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内容摘要:
者放疗期,口腔有感染及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及牙龈的损伤。 ( 2)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患者口腔、牙龈或口腔黏膜损伤。 ( 3)漱口液温度或浓度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灼伤。 2.临床表现 ( 1)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炎症反应、溃疡形成,患者主诉口腔疼痛,颌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 3.预防及处理 (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的尖端直接触及患 者口腔黏膜。 ( 2)对凝血功能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碰上黏膜及牙龈。 ( 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的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臼齿处放入,以防损伤患者口腔黏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开口。 ( 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的漱口液。 ( 5)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 如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 %%双氧水含漱;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可用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 每日 3~ 4 次抗感染。 (二)吸入性肺炎 1.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口腔护理的清洁液、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入气道,是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 ( 1)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痛等,叩诊呈浊音,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 ( 2)胸部 X 片可见斑片状阴影。 ( 3)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多。 3.预防及处理 (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辅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切记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 2)口腔护理所用棉球要拧干水分,不可过湿;神志不清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 ( 3)已出现肺炎的患者,根 据病情选择的抗生素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 (三)窒息 1.发生原因 ( 1)医护人员为神志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由于粗心大意,将棉球遗留在口腔,导致窒息。 ( 2)有义齿的患者,操作前末将义齿取出,操作时义齿脱落,造成窒息。 (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配合造成擦洗棉球松脱,掉入气管,导致窒息。 2.临床表现 口护过程中患者突发吸气性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端坐呼吸,三凹症阳性,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尿便失禁,抽搐,昏迷,甚至呼 吸停止。 3.预防及处理 ( 1)严格按照口腔护理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一次只能夹取一个棉球,防止棉球遗漏在口腔。 ( 2)认真检查牙齿情况。 操作前看牙齿有无松动,义齿有无松动,如有活动性义齿,应操作前取下。 (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 ( 4)患者出现窒息后应立即进行处理,迅速清除吸入异物,恢复有效通气;如异物已进入气管或支气管,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立即用大号穿刺针行环甲膜穿刺,以改善通气,争取时间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二、鼻饲技术操作并发症 (一)鼻、咽、食 管粘膜损伤和出血 1.发生原因 ( 1)反复插管或因患者烦躁不安自行拔除胃管损伤鼻、咽、食管粘膜。 ( 2)长期留置胃管对粘膜的刺激引起口、鼻粘膜糜烂及食管炎。 2.临床表现 咽喉部不适、疼痛、吞咽困难,鼻腔流出血性液,部分患者出现感染症状。 3.预防及处理 ( 1)对需要长期留置胃管者选用聚氯酯或硅胶胃管,该种胃管质地软,管径小,可减少插管对粘膜的损伤。 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可采取手术麻醉后插管,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 2)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取得患者的合作。 