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范围及项目内容摘要:

12 十四、水灭火系统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部之喷淋泵 (一)、关键项目 应保证在 5min 内开始工作。 应设备用电源,主电源断开,备用电源应自动投入运行。 应设备用泵,工作能力不小于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且主备泵应能自动切换运行。 应采用自灌式吸水,或采用其他迅速、可靠的充水设备。 流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二)、主要项目 与动力机械应直接连接。 吸水阀离水池底的距离不应小于吸水管管径的 2 倍。 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应单独设置且不应少于两根,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能通 过需要供水量。 出水管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一般项目 系统使用的水泵,铭牌的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应完好无损及腐蚀等。 水泵轴功率大于 17kW 时,安装时宜采取减震措施;若泵房单独设立,水泵能够正常运行且 震动不影响周围环境时,可不采取减震措施。 出水管上应设试验和检查用的压力表和放水阀门。 吸水管上必须装设控制阀门(若采用蝶阀,应有锁位装置),其直径不应小于泵吸水口直径。 13 十五、水灭火系统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部之管道 (一)、关键项目 报警阀以后的管路不应 有其他用水设施,并应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或镀锌无缝钢管。 报警阀到泵的管路应符合技术要求。 (二)、主要项目 所有配水管或配水支管的直径不应小于 25㎜。 每侧每根的配水支管设置的喷头数量应符合要求。 节流管、减压阀的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 沟槽式管口连接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一般项目 管道螺纹连接应符合技术要求。 管道变径时, 丝扣连接应采用异径管零件,避免采用补芯。 如需补芯应符合要求。 管道焊接表面不允许有裂缝、气孔、夹渣溶合性飞溅等。 地上消防管道应涂以红色或红色环道标 记。 管道穿墙、楼板应加设套管,管道焊缝不应置于套管内。 穿墙套管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穿楼板套管应高出楼板或地面 50 ㎜。 管道固定采用管道吊架或防晃支架应满足技术要求。 管道中心与建筑物的结构最小距离应符合要求。 自动喷水灭火的管道应设有坡度,并坡向排水管或辅助排水管。 减压孔板应设置在直径为 50㎜或 50 ㎜以上的水平管段上。 14 1孔板应安装在水流转弯下游一侧直管段上,与弯管的距离不应小于设置管段直径的两倍。 1节流管的长度不应小于 1 米。 十六、水灭火系统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 部之喷头 (一 )、主要项目 喷头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标识齐全。 各危险等级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安装间距应符合要求。 边墙型喷头最大保护面积和最大距离应符合要求。 (二 )、一般项目 喷头外观应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喷头的螺纹密封面应完整、光滑。 喷头安装要整齐、牢固、美观。 喷头溅水盘布置在梁侧附近时,喷头与梁边的距离应符合要求。 喷头溅水盘与吊顶、楼板屋面板的距离不宜小于 75 ㎜,并不宜大于 150 ㎜。 喷头与隔断墙的水平及垂直距离应符合技术要求。 在门窗洞口处 设置喷头时,喷头距洞口上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150㎜。 在门窗洞口距墙面的距离不宜小于 75 ㎜,且不宜大于 150 ㎜。 15 仓库的喷头溅水盘与其下方被保护的垂直距离应满足要求。 堆垛间设置喷头时对多边与喷头垂线水平间距不应小于 300 ㎜。 高架仓库 喷头布置出符合本条件( 8)、( 9)外,设置在屋面板下的喷头,间距不应大于 2 米。 1货架内应分层布置喷头,分层布置喷头的垂直高度应符合要求。 十七、 水灭火系统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部之 系统联动试验 (一)、关键项目 试验阀打开,压力表读数应不小于。 水力警铃应准确发出报警信号。 压力开关接通,消防中心显示报警信号并起动喷淋泵。 主备泵启动切换正常。 (二)、主要项目 出水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水口应一致,并无杂质。 试验阀关闭,压力表读数应不小于。 水流指示器动作后应准确输出报警电信号。 16 十八、 水灭火系统之室内消火栓系统分部之水泵接合器 (一)、关键项目 型号、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当人防工程消防用水量超过 10L/s 时应设水泵接合器。 (二)、主要项目 应设止回阀、安全阀、闸阀和泄水阀。 地下式水泵接合器接口至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 米。 (三)、一般项目 应设在便于与消防车连接的地点,其周围 15~ 40 米内应设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 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时其井盖上应有明显标识,井盖内应有防水防锈措施。 墙壁式水泵接合器与门窗的距离≥ 米,接口至地面的距离宜为 米。 地上式水泵接合器接口距地面宜为 米。 17 十九、水灭火系统之室内消火栓系统分部之消防水池 (一)、关键项目 消防水池的有效 容积应在消防技术规范规定的火灾延续时间内,满足室内、室外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