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内容摘要:

高 105 米墙裙,便槽贴面砖,宜采用水冲式,楼层应设临时便溺设施;生活垃圾必须盛放在容器内。 10 保健急救 现场必备有保健药箱和急救器材,配备经过卫生部门培训的急救人员。 经常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并做好记录。 11 社区服务 制定落实不扰民措施,夜间施工应办理有关手续,现场禁止焚烧有毒、有害物质。 验收结论 验收人员 项目经理: 有关人员 : 日期: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41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检查记录表 工程项目 项目经理 专(兼)职 消防员 检查时间 检 查 情 况 整 改 时 间 落 实 情 况 消防员签字: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42 施工现场动用明火审批表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用 途 动火部位 动火人 监护人 灭火器材 动火时间 年 月 日 时起 年 月 日 时 止 审批意见 申请人: 批准人: 注:本表一式三份,动火人和监护人各执一份,一份留台帐。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43 安全技术资料台帐之十二 分项工程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44 目录 一、 脚手架 二、 基坑支护 三、 模板工程 四、 “三宝”、“四口”防护 五、 施工用电 六、 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子架) 七、 外用电梯(人货两用梯) 八、 塔吊 九、 起重吊装 十、 施工机具 说明: “验收结果”栏内尽量量化。 验收专业性较强的分项工程,先验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若无方案或针对性不强的,不予验收。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45 脚手架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46 一、 脚手架 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架或爬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前检查表 吊蓝脚手架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说明: 验 收前应验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及有关特殊脚手架的生产、使用证,建筑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及操作人员上岗证,符合要求后再验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每次提升前应检查;每次提升后,使用前也应按验收表进行检查。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47 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验收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序号 验收项目 技 术 要 求 验收结果 1 立杆间距 基础平整夯实、硬化、落地立杆垂直稳放在砼地坪、砼预制块、金属底座上,并设纵横向扫地杆。 外侧设置 20 20 厘米的排水沟,并在外侧设 80 厘米宽以上的砼路面。 2 架体与建 筑物拉接 脚手架与建筑物采用刚性拉接,按水平方向不大于 7 米,垂直方向不大于 4 米设一道拉接点,转角 1 米内和顶部 80 厘米内加密。 3 立杆间距 与剪刀撑 脚手架底部(排)高度不大于 2 米,其余不大于 米,立杆纵距不大于 米,横距不大于 米。 如搭设高度超过 25 米须采用双立杆或缩小间距;如超过 50 米应进行专门设计计算。 脚手架外侧从端头开始,按水平距离不大于 9米,角度在 45176。 ~ 60176。 上下左右连续设置剪刀撑,并延伸 到顶部大横杆以上。 4 脚手板与 防护栏杆 25 米以下脚手架:顶层、底层、操作层几操作层上下层必须满铺,中间至少满铺一层; 25米以上架子应层层满铺;脚手板应横向铺设,用不细于 18 号铅丝双股并联 4 点绑扎;脚手架外侧应用标准密目网全封闭, 用不细于 18 号铅丝双股并联绑扎在外立杆内侧;脚手架从第二步起须在 30厘米高设同质材料的防护栏杆和踢脚杆,脚手架内侧如遇门窗洞也应设防护栏杆和踢脚杆。 脚手架外立杆高于 檐口 1 米~ 米。 5 杆件搭接 立杆必须采用对接(顶排立杆可以搭接),横杆可以对接或搭接,剪 刀撑和其它杆件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40 厘米,并不少于 2 只口件紧固;相邻杆件的接头必须错开一个档距,同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48 一平面上的接头不得超过总数的 50%,小横杆两端伸出立杆净长度不小于 10 厘米。 6 架体内封闭 当内立杆距墙大于 20厘米是应铺设站人片,施工层及以下每隔 3步和底排内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选用密目网或其它措施进行封闭。 7 脚手架材质 钢管应选用外径 48 毫米,壁厚 毫米的A3 钢管,无锈蚀、裂纹、弯曲变形,扣件应符合标准要求。 8 通道 脚手架外侧应设来回之字形斜道,坡道不大于 1: 3 平方米,立杆应单 独设置,不能借用脚手架外立杆,并在 米和 30 厘米高分别设防护栏杆和踢脚杆,外侧应设剪刀撑,并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脚手板横向铺设,并每隔 30厘米左右设置防滑条。 外架与各楼层之间设置进出通道。 9 卸料平台 吊物卸料平台和井架卸料平台应单独设计计算,编制搭设方案,有单独的支撑系统;平台采用 4 厘米以上木板铺设,并设防滑条,临边设 米设防护栏和 30 厘米设踢脚杆,四周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卸料平台应设置限载牌,吊物卸料平台须 用型钢作支撑。 