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快捷。 ( 3)长期留置胃管,应用石腊油 滴鼻,防止鼻粘膜干燥糜烂。 ( 4)按时更换胃管,每日两次做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 5)鼻粘膜损伤引起的出血量较多时,可用冰盐水冷敷鼻部或用去甲肾上腺素浸湿的纱条填塞止血;咽部粘膜损伤可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每日两次,每次 20 分钟,以减轻粘膜充血水肿;食管粘膜损伤出血可给予抑酸、保护胃粘膜药物。 (二)误吸 1.发生原因 ( 1)年老、体弱或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反应差,贲门括约肌松驰造成食物反流引起误吸。 ( 2)患者胃肠功能减弱,鼻饲速度过快,胃内容物潴留过多,腹压增高,引起食物反流导致误吸。 ( 3)吞咽功能障碍导致分泌物或食物误吸。 2.临床表现 鼻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咳出或经气管出鼻饲液。 吸入性肺炎患者还可出现体温升高、咳嗽等症状。 3.预防及处理 ( 1)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将鼻饲液均匀限速滴入。 ( 2)在鼻饲前进行,以免胃受到机械性刺激导致食物反流引起误吸。 ( 3)对于危重患者,进行鼻饲前应先吸净气管内痰液,鼻饲前和鼻饲后取半卧位,防止食物反流导致误吸。 ( 4)误吸发生后,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头低右侧卧位,吸出气管内误吸物,气管切开者可经气管套管内吸引;有肺部感染 迹象者及时使用抗生素。 (三)腹泻 1.发生原因 ( 1)鼻饲液量过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 2)鼻饲液内含脂肪过多引起脂性腹泻。 ( 3)鼻饲液配置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食物被细菌污染,导致肠道感染。 ( 4)对牛奶、豆浆不耐受者,使用部分营养液如“能全力”易引起腹泻。 2.临床表现 患者大便次数增多,部分排水样便,伴或不伴腹痛,肠鸣音亢进。 3.预防及处理 ( 1)鼻饲液配置过程中防止污染,每日配制当日量,妥善保存,食物及容器每日煮沸灭菌后使用。 ( 2)鼻饲液温度以 37~ 40℃最适宜,同时,注意鼻饲液的浓度 、进食量及进食速度,一般浓度由低到高,进食量由少到多,进食速度由慢到快,尽量使用接近正常体液渗透克分子( 300mmol/L)的溶液。 ( 3)认真询问饮食史,对于饮用牛奶、豆浆等易腹泻、胃肠功能差或从未饮用过牛奶患者要慎用含牛奶、豆浆的鼻饲液。 ( 4)对于肠道菌群失调者,可口服乳酸菌制剂;肠道真菌感染者,给予抗真菌药物对症治疗;严重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停喂药。 频繁腹泻者,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溃烂。 (四)胃出血 1.发生原因 ( 1)鼻饲注入食物前抽吸胃液用力过大,损伤胃粘膜,导致微血管破裂。 ( 2)患 者躁动不安,体位不断变化,胃管反复刺激引起胃粘膜损伤出血。 ( 3)鼻饲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脑干、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胃肠血管痉挛、黏膜坏死发生神经源性溃疡而致消化道出血。 2.临床表现 轻者可从胃管内抽出少量鲜血,出血量多时呈陈旧性咖啡性血液,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 3.预防及处理 ( 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抑酸药物,鼻饲时间不宜过长。 ( 2)鼻饲前抽吸胃液力量要适当。 ( 3)牢固固定胃管,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可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 (五)胃潴留 1.发生原因 一次鼻饲量过多 或两次鼻饲间隔时间太短,胃内容物多,加之胃肠消化功能差,胃蠕动减慢,排空障碍导致食物潴留在胃内。 2.临床表现 腹胀,胃潴留量大于 150ml时可抽吸出潴留液,严重者可引起胃食管返流。 3.预防及处理 ( 1)定时定量鼻饲,每次鼻饲量不超过 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 2 小时。 ( 2)每次鼻饲完成协助患者取高枕卧位或半坐卧位,防止食物返流。 ( 3)病情许可的条件下鼓励患者多活动,卧床者可增加翻身次数,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能依靠重力作用加快胃排空,预防和减轻胃潴留。 三、各种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 (一)出血 1.发 生原因 患者凝血机制障碍;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太短,按压部位欠准确。 2.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拔针后针眼处有少量血液渗出,迟发型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表现为注射部位肿胀、疼痛。 3.预防及处理 ( 1)执行操作前仔细询问患者有无凝血机制障碍,注射完毕后准确按压注射部位,时间要充分,有凝血机制障碍者更要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二)硬结形成 1.