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尔法氧化铝生产计算手册内容摘要:

K: 苛性比值。 是铝酸钠溶液的重要特性函数之一 ,是溶液稳定程度的参数,与碳分分解和种分分解密切关系。 它 是溶液中所含的苛性氧化钠 ( Na2O 苛 )与氧化铝分子数的比值。 6 4 1 0 2/ 62/ 322322  OAL ONaOAL ONaak 荷 式中 Na2O 苛 , Al2O3 -- 分别为溶液中 Na2O 苛与 Al2O3 的含量,克 /升; 式中 Na2O 苛 , Al2O3 -- 分别为溶液中 Na2O 苛与 Al2O3 的含量,克 /升; 62 . 102 --- 分别为 Na2O 与 Al2O3 分子量。 从公式可见,苛性比值在数量上等于溶液中的 Na2O 苛 和 Al2O3 的重量比与系数 的乘 积。 ( 2) A/S:铝硅比。 铝土矿、赤泥等固体物料或各种溶液中所含 Al2O3 和 SiO2 重量比。 在固体物料中 %100(% )(% )2 32  SiOOALSA 在各种溶液中 %100)/( )/(2 32  LgSiO LgOALSA 式中: Al2O3 (% ) 、 SiO2 (% ) ---分别为各种物料中 Al2O3 和 SiO2 的百分含量,%。 Al2O3 (g/l)、 SiO2 (g/l)---分别为各种溶液中 Al2O3 和 SiO2 的浓度, g/l。 各种溶液的铝硅比 A/S 又叫硅量指数,脱硅所产精液的 A/S 又叫脱硅指数。 ( 3) L/S 和固含 : L/S 称液固比,即各种浆液中液体和固体的重量比。 固含为单位 浆液体积 内的固体含量,单位为克 /升或公斤 /米 3。 即浆液中液体与固体之比 重量与重量之比。 即浆液中液体重量与固体重量之比。 )液浆固 浆固液 ( )-(=固体重 固体重泥浆重=固体重液体重= ddd dddSL  式中 d 浆---液相的比重 d 固---固相的比重 d 浆---浆液的比重 体积重量比。 即浆液中溶液的体积与固体重量比。 主要用于熟料溶出时,根据浆液中溶液的体积和固体的重量比,计算 1 升调整液应加入的熟料量。  重量比SLSL  247。 固d 压缩液固比 (L/S)压:取一定体积 (如 100 厘米 3)的泥浆,经过一定时间的静止压缩沉 降后,压缩赤泥中的液固比叫压缩液固比。 为公式 d 浆换算或压缩泥浆比重即得液固比的公式: )( 液压浆固 压浆固液 - )-(压缩= ddd dddSL 式中 d 压浆---压缩泥浆比重 d 压浆 - 浆浆100 .100 dd 固含。 即 1 升浆液中所含固体的重量, g/l。 注:浮游物含量概念同固含。 主要指 1 升铝酸钠溶液所含悬浮物的量, g/l   1000/  vwlg固含 注:式中: w 固体的重 量, g v 浆液的体积, l 或:固含:11000+ 浆SL d 式中: L/S 重量比之液固比 d 液组成浆液之溶液比重 d 固组成浆液之固体比重 (4)含水率:即含水固体物料中,水份含量的重量百分比。 亦称附着水水份。 含水率 %= 100含水物料量 水量 ( 5)细度:即采用不同筛目,将干燥的固体粒子过筛后,筛上残留与固体粒子重量之百分比。 细度 %= 100wg 式中: g-筛上残留 物的质量, g w-试样的质量, g ( 6) [CaO]/[TiO2] :CaO 与 TiO2 的分子比。 ( 分子式外面加 [ ],表示克分子或分子数。 )     TiOC a OTiOC a OTiOC a O 式中 CaO、 TiO2---分别为矿石或赤泥中 CaO 和 TiO2 的百分含量 .% 当 [CaO]/[TiO2]=2 时 . 22 2 TiOTiOCa O  当 [CaO]/[TiO2]= 时 22 TiOTTiOC a O  ( 7)高压溶出的配料 设循环母液 中的 Na2Ok 浓度为 nk 克 /升, Al2O3 浓度为 a 克 /升 矿石中 Al2O2 含量为 A% SiO2 含量为 S% TiO2 含量为 T% 当溶出以后的α k= 时,则母液中的有效碱浓度为 Nk- a 克 /升: 如预期溶出赤泥中的 A/S= b, N/S= d,则每 1000 公斤铝矿石中将有 (AbS) 10 公斤 Al2O3 进入溶液,需配碱 (AbS) 10 公斤,赤泥中损失碱 10dS 公斤,共需配循环母液: 310 mank dsbsA  即 dank dsbsA 10 吨 式中 d 母- --循环母液比重 当 [CaO]/[TiO2]= 时 1 吨矿石需配石灰 式中 C---石灰中 CaO 的含量,% 则配料 母dank dSbSASL 10247。  + 这就是当溶出α k 时的配料公式。 在一车间现行配料中,把公式作了如下简化: ⑴设母液比重≈。 ⑵设石灰添加量为矿石量的 10%,即令 = ; ⑶根据操作规程要求α k ~ A/S= ~ ,将公式中 bS 和 dS 简化为一个系数 K, K= ~ 因此配料公式为: KankASL  247。 = ankA 说明: ⑴如矿石中 Al2O3 量为 70%, SiO2 7%, TiO2 4%,则公式中的 A= 70, S=7, T=4; ⑵石灰加入量为矿石量的 10%时, [CaO]与 [TiO2 的分子比大于。 ⑶生产上可按 K= 计算,编算配料单,并定时根据溶出矿浆α k 于或低于指 标 定值的情况,在 ~ 的范围内以减小或增大 K 值 (一般说,矿石 A/S 较高时,其 K 值偏 小 )的办法进行调整。 ⑷不同溶出α k 赤泥 A/S 和 N/S 情况下的配料公式 {[CaO]/[TiO2= ]为      aknkCT ddSakbSASL   + 母 式中α a---预期溶出液α k; ---当溶液α k= 1 时, Na2Ok 与 Al2O3 的重量比,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例三:设矿石中 Al2O3 含量为 70%, SiO2 含量为 7%, TiO2 含量为 4%,石灰中 CaO 含 量为 85%, 循环母液比重 ,其中 Na2Ok 和 Al2O3 和浓度分别为 280 克 /升和 140 克 /升, 预期溶出赤泥 A/S b= 2, N/S d= (溶出液α k= ~ ), k 值按 计算,试 分别按公式 (23)和 (24)求溶出配料 L/S。 解:按公式 (23)计算得 母dank dSbSASL 10 247。  + 1 4 02 8 0  247。 85   按公式 (24)计算得: 4 02 8 0 SL ( 8)碱比 [N]/[A]+ [F]- --干生料中 Na2O 与 Al2O3 和 Fe2O3 之分子比,简写为 N/R。 生料浆 N/R=      160102 62/ 3232 2 OFeOAL ONaFA N  熟 料 N/R=   AF NsKN 熟料 F/A=    102160 AFAFAF 式中 Na2O、 Al2O Fe2O3---分别为 Na2O、 Al2O Fe2O3 的百分含量,%; 6 10 160---分别为 Na2O、 Al2O Fe2O3 的分子量。 ( 9)钙比 [C]/[S]:干生料或熟料中 CaO 与 SiO2 的分子比。   22  真钙比 [C]/[S]:   S TCSC 式中 CaO、 SiO2---分别为干 生料或熟料中 CaO 和 SiO2 的百分含量,%; 5 60---分别为 CaO、 SiO2 的分子量。 ( 10)石灰石分解率η (% ): %1004456 石灰石灰石-石灰中灼减=C a OC a O 5644112 石灰石石灰石灰石石灰石灰石灰石 -=CCCCOCC 式中 C 石灰石- --石灰石中含 CaO 量,%; C 石灰---生石灰中含 CaO 量,% CO2 (石灰中灼碱 )=--石灰石中 CO2 含量〖 CO2 石灰中灼碱 )= C 石灰石 44/55〗,%; 4 56---分别为 CO2 与 CaO 的分子量。 ( 11)石灰产出率 Q: 即每吨石灰石产石灰量 (吨 ),如不考虑焦炭灰份量,则: %100石灰石灰石CCQ 符号意义同上: ( 12)石灰炉产 CO2 量V CO2 V CO2= (V CO2 石灰石+V CO2 焦炭 ) 90% V CO2 石灰 石=W石灰石 C 石灰石%η石灰石% 247。 CO2 浓度%; =W石灰石   石灰石灰石CC247。 CO2 浓度% V CO2 焦炭=W焦炭 C 炭 %η炭然 247。 CO2 浓度% 式中 V CO2---石灰炉产 CO2, (千米 3); V CO2 石灰石---石灰石分解产 CO2, (千米 3); V CO2 焦炭---焦炭燃烧产 CO2, (千米 3); 90%---石灰炉 CO2,收率,%; W石灰石--- 入炉合格石灰石量,吨; C 石灰石---石灰石中 CaO 含量,%; η石灰石---石灰石分解率,%; C 石灰--生石灰中 CaO 含量,%; W焦炭--入炉焦炭量,吨; 4 12--- CO2 分子量和 C 的原子量; C 炭-焦炭中固定炭含量,%; η炭然 --焦炭燃烧程度,%; ---在标准状况下,克分子 (或吨分子 )气体所占的体积,单位为升 /克分子或 (千米 3)/吨分子 . ( 13)烧结法配料 烧结法配料考虑的指标有 A/S、 C/S、 N/(A+ F)和含水率 .生料浆在烧结过程中加入了煤灰,同时 各成份不一定按同 样的比例损失,因此生料浆和熟料的 A/S、 C/S、 N/(A+ F)各有一定的差值,应经常 根据现场的差值和技术操作规程对熟料成份的要求,调整生料浆中各比值 . 现以 N/R= 、 C/S= 、 A/S= ,作生料浆配料计算示例。 为避免解复杂的联立方程,计算上作一定的简化。 我们不考虑石灰石 (或石灰 )中的 Al2O3 和 Fe2 含量,将碱比按提高 即 计算;在计算A/S 时不考虑石灰石中的 SiO2,将 A/S 按提高 即 计算: 假定物料成份如下: 名称 成份 % Al2O3 SiO2 Fe2O CaO Na2 H2 比 重 碱赤泥浆 55 矿 石 57 石 灰 石 51 碱 粉 根据上述成份,以 100 米 3 赤泥浆为基础进行物料计算,碱赤泥浆中: 水量 100 = 吨 固体 100 - = 吨 其中 Al2O3 = 吨 SiO2 = 吨 Fe2O3 = 吨 CaO = 吨 Na2O = 吨 若要求 A/S= ,配入矿石量为 X,则: xx X= 吨 吨矿石中各成份重量为: Al2O3 = 吨 SiO2 = 吨 Fe2O3 = 吨 附着水 = 吨 (=)) 将 100 米 3 碱赤泥浆和 吨矿石中各成份相加: Al2O3 SiO2 Fe2O3 CaO Na2O H2O 干料 碱赤泥浆 矿 石 混 矿 石灰石中有效 CaO 量: CaO 效 =51 (% )  需配入 CaO 量:  需配入石灰石量: 吨= 附着水:  式中 5 3---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