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经济学概论3(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本指标。 集中性指标 (concentration index): 在某种既定的税 制体系下,如果相对少量的税种和税率就能筹措到 大部分税收收入,那么,这种税制就是优良的税制。 侵蚀性指标 (erosion index): 估算实际税基与潜在税 基相接近的程度;某种税的侵蚀性指标越小越好。 时滞性指标 (lags index): 税款的实际缴纳(入库)时 间与其应缴纳时间的差距;高效率税制的一种表现 就是征收时滞越小越好。 执行性指标 (enforcement index): 如果一种税制由于 来自纳税人的阻力而得不到有效执行,法定税制与 有效税制之间的偏差就可能大到足以使合法税制失 去其存在的意义。 成本指标 从成本指标角度来说,税收的制度效率就是指政府设计的税收制度能在筹集充分的 收入基础上使税务成本最小化。 征税成本: 税务当局为保证税法顺利实施和及时、正确、足额计征税款所需要花费的费用,由政府承担。 纳税成本: 纳税成本是指纳税人在对自己负有纳税义务的课税对象依法计算、交纳税款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由纳税人承担。 政治成本: 纳税人试图影响税法所发生的费用,由政府和纳税人共同承担。 税收的公平标准 (一)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二)受益原则 (三)能力原则 (一)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horizontal equity):如果某种税同等地 对待同样的人,即符合横向公平。 (vertical equity):如果对福利水平不同的人征收不同的税,即符合纵向公平。 (二)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 (benefit approach)要求纳税人应根据其从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纳税。 纳税人从不同的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不同,导致纳税人之间的福利水平不同,结果,享受相同利益的纳税人具有相同的福利水平,应缴纳相同的税;而享受到较多利益的纳税人具有较高的福利水平,就应缴纳较高的税。 (三)能力原则 能力原则 (ability to pay approach)要求纳税人应当按照他们的支付能力纳税,他们缴纳的税收数量要与他们的支付能力成正比。 对于衡量支付能力的尺度,通常分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