发生原因 ( 1)注射药物中所含不溶性微粒在注射部位蓄积,刺激机体的防御系统,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导致硬结形成。 ( 2)同一部位反复、多次、大量注射药物或药物浓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 ,局部组织受物理、化学刺激,产生炎症反应;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 3)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增生形成硬结。 2.临床表现 表现为局部肿胀,可扪及明显的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形成肿块或出现脂肪萎缩、甚至坏死。 3.预防及处理 ( 1)熟练掌握各种注射技术,准确掌握注射深度;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 2ml,注射速度要缓慢。 ( 2)避免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注射时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 3)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 ( 4)对于一些难 吸收的药物,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吸收。 ( 5)已形成的硬结,可选用以下方法处理:①用伤湿止痛膏贴硬结处;②用 50%硫酸镁湿敷;③将云南白药用醋调成糊状涂于硬结处;④取新鲜马铃薯切片用 6542 注射液浸泡后外敷硬结处。 (三)神经损伤 1.发生原因 注射时针头刺中神经或靠近神经,药物直接刺激神经或局部浓度高药物毒性引起神经粘连和变性坏死。 2.临床表现 注射当时即可出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放射痛、肢体无力和运动范围缩小。 后期根据受累神经的损伤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神 经支配区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分完全损伤、重度损伤、中度损伤和轻度损伤。 分度标准如下: 完全损伤:神经功能完全丧失。 重度损伤:神经支配区部分肌力、感觉降至 1 级。 中度损伤:神经支配区部分肌力、感觉降至 2 级。 轻度损伤:神经支配区部分肌力、感觉降至 3 级。 3.预防及处理 ( 1)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各种注射技术,准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开神经和血管走行部位进针。 ( 2)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慎重选择注射药物,注射给药应选用刺激性小、等渗、 pH值接近中性的药物。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相关推荐
运输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1.型材运输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 1)型材成品妥善包装后装车,且应沿车箱长度方向摆放,即型材长度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一致。 ( 2)摆放紧密、整齐不留空隙,防止在行驶中发生 窜动。 ( 3)型材不能与钢件等硬质材料混装。 ( 4)运输中保持车辆行驶平稳。 2.玻璃运输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 1)玻璃整箱装载时要把箱盖向上,直立紧靠放置,不发生动摇碰撞,如码放有空隙时
移至干熄炉炉顶,通过带布料料钟的装入装置将焦炭装入干熄炉预存室、冷却室,在干熄炉中焦炭与惰性气体(氮气)直接进行热交换后,焦炭被冷却到 200℃以下,随着干熄炉底部排焦往下移动,经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排焦装置卸到带式输送机上,由皮带输送机将冷焦送至运焦车间的中间仓,进入筛贮焦系统。 惰性气体在循环风机作用下与红焦逆向流动,温度小于 200℃的惰性气体从干熄炉底部供气装置送入干熄炉冷却室
3)更换呼吸回路的氧传感器(在正常使用情况 下,传感器性能在一年内符合技术规格)。 ( 4)更换一次性的塑料流量传感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流量传感器的性能至少在六个月内符合技术规格)。 三、风箱集成的维护:每隔 30 天要进行一次检查,以保证由于使用、日常清洁等原因造成失效的部件及时更换。 刘 勇 张丽琴 徐文良 RrⅡ c+麻醉机日常保养及维护 一、维护周期。
等載荷的零件 T6 535 177。 5 2 ~ 6 60 ~ 100 175 177。 5 10 ~ 15 空冷 受重載荷的零件 ZL105 T1 180 177。 5 5 ~ 10 空冷 受中等載荷的零件 T5 525 177。 5 3 ~ 5 100 160 177。 5 3 ~ 5 空冷 受中等載荷的零件 T6 525 177。 5 3 ~ 5 60 ~ 100 180 177。 5 5
下问隙 , T=23 问隙 ,包边方式采用长边包短边(门板类) 3.合理考虑公差外形尺寸:负差走到底,正差走一半;孔形尺寸:正差走到底,负差走一半。 4.毛刺方向 5.抽牙、压铆、撕裂、冲凸点(包),等位置方向,画出剖视图 6.核对材质,板厚,以板厚公差 7.特殊角度,折弯角内半径(一般 R=)要试折而定展开 8.有易出错( 相似不对称)的地方应重点提示 9.尺寸较多的地方要加放大图 10.