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经济学概论6(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美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二、法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三、德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四、三国实践比较与经验借鉴 五、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框架 六、明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德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一、公共预算 二、公共支出 三、公共收入 四、德国的双向财政平衡管理制度 五、公共财政监督 六、社会保障制度 一、公共预算 完整性和统一性原则 公开性和准确性原则 整体性和平衡性原则 节约性和经济性原则 ( 1)预算编制。 ( 2)预算审议与通过。 ( 3)预算执行。 ( 4)预算的检查和评价。 二、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的特点是: 第一,着眼点比较宽,充分考虑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实施宏观调控的需要。 第二,与五年财政计划指标相衔接,把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周期波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任务需要。 三、公共收入 德国的公共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 税收收入、其他经常性收入和资本项目收入。 四、德国的双向财政平衡管理制度 所谓纵向平衡,即联邦、州和地方财政的平衡。 所谓横向平衡,是指联邦各州之间和州内所属地方之间的财政平衡。 五、公共财政监督 德国设有强大的专门财政监督机构 —— 联邦和州审计院,州审计院下设审计局,负责国家公共支出的监督检查。 六、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金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事故保险 失业保险 第七单元 主要内容 一、美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二、法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三、德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四、三国实践比较与经验借鉴 五、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框架 六、明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三国的实践比较与经验借鉴 一、美、法、德公共经济实践的共同特征。 二、美、法、德公共经济实践的区别之处。 一、共同特征。 各国预算管理相对独立,严格依法预算。 中央(联邦)政府掌握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大部分公共支出。 中央和地方事权分工合理,公共收支划分明晰。 中央对地方实行稳定的补助制度。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经济学概论6(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