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学总复习题测绘工程控制测量试题内容摘要:

目标成像清晰、稳定的有利于观测的时间进行,以提高照准精度和减小旁折光的影响; 观测前应认真调好焦距,消除视差,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不得重新调焦,以免引起视准轴的变动; 各测回的起始方向应均匀的分配在水平度盘和测微分划尺的不同位置上,以消除或减弱度盘分划线和测微分划尺的分化误差的影响。 在上、 下半测回之间倒转望远镜,以消除和减弱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等影响。 同时可以由盘左、盘右读数值差求的两倍视准误差 2c,借以检核观测质量; 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次序应相反,并使观测每一目标的操作时间大致相同,即在一侧回的观测过程中,应按与时间对称排列的观测程序,其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例均匀变化的影响,如觇标内架或三脚架的扭转; 为了克服或减弱在操作仪器的过程中,带动水平度盘位移的误差,要求每半测回开始观测前,照准部按规定的转动方向先预转 1~2 周 ; 使用照准部微动螺旋和测微螺旋时,其最后 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为 减弱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观测时应保持照准部水准气泡的居中,测回 间 重新整平。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仪机器距离测量 一、测距分类 • 视距测量; • 线尺量距; • 电磁波测距 : 通过测定电磁波在测线两端往返传播的时间 t,计算出测线的距离 二、两种电磁波测距原理 脉冲式测距: 发射光脉冲,直接测定测距信号在大气中传播的时间,以测定待测距离。 发射功率大,测程远,可不要合作目标,但测距精度较低。 相位式测距: 发射连续的正弦调制波,测量测距信号在发射与接收之间的相位差,以确定待测距离。 测距精度 高,测程短,但要有合作目标。 三、 光电测距仪的检定 • 测距仪的检视和功能检查 • 发射、接收、照准三轴关系正确性的检验与校正; • 照准误差的测定 • 幅相误差的测定 • 周期误差的检定 (由测距仪内部的光电信号串扰而引起的按照一定的距离为周期重复出现的误差。 与干扰信号的强度有关;随着测距的相位值观测值变化。 ) • 仪器常数的检定 (加常数,由于仪器电子中心与其机械中心不重合而形成的仪器常数;加常数的检定:六段解析法。 乘常数 , 主要是精测频率的改正。 ) • 内、外符合精度的检定 (内符合精度 ——在同一距离上多次观测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它反映了 仪器本身的测相精度和稳定性;外符合精度 ——将基线长度观测值与已知基线长度值比较,从而得到外部符合精度;) 查明测距仪的工作性能;测定仪器误差值。 以便在观测成果中加入相应的改正数;评定仪器精度,鉴定仪器质量; 检视 三轴平行的标志是当望远镜视准轴照准反射棱镜的标志时,测距仪接收的回光信号强度最大,即光照准与电照准一致。 在同一距离上多次观测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它反映了仪器本身的测相精度和稳定性——VV/N1 开方。 测定测距仪的精测频率的实际值,和开机半小时内精测频率的变化,以反映精测频率的准确 度和稳定性。 并用来改正观测成果。 利用光电频率转换器进行。 综合精度的检定 ——应将基线长度观测值与仪值基线长度值比较,从而得到外部符合精度。 该精度综合反映了仪器加常数、乘常数、周期误差的 测定误差和仪器的对中午差。 以及观测的外部条件的误差。 他应该高于测距仪的标乘精度。 四、 距离观测值的归算 仪器系统误差改正: 加常数改正: KDk  乘常数改正: DRDR  周期误差改正: )360s in ( 00  uDAD  大气折射率变化引起的改正: 气象改正: 作业中仪器显示的距离,是对应于生产厂家制造测距仪时所选的参考大气条件的距离观测值,而测距时的实际大气条件一般不会与之相同。 因此,距离观测值须加入相应的改正 ,也叫 第一速度改正 第二速度改正 : 以测线两端点的折射率的平均值代替全测线的折射率,由此产生的折射率代表性误差改正。 