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送教下乡个人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型教师传、帮、带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有效促进送教和受教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新的课程改革,送教下乡活动效果显著。 一、 实现了送教者与看课者的双赢 本次送教一个乡镇 郧西县河夹镇希望小学,体育课 5 节。 一个乡镇的 12名教师参加了观摩。 课上送课教师精彩示范引领,课后教研员精当的点评,同时改变“一言堂”的局面,看课者也积极参与研讨,送课教师与教研员针对困惑 的问题,做了具体的指导、热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为教师充电。 通过送教活动同时还历炼了一批年青教师,送课者深有感悟,此项活动给自己创造磨练机会,积累了许多上课的教学经验,有利于自身专业化的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体育学科老师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探索出预习 —— 汇报课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后,我激动地说:“我想看看我的教学思路借班上课能不能行得通。 ”经实践检验,我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体现了开放的教学意识,在乡镇学校,面对陌生的学生不但可行,而 且效果不错。 这无疑坚定了本人的研究信心。 作为体育教师我是第一次送教下乡。 为了更好的把课上好,我多次和教研员沟通、研 究,反复修改教学方案。 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终于上了一节原生态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层教师能学得来的、有一定高度的阅读课。 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 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任务。 送教下乡活动为乡镇学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改信息、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共同提高着。 二、提高了教学观摩课的可信度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不少教师对示范课表示怀 疑,认为示范课就是表演课。 为此我们加强了对示范课的指导,使教学设计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师不受条件的限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不管有没有体育器材同样能上好课。 参与看课的教师真切地意识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观条件的差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 送教教师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学的践行者,更是教学的研究者 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 —— 同伴互助 —— 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视野开阔了,教师学会思考了,教学研究意识也蔚然成风。 四、 送教教师的献身说法,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乡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献身说法,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 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本次送教下乡为乡镇教师提供了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 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送教下乡活动是提高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六、因地制宜开展送教活动,凸显实效性。 由于地域差异,校际间的教育资源不尽相同,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基层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是教研员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一个内容。 以上只是我们送教下乡活动的几个侧面,随着我 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全体成员将继续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把基层学校的需要作为我们教研的工作目标,及基层所急,送基层所需,以切实提高我县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以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促进我县教育的全面发展。 篇三:送教下乡工作总结 送教下乡工作总结 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典型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