验收结论意见 验收人员 项目经理: 安全员: 架子搭设 负责人: 有关人员: 验收日期: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49 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序号 验收项目 技 术 要 求 验收结论 1 悬挑梁及 架体稳定 悬跳梁或挑架制作及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挑架立杆与悬挑型钢必须;连接牢固,按水平不大于 7米,垂直等于层高设置,在转角 1 米处增设拉接点。 2 脚手板 脚手板应层层满铺,用不细于 18 号铅丝双股并联 4 点绑扎,不得破损,不得留有空间、不得有探头板。 3 荷 载 施工荷载应均匀,不得超过 30KN/㎡。 4 杆件间距 步距不得大于 米,横向立杆间距不得大于 1米,纵向间距不得大于 米。 5 架体防护 挑架外侧必须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围护,并用不细于 18 号铅丝绑扎牢固、严密,挑架与建筑物间距大于 20 厘米应铺设站人片, 挑架外侧应设置 米高栏杆和 30 厘米高踢脚杆,内侧遇门窗洞也应设置防护栏杆和踢脚杆。 6 层间防护 挑架作业层与底层应用密目网或其它措施进行分段封闭式防护。 7 脚手架 材 质 钢管、扣件、型钢、脚手板应符合要求。 验收结论意见 验收人员 项目经理: 安全员: 架子搭设负责人: 有关人员: 验收日期: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50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架或爬架) 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序号 验收项目 技 术 要 求 验收结果 1 架体构造 架体必须严格按专项方案搭设。 施工荷载通过脚手架立杆传到支撑桁架,再由支撑桁架通过主框架传递到建筑物上;主框架必须是焊接或螺栓连接的定型架体。 架体上部悬臂部分不得超过架体高度的 1/3 或 米。 2 附着支撑 主框架必须与每个楼层设置螺栓式连接,沿竖向侧均不得少于 2 处,连结质量应做到严密、平整、牢固;钢挑架与墙体的连结可以采用预埋钢筋环或螺栓式连结。 3 升降装置 必须安装同步升降装置且确保能达到同步升降要求。 升降用索具时、吊具的安全系数必须大于 6;当有 2个节点同时升降时 , 严禁使用手拉葫芦 ,升降时至少有 2 个附着装置,架体上严禁站人;非升降状态时,索具、吊具应呈放松状态。 4 防坠落、导向 防倾斜装置 架体必须两处以上设置灵敏有效的防坠落装置;设置垂直导向和防止左右、前后 倾斜的防倾斜装置;严禁将防坠落装置设置在架体升降的同一个附着支撑装置上。 5 脚手板 脚手板应层层铺设,脚手板须用于不细于 18 号 铅丝双股并联绑扎 4 点,无探头板、不留空隙、脚手板完好。 6 防 护 架体外侧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围护,绑扎牢固,作业层和底层还应用密目网或其它措施封闭严密;架子外侧均设 米高的防护栏杆和 30 厘米高的 踢脚杆。 验收结论意见 验收人员 安装单位人员: 使用单位人员: 年 月 日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51 吊篮脚手架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施工单位 : 工程名称: 序号 验收项目 技 术 要 求 验收结果 1 制作组装 挑梁锚固或配重等抗倾覆装置必须符合施工方案;使用前应进行荷载试验,电动(手动)葫芦等辅助动力设备必须是合格产品。 2 安全装置 吊蓝必须具有 2根直径不小于 险绳,升降葫芦必须有保险卡,吊钩有保险装置。 两个吊蓝一起升降需有可靠的同步装置。 3 架体稳定 吊蓝作业时应与建筑物之间有可靠的锁定装置。 4 荷 载 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要求和 说明书的规定,并应均匀堆放。 5 电气安全 电气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漏电保护和接零保护措施,挑 梁锚固最高处设避雷装置。 验收结论意见 验收人员 安装单位人员: 使用单位人员: 日期: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52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 53 基 坑 支 护 安 全 技 术 要 求 和 验 收 表 施工单位 : 工程名称: 序号 验收项目 技 术 要 求 验收结果 1 临边防护 基坑深度不超过 2 米的可采用 米高栏杆防护,深度超过 2 米的基坑施工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围护;临边防护栏杆离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 50 厘米。 2 坑壁支护 坑槽开挖时设置的边坡应符合安全要求;坑壁支护做法及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必须 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支护设施产生变形应有加固措施。 3 排水措施 基坑施工应按方案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深基坑施工采用坑外降水的,必须有防止临近建筑物沉降的措施。 4 坑边荷载 基坑边堆土,料具堆放数量和距基坑边距离等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机械设备施工与基坑 边距离不符和安全要求时,应有具体措施。 5 上下通道 基坑施工必须设专用上下通道,通道的设置必须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6 土方开挖 应按施工方案和规程挖土,不得超挖。 机械作业位置应稳定、安全,挖土机作业半径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出。 7 基坑支护 变形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应按方案进行变形监测;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道路应进行沉降观测,并有记录。 8 作业环境 作业人员应有稳定、安全的立足处;垂直、交叉作业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