归算改正: 波道曲率改正 : 弧长 ——〉弦长 倾斜改正 : 斜距 ——〉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平距 或 斜距 ——〉 A点高程位置上的平距 归心改正 : 测站偏心改正和照准偏心改正 投影改正 : 平距 ——〉化至椭球面的距离 ——〉化至高斯投影面上的距离 五、测距误差 2222222222202240 RekfncD mmmmDfmnmcmm    固定误差:与距离测量无关的误差,即测相误差、加常数误差、对中误差,为上式的后半部分。 比例误差:与距离 D 成比例的误差,即光速值误差、大气折射误差和测距频率误差,为上式的前半部分。 第五章 高程控制测量 一、高程控制网布设 原则 ( 1)要有统一的高程系统、水准原点和作业规程; ( 2)要有足够的精度和密度; ( 3)要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方案 ( 1) 一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骨干,仪等水准路线应沿地质构造稳定,交 通不太繁忙、路面较为平缓的交通路线布设,并构成网状。 以等水准路线的环线周长,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应在 1000~1500km 之间。 一般山区应在 2020km 左右。 ( 2) 二等水准网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它布设在仪等水准环内。 二等水准路线应尽量沿公路、铁路及河流布设,以保证较好的观测条件。 二等水准网的环线周长,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应在 500~750km 之间,山区和困难地区可适当放宽。 ( 3) 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提供地形测土和各种工程测建设所必需的高程控制点。 三等水准路线一般可根据需要在高等级水准网内加密,不设成符合路 线,并尽可能相互交叉,以构成闭合环,单独的复合路线,长度应不超过 150km,环线周长应不超过 200km,四等一般为附和,长度布超过 80km. 二、精密水准仪 测微原理 : 提高对标尺读数的精度。 必须有光学测微器,以便能精确的读出标尺上不足一个分化间隔的小数。 平行玻璃板位于望远镜物镜前面,它可以绕水平方向的轴 OO’做前后俯仰轴 OO’与视准轴垂直。 测微尺上刻有 100 个分格。 对应于标尺上一个整分格值。 每十个分格有一个标记。 代表 1mm,每一小格代表 ,估读到 . 读数 • 用圆水准器概略整平仪器, 照准标尺; • 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的影像严密符合; • 转动测微螺旋,用楔形丝夹准标尺上的一个分化值,读取标尺上的分化数和测微尺上的分化数。 三、 精密水准仪与水准尺的检验 p231 精密水准仪的检验 : ⑴外观的检视; ⑵概略水准器的检校; ⑶光学测微器隙动差和分划值的测定 ( 测定光学测微器分划值 :利用一根分划值经过精密检定的特制分划尺和测微器分划尺进行比较求得。 光学测微器隙动差的测定 :比较旋进和旋出测微螺旋,照准特制分化尺上同一分划线在测微器分划尺上的读数差。 ) ⑷视准轴和水准管轴关系的检验; 视 准轴与水准轴必须满足相互平行这一重要条件,但一般视准轴与水准轴既不在同一平面内,也不互相平行,而是二条空间直线,在垂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称为 i 角误差,在水平平面上投影的交角,称为φ角误差,也叫交叉误差。 i 角误差的检验 : )(12512 DDDDi   φ角误差 的检验:(两个脚螺旋垂直视线放方向) 距标尺约 50 米处整置仪器;整平仪器,并用倾斜螺旋式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精密符合。 楔形丝卡准某一整分划,观测过程不变。 旋转视准轴右侧的脚螺 旋两周使其升高,再降低左侧脚螺旋两周;将左侧的脚螺旋升高四周,右侧降低四周。 • 气泡位置保持重合,只有 i 角误差; • 气泡位置异向离开中央相同的位置,只有交叉误差; • 气泡位置同向离开中央相同的距离,都没有; • 气泡位置异向离开中央不相同的距离,都有, i 角误差大; • 气泡位置同向离开中央不相同的距离,都有,交叉误差大。 ⑸调焦透镜运行误差的检定; ⑹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误差的测定; (用定人法消除) 精密水准尺的检验 ( 1)检视水准标尺各部分是否牢固无损; ( 2)水准标尺上圆水准器安置正确的检验; ( 3)一对水准标尺零 点不等差及基辅分划读数差的测定 零点 :初平的最佳状态 ○ 1 调角螺旋使气泡符合,转 180 度,若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