( 4) 具备事件报文记录功能。 ( 5) 跳、合闸命令需要两帧确认。 ( 6) 智能终端的动作时间应不大于 7ms。 ( 7) 智能终端具备跳 /合闸命令输出的监测功能。 当 智能终端接收到跳闸命令后,应通过 GOOSE 网发出收到跳令的报文。 3) 智能终端配置单工作电源。 (按传统意义理解,应接操作电源) 4) 智能终端不配置液晶显示屏 ,但应 具备 (断路器位置) 指示灯位置显示和告警。 ; GOOSE 口 数量满足点对点跳闸方式和网络跳闸方式的要求。 5) 智能终端不设置防跳功能,防跳功能由断路器本体实现。 七、 继电保护信息交互原则 站控层信息,上送信息、保护装置接受的控制信息 …… ,规约要求( MMS) 故障录波器、状态监测信息上送原则。 装置自检信息 运行信息 应满足运行维护、控制、调度的需求。 八、 3/2 接线型式继电保护实施方案 1. 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每回线路配置 2 套包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功能的线路保护装置,各自独 10 立组屏,线路保护中还应包含 过电压保护和远跳就地判别功能。 线路间隔的保护、 MU、智能终端按双重化配置, MU 按断路器分 别将两组电流互感器的 电流接入保护装置,线路电压 MU 单独接入线路保护装置( 或分配至关联的两个 MU) ,智能终端 设计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